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IPL42A/L型电源高压二合一(常简称为二合一或IP)主要用于TCL部分液晶彩电中,其实物如图1所示,适用于L42E77H、L42E9F、L42F19BD、L42P10FBE、L42S9FE、L42X9D、L42X9F等机型。

  • 标签: IP板 二合一 电路原理 高压 电源 L型
  • 简介:美国阿里根尼技术公司(ATI)扁平轧制产品单元4月10日宣布,从5月5日发货起,所有200系、300系及430合金的冷轧薄板带、精密轧制带产品,热轧、冷轧管状性质薄板带产品,明亮退火、回火薄板带和精密轧制带产品均将提高基价。该提价将通过削减两个百分点的销售折扣来实现,并将体现在经更新的冷轧不锈钢和管状性质薄板价格表中。这些价格表反映了0.0351英寸厚及更薄规格产品基价的提高。

  • 标签: 冷轧不锈钢 镍基合金 价格表 板带 基价 技术
  • 简介:摘要现行规范中,桩码头的前墙结构一般采用桩或地下连续墙结构,包括预制桩、钢板桩及地下连续墙等。本文介绍了桩码头前墙的一种新型结构,即采用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TSC桩)作为前墙,

  • 标签: 板桩码头 TSC桩承载力
  • 简介:分析数字化二维塑形钛作颞肌下修补手术后颅骨缺损。方法:26例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薄层CT扫描采集数据后数字化塑形,作颞肌下颅骨缺损修补术。结果:手术效果满意,二维塑形钛强度高,外形与原颅骨符合度高,与骨窗贴合度佳,组织相容性好等,26例患者颅骨修补后外形良好,无钛外露,无咀嚼疼痛、无局部隆起不适及植入物排斥等不良反应。结论:以二维塑形钛作颞肌下颅骨修补术具有颅骨外形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颅骨缺损 数字化二维钛板 颅骨修补
  • 简介:对韶关发电厂220kV升压站B站SF6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CT)#2211CTC相P2侧并联短接发热的红外测温跟踪及发热劣化趋势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停电处理发热缺陷,确保了机组安全运行.

  • 标签: SF6电流互感器 并联短接板 红外测温 发热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寰椎椎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行后路寰椎椎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寰枢椎失稳患者,有效随访资料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21-66岁,平均42.3岁;有脊髓损伤症状者28例,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9.3±1.8;有颈枕区疼痛症状者30例,颈枕区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3.9±1.1;36例患者颈椎障碍功能指数(neckdisabilityindex,NDI)术前27.6±8.3;有发作性眩晕症状者6例;寰枢椎脱位26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术并达到复位。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为80-600mL,平均295mL;手术时间95-210min,平均157min。术后随访个6-42个月,平均21个月,35例术后6月获得融合,影像学检查可见连续骨小梁,植骨融合率97.2%。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至13.7±2.0,平均改善率58%;术后VAS评分1.8±0.9;NDI降低至12.9±6.4。JOA评分、VAS评分和NDI评分术前与术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未出现椎动脉、脊髓神经损伤或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现椎钩脱位、松动,6例有发作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消失。结论寰椎椎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手术操作简单、风险低,手术时间短,有良好临床的效果,可作为治疗寰枢椎失稳的一种选择。

  • 标签: 寰椎 枢椎 寰枢关节 关节不稳定性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对86位利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损伤的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体会,进而得出结论关节镜手术属于关节内手术,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除了对病人进行精心治疗外,还必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只有在围手术期将各护理工作做好,才能保证患者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早日康复出院。

  • 标签: 膝关节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2例,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前路组行前路内固定融合术,后路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后路组患者手术成功率88.89%(32/36),高于前路组63.89%(23/36);并发症发生率16.67%(6/36),低于前路组44.44%(16/36),术中出血量低于前路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前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路内固定椎板植骨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疗效
  • 简介:半月损伤是骨科最常见疾病之一,美国每年完成半月板手术至少100万例,我国半月损伤病例数远大于此。为提高半月损伤及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和疗效,交流国际最先进的学术理念和治疗技术,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镜外科学组主办,中国医促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协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承办的第一届全国膝关节半月外科学术会议,将于2014年4月25~26日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召开。这是我国第一次主办膝关节半月专题学术会议,重点内容是半月损伤的诊断、手术缝合、解剖修复、半月移植和重建、康复程序等。敖英芳、李国平、刘玉杰、陈世益、陈百成、冯华、余家阔、滕学仁、孙磊、倪磊、章亚东、张磊等国内此方面所有专家均将到会,并与VerdonkR(KneeSurgery,SportsTraumatology,Arthroscopy杂志主编、欧洲运动医学膝关节与关节镜外科学会(ESSKA)前主席、入选美国运动医学名人堂)、StoneKR(美国Stone运动医学基金会主席、半月移植三隧道技术发明人)等欧美最著名的半月外科大师一起,进行授课、讲座和教学演示。参会者将获得国家继续教育I类学分,会议注册费800元。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 外科学术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会议 半月板损伤 SURGERY
  • 简介:创业的推出极大地推动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也为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奠定了基础。文章从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入手,以创业上市的81家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搜集的创业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公司治理对创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

  • 标签: 创业板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研发投入
  • 简介:目的评估带锁髓内钉(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IIN)与锁定加压接骨(lockingcompressionplate,LCP)固定胫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按胫骨近端不同位置模拟骨折将其分成A、B、C三组,使用两种不同内固定物分别对骨折模型进行固定并用有限元法分析胫骨骨折模型及内固定物在500N轴向压缩载荷下的位移和等效应力及分布情况。结果3组模型中使用IIN固定的胫骨骨折模型及胫骨的最大轴向位移均比使用LCP的小;IIN及其固定的胫骨最大等效应力值均比LCP及固定的胫骨的小。且IIN应力分布较均匀,LCP应力集中在骨与锁定连接处。结论IIN抗压缩能力强且固定坚强可靠,应力分布较均匀,抗疲劳性好,其固定胫骨近端骨折稳定性优于LCP。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接骨板 胫骨近端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索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实施全椎切除脊柱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在我院接受全椎切除脊柱内固定术的6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相比手术前,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Oswestry评分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总共2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总共2例,出现肺部感染的总共3例,出现愈合不良的总共3例,出现伤口感染的总共1例,所有并发症均治愈。结论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实施全椎切除脊柱内固定术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腰痛 跛行 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 意义
  • 简介:<正>我是省文艺学校采茶三班学生,在演员行当中,专攻老生。从一九八八年毕业分配来团后,至今也有数十年春秋了。主演过《南瓜记》,《打金枝》,现代戏《一家人》……等数台大戏,但最后我终生难忘和心动的,是古装剧《三女抢》县令黄伯贤这一角色。《三女抢》一剧,是外来剧本,经原省采茶剧团移植后,就成了我团一个保留剧目。前辈艺人在音乐创作和表演艺术上都有很多创新之处。时至今日,除音乐得以传承下来外,由于年代久远,那时没有录像,老艺人的表演不

  • 标签: 抢板 三女 音乐创作 古装剧 毕业分配 打金枝
  • 简介: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discectomy,PTED)和传统椎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discectomy,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探讨PTED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我科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确诊为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试验组)和常规椎开窗组(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在局部麻醉、G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TESSYS穿刺技术,内镜下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进行神经根的减压和松解。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单侧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松解。术后随访13~29个月,平均19个月,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JOA评分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手术效果。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PTED组平均手术切口(0.7±0.2)cm,手术出血量(7.2±2.1)ml,手术时间(73.7±11.2)min,术后卧床时间(13.1±5.2)h,术后住院时间(3.5±0.7)天。FD组平均手术切口长度(3.2±0.4)cm,手术出血量(47.5±11.3)ml,手术时间(52.4±8.5)min,术后卧床(98.7±19.6)h,术后住院时间(13.4±2.3)天。两组病例术后ODI、VA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的MacNab法评定两组术后1年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和FD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PTED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PTED近期疗效与FD相近,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椎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1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全椎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椎体间相对距离及椎体间水平面活动角度,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的椎体间相对距离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椎体间水平面活动角度之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疗效优32例,良5例,可2例,差2例,疗效优良率为90.2%。结论采用全椎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全椎板切除 脊柱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带外侧延伸部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4年2月使用带外侧延伸部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治疗锁骨近端骨折13例并评价其效果。锁骨近端骨折按Edinburg分型:1A1型1例,1A2型5例,1B1型5例,1B2型2例。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1.5年,平均11个月。13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根据Rockwood评分,优8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为76.9﹪。结论带外侧延伸部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疗效良好,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较少,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 内固定 锁骨近端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采用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术治疗的59例四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l2个月,平均11个月;X线骨痂形成出现时间平均4周;全部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10~16周;无并发症发生。1年后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价,优43例、良11例,优良率为91.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术符合生物接骨原则,避免了切开复位及髓内钉的弊端,具有适应性广、术中创伤小、术后骨折愈合快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四肢骨折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 四肢骨折 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固定治疗,对照组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X线检查复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12.0±2.0)周和(13.8±2.4)周,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7,P<0.05).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19/20)比65.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掌倾角、桡骨短缩复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10.6±4.7)°比(6.6±4.0)°、(0.8±0.5)%比(1.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偏角复位情况虽然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畸形愈合,发生率为5.0%(1/20).结论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桡骨骨折 老年人 掌侧入路 T型钛板
  • 简介:摘要本文用改良的MTT96孔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大黄游离蒽醌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 标签: MTT 大黄 痤疮丙酸杆菌 抑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旁正中小切口半椎入路显微切除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为对象,患者均实施旁正中小切口半椎入路显微切除,观察和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病灶全部切除,随访显示80例患者脊髓损伤功能恢复正常,2例脊髓损伤功能有所改善。术后均无患者出现运动障碍以及脊柱畸形。结论采用旁正中小切口半椎入路显微对髓外硬膜外下肿瘤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微创性,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旁正中小切口 半椎板入路 显微切除 髓外硬膜下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