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范围、栓塞程度、深浅静脉壁、管径及周围结构,彩色血流变化及静脉瓣的功能。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检出4例,下肢静脉完全栓塞1例,不完全栓塞3例,结论彩超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部位、范围、阻塞程度及治疗后再通情况可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可作为下肢不明原因肿胀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超 应用
  • 简介:<正>目的:多个小样本研究报道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在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后精液中出现精子并可以自然受孕。笔者推测相对于存在严重病变的患者(如睾丸组织仅有间质细胞),睾丸组织结构相对较好的患者(如睾丸活检证实精子成熟障碍或精子生成功能低下者)拥有更高的术后成功率。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笔者对11种期刊在过去20年内发表的关于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包括精索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无精症 修复术 成熟障碍 梗阻性 睾丸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8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78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行左侧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结果78例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6天。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病情观察,耐心的心理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对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腹壁下静脉搭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静脉通路交替使用加酒精湿敷预防套管针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套管针建立双静脉通路,经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时两条静脉通路每5小时交替使用同时用75%酒精纱布湿敷套管针敷贴上方,至泵入结束后30min,对照组组未作任何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例数和套管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用双静脉通路交替使用加酒精湿敷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亦有显著性差异,双静脉通路交替使用加酒精湿敷组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双静脉通路交替使用加酒精湿敷局部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

  • 标签: 胺碘酮 静脉炎 防护 双静脉通路 交替 酒精 湿敷
  • 简介:摘要分析静脉输液滥用的原因,总结静脉输液的风险,输液在发挥治疗优势的同时存在诸多风险,不应当成疾病治疗的必须和唯一手段。

  • 标签: 静脉输液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方法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与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提高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结论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

  • 标签: 静脉穿刺 方法 探讨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儿科用药的主要途径,在临床治疗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儿科护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静脉用药的执行者,是药物疗效的主要影响者。药物治疗执行的准确性,剂量、时间、以及药物的配伍、配制、用药后的疗效观察等,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患儿的康复。因此,儿科静脉安全用药是非常重要的。护士要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科学用药。

  • 标签: 儿科 静脉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25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认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又能快速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要求。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排气的临床技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到2011年12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8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00例和对照组4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排气方法,观察组使用本院总结的排气技巧进行排气,比较两组的一次排气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排气成功372例,一次排气成功率93%;对照组一次排气成功284例,一次排气成功率71%。两组在一次排气成功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5.2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本院总结的排气技巧进行静脉输液排气可有效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输液排气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对500例输液患儿的抽查,发现86例存在安全问题。结果针对86例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防范措。结论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减少输液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确保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输液 沟通 护理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及预防。方法选取180例需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按穿刺部位、药物性质、留置时间、封管方法分组观察。结果静脉炎的发生与穿刺部位的选择、输入药物的性质、血粘稠度、留置时间及封管方法有关。结论对应用留置针的病人,合理选择静脉、有计划地输入液体种类和数量、选择适宜的封管方法、掌握适宜的留置时间,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患者 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改造后三人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病区两个责任小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方法,二组为实验组,采用三人共同合作一次性完成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较传统组穿刺用时减少,差错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人静脉输液流程的改造,缩短了静脉穿刺的时间,二次核对降低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具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三人静脉输液 双人合作 传统静脉输液 单人穿刺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目前在肿瘤内科的使用较为普遍,适用于需要多疗程化疗、需要长期营养支持以及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恶性肿瘤患者。笔者近年来肿瘤内科使用PICC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护理
  • 简介:摘要上腔静脉综合征(SCVS)是由于肿大的淋巴结直接侵犯或压迫上腔静脉静脉回流受阻,使上腔静脉或两侧无名静脉显著狭窄或阻塞,导致血液回心脏受阻,引起的以急性呼吸困难面颈部肿胀为特点的一组症候群。80%由恶性肿瘤引起,最常见的是支气管肺癌及淋巴瘤1。采用放疗的方法治疗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能较快地解除上腔静脉压迫症状,有效地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治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入住我院ICU的采取双下肢气压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30~40anti-XaIU/kg?d)的危重症患者180例,对照组107例危重症患者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30~40anti-XaIU/kg?d)预防,通过比较两组间患者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发生率;对比两组间D-二聚体值,血浆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AT-Ⅲ)和抗心磷脂抗体(PA)等指标数值的差异,及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检出率,以及两组间出血点、皮下瘀斑、皮下淤血、皮疹等因血小板减少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双下肢气压治疗组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值,血浆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AT-Ⅲ)和抗心磷脂抗体(PA)的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减少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气压治疗对于防治危重症患者DVT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且该方法安全,未有明显不良反应,简单易操作,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深静脉血栓形成 双下肢气压治疗 低分子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有效的治疗输液性浅静脉炎方法,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方法90例输液性浅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季德胜蛇药联合湿润烧伤膏搅拌均匀成糊状,用无菌棉签外涂局部皮肤发红疼痛处;对照1组采用季德胜蛇药外敷;对照2组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敷;三组均8小时更换药物一次。观察三组患者静脉炎的转归情况及所需的时间。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30例患者完全治愈,且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季德胜蛇药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患者输液性浅静脉炎效果好,且操作简便、经济实用。

  • 标签: 静脉炎 季德胜蛇药 湿润烧伤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浓度氯化钾溶液微泵深静脉注射治疗ICU严重低钾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高浓度微泵深静脉补钾方法,对85例ICU危重患者并发严重低血钾症的患者,根据血清钾水平将10%氯化钾加等量O.9%NS在1~2h之内泵完.在补钾过程中严密进行心电图、血清钾、尿量及肾功能的监护。结果补钾前后血钾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血钾浓度的改变与补钾速度呈线性关系,补钾2—5h血钾回升到正常者82例(占96.5%),补钾后出现高钾血症者3例(占3.5%),补钾有效率达100%。结论ICU危重患者早期低血钾患者,采用高浓度微泵深静脉补钾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既可及时纠正术后低钾血症.而且还可满足部分ICU危重患者限制液体入量的要求,提高ICU患者成功率。

  • 标签: ICU危重患者 低钾血症 高浓度氯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