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首先告诉你,我是个吹鼓手,说的具体点,是个靠吹唢呐吃饭的人。在我们黄河岸边,凡是以此谋生的人,都被称作响工。响工队伍由鼓、铲、锣、镲唢呐等各种乐手组成,它没有固定的规模和确切的人数,一般根据主家提出的要求,临时组合,随意增减。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点翠进"灵山一会"山门牌坊,台台石阶缘溪缓爬,松风相送。过溪上石梁桥后,溪水一会儿在右低流浅唱,一会儿在左奔淌如冰雪山坡,来了气势;或隐入密林,石阶几道弯上去,忽又望挂在崖际,已是白练数股的飞瀑。山上溪潭泉池更是数不尽,大概计一计,百十的。整一座翠水滴淋的圣山呢,山高泉足,水清树翠,人走山里,一片清心,

  • 标签: 灵山一会 鸡足山 鸡山 滴淋 石梁桥 台石
  • 简介:明洪武二十五年,明王朝东部邻国继高丽王朝之后,开始了李氏朝鲜(1392—1910)长达五百余年的统治,其时间几乎经历了我国明清两代。李崇尚儒教,以朱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学极为兴盛,被尊为"圣学国教",刊行《近思录》等朱熹著作。中宗时又发行了《朱子大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李时代的人们在礼仪规范上崇仰清正廉洁,于生活理念上尊尚俭素质朴,儒家的清白理念深入人心。正如《朝鲜志》所记,其俗"崇尚信义,笃好儒术,礼让成俗,

  • 标签: 李朝 白瓷 陶瓷史 十七世纪 高丽青瓷 纹饰
  • 简介:<正>契丹族虽然起自朔漠,以游牧为生,但一向倾慕中原文化,摹仿学习,不遗余力。建立辽以后,也承袭历代的传统制度,设置史官,建立修史机构,以纂修本国国史。辽代史官的设置,大约始于太祖初年。据《辽史·耶律鲁不古传》记载,鲁不古是太祖阿保机的“从侄”。太祖初创契丹国字,鲁不古就以赞成功“授林牙、监修国史”。这是辽代有史官的最早记录。契丹国字有大、小两种,大字相传为阿保机创制,时间在神册五年(920年,五代梁贞明六年)。小字相传为太祖弟迭剌因回鹘语创制,时间稍晚,当在天赞年间(922—925年)。鲁不古所赞成者为契丹大字,则其授监修国史当在颁行契丹大字之

  • 标签: 监修国史 史官 辽朝 史馆 起居注 阿保机
  • 简介:东南大学西北角,静悄悄的梅庵旁,一棵老树张开古铜色的枝干,两侧都有粗粗的铁杆支撑,仿佛一位架着双拐的老人。走近一看,老树被圈在两层铁栅栏中,树身用两根钢管和三个铁环固定住,钢管直接插入树干,露出拳头大小的树洞。树身全被蛀空了,中间浇筑着混凝土。

  • 标签: 身全 铁栅栏 梅庵 直接插入 《昭明文选》 南京林业大学
  • 简介:去年夏天,我到千里之外H省M市山里给爷爷扫墓。回来后,我连衣服都没换,一边拍打土,一边上了出租车。我是工人刊物记者,每到个地方,都愿意与那里的工会联系一下。司机不知道市总工会在哪儿。一问、二问、三问,还是没有知道的——最后司机通过对讲机,从指挥中心打听到了总工会的确切位置。

  • 标签: 总工会 保安 工人 记者 劳动服 领导
  • 简介:1968年生,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师从著名画家杨耀先生、张志民先生、沈光伟先生、蔡玉水先生等。现为北京《诗书画》杂志社总监.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硕士研究生(MFA艺术硕士).北京金大都画院山水创作室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 标签: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作品 著名画家 1968年 硕士研究生
  • 简介:<正>1950年底,我原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15军45师全体将士集体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现谨将本人在抗美援战争第五次战役前后的一些经历散记于下。再见了,祖国!1951年2月,部队在邯郸某村过了春节,将装备换成苏式武器,还开大会处决了三个携抢和煽动别人脱离队伍的罪犯,然后上火车出发。列车上,大家很大的愿望是望一眼北京城,可是列车到了丰台即转向东北方向,大家都

  • 标签: 爬起来 抱柴 行军锅 往前走 阿妈妮 告诉我
  • 简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刘禹锡如此赞美秋天,秋天究竟哪里"胜春"?让我们一起从同学们笔下的秋天里寻找,找到那"胜春"的秋之韵味。秋叶之静美秋日渐深,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如天女散花般纷纷从枝头飘落,悄悄地落在大地上。霎时间地面变得五彩纷呈,红的似火、

  • 标签: 春朝 禹锡 静美 秋叶 秋之韵 树叶
  • 简介:本文通过对嘉庆引见文官之民族和籍贯分布、职官层级、科举出身、年龄等因素进行分析,并与乾隆引见文官相比较,认为嘉庆文官构成的主要特征与前朝接近,但具有以下新特点:满人地位更突出,与皇权接近的上三旗和内务府属下人员选官更具优势,蒙古人地位上升,汉军地位下降;各省区人才分布不平衡度升高,居于京城人员在选官中所占比例上升幅度最大;官员平均年龄增大。对改籍顺天府、包衣人和笔帖式出身、府县分布等问题亦有详析。

  • 标签: 引见文官 嘉庆朝引见 乾隆引见
  • 简介:光绪引见文官的频次表明,甲午国难和“新政”期间引见人数居多。通过对引见文官籍贯、任职层级、出身等因素的分析,并与嘉庆引见文官相比较,可以得知光绪文官结构的新特点:湖南、安徽籍官员数量因湘淮军因素激增,满人地位更突出,科甲比例下降,省区和八旗内的人材分布不平衡度升高。本文并对官员改籍、府县籍贯分布、年龄结构,以及新式学生、笔帖式出身等问题亦有详析。

  • 标签: 光绪朝 引见文官 引见频次 籍贯 出身 层级
  • 简介:<正>在越南“被送进‘再教育营’的人不断增加,人民的反共情绪在蔓延着,有的逃到国外,有的参加游击队,至于那些从北方来统治南方和宣传共产主义学说的干部,则贪污腐化。”这是一个现任法国的越南和尚在对法新社的声明中提到的。在南方的监狱和“再教育营”中渡过好几年的高僧释慧明谈了他的经历:他是嘉定省报恩寺的和尚,一九七五年六月十五日被逮捕时,他是佛教徒主办的孤儿院院长。他被指控领

  • 标签: 越南 共产主义学说 难到 教育 法国 贪污腐化
  • 简介:1923年,柳亚子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会同江苏吴江里区教育会、县立第四高等小学等9个团体,团结了64位倾向进步的知识分子成立了《新里》报社。柳亚子自任总编辑,毛啸岑任副总编辑。经过两个多月筹备,于4月1日正式发刊。《新里》报四开四版,每月1号、16号发行。初期每刊600份,中期达1000份,最多达1120份。发行范围颇广,国内遍布所有省份,国外发到南洋和美国。创刊伊始,《新里》气势凌厉,连续推出旅大问题、婚姻问题、劳动纪念等特刊。在担任繁重的总编工作之余,柳亚子撰写了一篇篇泼辣锐进、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提倡新文化,宣传劳工问题。《新里》报以它崭新的面貌一登上舞台,就被家乡父老誉为“

  • 标签: 陆氏 中国国民党 蒋介石 先哲 吴江 地方人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汉词典》是学习、研究语的一部重要词典。但该词典的体例、注音、释义和收词等方面尚存瑕疵,现予以指出,以求教大方之家。

  • 标签: 黎语 词典 体例 音义 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