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无卤膨胀型阻燃(IFR)由于独特的膨胀成炭阻燃机理,被大量应用于聚烯烃材料,其具有高阻燃性、抗熔滴、高耐候、无卤、低烟等优点。聚磷酸铵(简称APP)作为主要酸源应用于膨胀型阻燃复配。但APP耐水性差,易吸潮水解,因此其在加工过程中有水滑,高温高湿析出,产品浸水后阻燃性能下降明显的缺点。新无卤膨胀型阻燃体系在阻燃机理上建立了分阶段阻燃模型,前期气相阻燃为主,后期以传统的IFR凝聚相形成致密炭层,避免了不同阻燃机理的相互干扰。新阻燃体系阻燃效率高,气相和凝聚相相互协同改善了薄壁制品滴落性,解决了玻纤增强体系的“烛芯”效应,同时应用热塑性弹性体具有相容性好,阻燃性佳,稳定通过VW-1测试的优点。

  • 标签: 无卤阻燃剂 高分子材料
  • 简介: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油酸钠、十一烯酸钠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浓度、温度、pH值、固/液比对吸附量的影响,测定了改性前后氢氧化镁的比表面、润湿角、IR等,并将改性前后的氢氧化镁填充在EVA树脂中,测定其拉伸强度及氧指数。实验表明: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树脂中分散性好,增强了与树脂之间的亲和力,从而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

  • 标签: 氢氧化镁 油酸钠 十一烯酸钠 改性 阻燃剂
  • 简介:德国特种化学品集团朗盛公司报告称,公司最近收购的美国阿尔斯壮州埃尔多拉多的翡翠创新3000阻燃的生产厂完成了一项重大的脱瓶颈项目,使该厂聚合物阻燃产量提高了40%,由每年10000吨增加到14000吨。

  • 标签: 聚合物阻燃剂 生产能力 美国 特种化学品 生产厂
  • 简介:通过先溴化后酰亚胺成环法合成了阻燃BN451(N,N'-1,2-乙烷-双[5,6-二溴降冰片烷-2,3-二酰亚胺]),红外光谱图表明存在目标产品的特征吸收峰。讨论了在降冰片-5-烯-2,3-二酸酐溴化过程中反应温度、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胺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在较佳反应条件下,即反应温度40℃,降冰片-5-烯-2,3-二酸酐13g,N,N-二甲基甲酰胺11mL,乙二胺13mL时,反应收率为70%。将阻燃BN451按不同比例与聚丙烯混合,探索了阻燃聚丙烯阻燃性和拉伸强度随阻燃含量的变化规律。

  • 标签: 阻燃剂 | 聚丙烯 合成 阻燃聚丙烯
  • 简介:2008年全球阻燃化学品市场价41亿美元。据位于Massachusetts的市场调研公司BCC一份新的报告“全球阻燃化工品市场”,这个数字2014年应增加至6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7%。

  • 标签: 阻燃剂 市场价 稳定 预计 年均增长率 市场调研
  • 简介:本试验主要利用含镁废液和铝酸钠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使之产生一种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复合产物,发挥两者的综合阻燃效果,显著提高阻燃温度,增大吸热量,满足某些高温加工材料的需要。

  • 标签: 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复合阻燃剂 试制 研究 化学共沉淀法
  • 简介:制备了一种新颖的反应型阻燃,(4-二乙氧基磷酰基羟苯氧基)(4-羟基苯氧基)环三磷腈(EPPZ),其特征通过FTIR,^31P-NMR,^1H-NMR分析表征,实验制备的(脂肪族磷酸酯)环三磷腈含有不同的磷组分。环三磷腈聚氨酯(EPPZ-PU)由EPPZ、聚丙二醇、1,4-丁二醇、2,4-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其特征通过FTIR、TGA、DSC、限定氧指数(LOI)和拉伸强度来表征。结论证明,与纯的聚氨酯相比,用此方法合成的含EPPZ聚氨酯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的拉伸强度,较低的降解温度,较高的残炭率。聚氨酯在不同降解阶段的活化能用Ozawa方法计算。随EPPZ含量增加,聚氨酯LOI值增加,并且表现出明显的燃-熄行为。实验同时发现聚氨酯的阻燃作用最初发生在凝聚相。

  • 标签: 反应型阻燃剂 实验制备 聚氨酯 磷酸酯 脂肪族 磷腈
  • 简介:作者研究了微胶囊红磷对环氧树脂基电子电气封装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抑娴性能的影响。添加微胶囊红磷10份量即可使材料的阻燃性能达UL94V-0级,氧指数(LOI)从19.5上升到28.2;添加量在一定范同内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小,随添加量从0增加至14份,材料的拉伸强度略有下降,

  • 标签: 环氧树脂 电子电气 红磷阻燃剂 阻燃性能 微胶囊 氧指数
  • 简介:摘要:聚丙烯(PP)是一种重要的热塑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广泛的用途。然而,由于其易燃烧且容易产生熔滴现象,限制了它在一些领域的使用。因此,研究如何提高聚丙烯的防火性能是非常必要的。其中,氢氧化铝作为一种常见的无机填料,因其良好的成炭能力而备受关注。但是,单一的氢氧化铝阻燃效果有限,需要通过表面改性来进一步提升其阻燃效率。本文采用硅烷偶联KH-570对氢氧化铝进行表面改性,用于改善聚丙烯的阻燃性能。

  • 标签: 氢氧化铝 阻燃剂 表面改性 聚丙烯应用
  • 作者: 符元证 史亚利 逯晓波 唐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人群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北京 10002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沈阳110122
  • 简介:摘要有机磷酸酯(OPEs)作为多溴联苯醚等传统溴代阻燃(BFRs)的替代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和人群健康效应广受关注。本文对OPEs的常见种类及其代谢产物、环境赋存、人群暴露途径及水平、毒性效应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探索人群OPEs的暴露与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初步揭示暴露导致健康效应的潜在机制,为研究我国OPEs暴露对人群的健康影响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 标签: 磷酸酯类 环境暴露 毒性作用 生物标志物
  • 简介:目前,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V)在包装、运输减震及支撑材料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未经阻燃处理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氧指数仅约为17,易燃且不易自熄,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结合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能及燃烧特点,采取固相阻燃机理,选用环保型的膨胀阻燃体系可膨胀石墨(EG)作为添加型阻燃,探索了EG对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

  • 标签: 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 制备方法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添加型阻燃剂 膨胀阻燃体系 阻燃性能
  • 简介:摘要: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其燃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仍有待提高。本文以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和催化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分别添加三种不同的阻燃:磷酸三苯酯(TPP)、氯化铵(NH4Cl)和磷酸二氢铵(ADP),研究对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能和其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阻燃机理。结果表明,三种阻燃均能提高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能,其中ADP效果最佳,能使LOI达到28.5%,UL-94达到V-0级,同时对其他性能的影响较小。

  • 标签: 阻燃材料 聚氨酯泡沫 泡沫塑料 塑料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