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口腔矫治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式,其成本低、无创伤、便于摘戴、患者易于接受,是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但治疗过程中应有全面的追踪随访及监测措施,以减少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本文对近年来口腔矫治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口腔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口腔固定矫治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及原因 。 方法: 2015 年 2 月~ 2017 年 12 月,于 我院 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取 100 例为研究对象,对其 牙釉质脱矿情况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原因 。 结果: 100 例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中,一共有 1411 颗牙齿,共有 150 颗牙齿出现了 牙釉质脱矿现象,脱矿率为 10.63% ,其中脱矿程度为 1 级、 2 级、 3 级的患者分别有 50 颗、 98 颗、 2 颗,构成比分别为 33.33% 、 65.33% 、 1.33% ; 牙釉质脱矿 现象在各牙位均有分布,其中 上侧切牙 的 牙釉质脱矿 率最高,构成比为 23.33% , 上第一磨牙 最低,构成比为 4% ,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X 2 =12.6325 , P<0.05。 结论: 口腔固定矫治应用中牙釉质脱矿情况较为常见,临床上要积极寻找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应对,以此来确保牙齿健康。

  • 标签: 口腔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情况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Forsus和Sus矫治治疗成人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70例下颌后缩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使用Sus矫治治疗,实验组35例使用Forsus矫治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用X线拍摄头颅侧位片,并对两组头影测量结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NB和Co-Gn指标分别为(82.06±2.42)°、(114.25±1.71)mm,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满意度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Forsus和Sus矫治均能矫正下颌后缩,有效改善咬合及恢复患者正常面貌,但Forsus改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Forsus Sus矫治器 下颌后缩 疗效
  • 简介:目的检测种植体功能矫治作用下Beagle犬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在种植体功能矫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6只Beagle犬,分别在种植体功能矫治治疗后4、8、12周处死,制备左侧髁突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结果VEGF在髁突后上部表达最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髁突VEGF表达在4周时明显增加,在第8周时达到最高.结论种植体功能矫治过程中VEGF的表达有所增加,提示VEGF可能参与了髁突软骨的改建,并且更多的促进了种植体功能矫治过程中髁突软骨内骨形成.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种植体 功能矫治器 髁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垫式活动矫治治疗完全性唇腭裂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牙弓主要缩窄于后部的患儿纳入螺旋组,采用螺旋扩弓垫式活动矫治;将牙弓前后部皆缩窄,且前部缩窄更明显患儿纳入扇形组,采用扇形扩弓垫式活动矫治。每组31例,均行扩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牙覆盖、磨牙关系、下颌长、梨状孔最大横径、第一前磨牙区鼻腔下部最大横径、第一磨牙区鼻腔下部最大横径上齿槽座角(SNA)、下颌矢向位角(SNB)、SNA角与SNB角之差(ANB)、鼻气道体积、咽气道体积及咽气道最小横截面积。结果扇形组治疗后前牙覆盖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磨牙关系低于治疗前,下颌长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梨状孔最大横径、第一前磨牙区鼻腔下部最大横径、第一磨牙区鼻腔下部最大横径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NA、ANB高于治疗前,SNB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鼻气道体积、咽气道体积、口咽气道最小横截面积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及扇形扩弓垫式活动矫治应用于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对各自适应证均能较好地扩弓,提高正畸治疗效果。

  • 标签: 唇裂 腭裂 垫式活动矫治器
  • 简介:目的对比戴用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后牙周指数的变化.材料和方法选取12~18岁正畸患者80例,按矫治类型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AO公司生产的T3自锁托槽矫正的患者;对照组,采用杭州西湖公司生产的徐氏托槽矫正的患者40例.由同一牙周专科医师分别检测8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各项牙周指数(GI,PLI,SBI,PD).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牙周指数(GI,PLI,SBI,PD)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自锁托槽矫治不会更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牙周的健康状况取决于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

  • 标签: 自锁托槽 矫治器 牙周指数
  • 简介:Ⅱ类错在上下颌骨位置、形态、大小上有多种表现形式。功能性矫治治疗Ⅱ类错能取得良好效果,但部分病例治疗后有复发。因此,探究其复发原因与不同表现形式的Ⅱ类错的关系,从而更进一步理解功能性矫治的适应证范围,对临床有重要意义。本文对Ⅱ类错的颌骨特征、Ⅱ类错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及功能性矫治的针对性治疗方面内容做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功能性矫治器 Ⅱ类错 颞下颌关节 复发
  • 简介:切牙的控根移动一直是方丝弓矫治的难点。作者将Begg控根辅弓应用于方丝弓矫治上,并取得满意的切牙控根移动效果。本文着重分析了该控根技术的力学基础,同时就其临床应用进行讨论,另附病例报告

  • 标签: 方丝弓矫治器 Begg控根辅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型FRⅢ型矫治治疗儿童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传统FRⅢ型矫治进行治疗(对照组,n=59例)及接受改良型FRⅢ型矫治进行治疗(研究组,59例)的安氏Ⅲ类错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儿治疗1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硬组织指标[ANB角、SNA角、SNB角、下颌平面角(MP-FH)、上颌位置、上颌长、下颌长、面下部高、上中切牙角(U1-NA角)、下中切牙角(L1-NB角)] 、咀嚼功能(OD值)。结果治疗12个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53%,高于对照组(77.97%,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ANB角、SNA角、SNB角、下颌平面角(MP-FH)、U1-NA角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上颌位置、面下部高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上颌长较治疗前增加(P<0.05),而L1-NB角未见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上颌长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L1-NB角减小(P<0.05),两组上颌长、L1-N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OD值均上升(P<0.05),且研究组OD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FRⅢ型矫治,改良型矫治更适用于治疗安氏Ⅲ类错患儿,不仅能提升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儿面型,还能提升患儿咀嚼效能。

  • 标签: 安氏Ⅲ类错 FRⅢ型矫治器,改良型
  • 简介:应用口腔正畸学原理,制作导杆式(OA)导下颌向前治疗轻度或中度(OSAS)1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年龄47~68岁,平均55.2岁,平均身高1.69m,平均体重78kg.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47%,最高呼吸暂停指数50n/h.经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为轻度或中度OSAS,耳鼻喉科检查排除了上气道解剖及病理异常.口腔正畸科检查下颌后缩,偏胖者患病率为86%.患者OA治疗1~2个月后,主诉及PSG复查,有完整主诉复查记录14例,有完整的PSG复查资料2例.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 正畸矫正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埋伏牙的矫治正畸矫治中的难点,作者根据埋伏牙的萌出能力及埋伏位置的不同,对12例病例分别采用了通过获得有效间隙而有助于埋伏牙自然萌出的助萌矫治法(6例),及需口腔外科、口腔内科辅助治疗的导萌矫治法(6例)。本文就这两种矫治方法的适应是、注意事项及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 标签: 埋伏牙 EDGEWISE技术 助萌 导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使用固定矫治正畸治疗中,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健康问题,临床表现中又以牙龈炎症最常见。近年,在配合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对患者采取了牙周维护伴随刷牙清洁治疗,与正畸医生共同全程监控并及时处理患者的牙周问题,减少和控制正畸治疗中的牙周组织损害,对减少正畸治疗的牙周并发症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方法依照统一标准选出60名健康青少年受试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将60名受检者随机分成四组。c组d组的患者让专人对患者进行刷牙指导。之后A、B、C、D四组患者应用不同的刷牙方法和牙刷进行刷牙,时间为三分钟。最后再一次进行口腔隔湿、菌斑染色、冲洗,分四区分别记录菌斑指数。结果经过治疗后正畸牙齿的刷牙效率低于普通牙齿,每一种牙刷都在某一特定的刷牙方法中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刷牙效率,Kissimee“u”型正畸牙刷未显现出优越性,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使是正畸牙刷,如果没有掌握专业的刷牙方法,也无法达到最佳的口腔清洁效果,正畸牙刷只有受过专业刷牙方法的指导下才能有可能比普通牙刷更能有效的清除牙菌斑。

  • 标签: 牙菌斑 正畸牙刷 固定矫治器治疗
  • 简介:摘要无托槽隐形矫治有美观性好,舒适度高,便于口腔卫生的维护及减少复诊次数的优势。隐形矫治戴用后很多的患者也出现了不适症状,包括疼痛与配戴不适、矫治形变、断裂或附件脱落,也带来菌斑的黏附、材料的性能改变、牙周的稳定等口腔微环境的变化,这些问题均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影响矫治的效率。

  • 标签: 正畸矫治器 疼痛 口腔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矫治治疗儿童下颌后缩伴OSAHS患者治疗前后下颌位置的变化。方法对32例儿童下颌后缩伴OSAHS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前和戴用后,进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头颅侧位定位片X线头影测量检查。结果治疗前后PSG监测AHI、AI、最低SaO2均发生显著变化;X线头影测量值变化结果SNA角无明显改善,SNB角明显增大,LL-H线距明显减小;PNS-R、PNS-UPW无明显改善,余SPP-SPPW、U-MPW、TB-TPPW、V-LPW测量值均有增大。结论口腔矫治治疗儿童下颌后缩伴OSAHS患者,可刺激下颌骨的生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矫治器 OSAHS X线头影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Forsus推杆矫治改良应用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的相关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120例安氏II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用改良后的Forsus推杆矫治实施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功能性矫形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变化,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经过6-8个月的治疗,发现患者髁状突后上方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现象,患者治疗后髁状突与关节窝的位置关系、关节盘与关节窝的位置关系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髁状突与关节盘的关系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后的Forsus推杆矫治应用于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中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不仅能有效刺激患者髁状突和关节盘,提高其建造适应性,而且能有效保持髁状突、关节盘及关节窝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协调性.

  • 标签: FORSUS 推杆矫治器 改良 安氏II类错[牙合]
  • 简介:目的观察经口腔矫治治疗OSAHS的患者牙拾、骨骼以及上气道周围组织变化情况。方法对25例接受口腔矫治治疗OSAHS的患者,通过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观察患者牙耠、骨骼以及上气道周围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25例使用VI腔矫治的患者,经平均5年使用后,患者的覆盖减小(1.12±O.99)mm(P〈0.001)、覆骀减小(1.46±1.12)mm(P〈0.001),上中切牙内收(3.34±3.36)。(P〈0.001),下中切牙前倾(1.78±3.06)。(P=0.008),下颌平面角MP-FH增大(1.36±1.41)。(P〈O.001)、下颌平面角MP-SN增大(1.32±1.35)。(P〈O.001),前面高、前下面高及舌骨-眶耳平面距增加。结论患者使用口腔矫治后,牙齿咬合以及颌骨会发生微小的改变,医生应予以关注。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头影测量 改变 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