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寂静的江湾里,传来一阵清脆的渔铃声。老扁从树荫下跳起来,朝着铃声跑去,脚下的石子发出沙沙响声。要说老扁,钓鱼可是一。就是一江沿人钓不

  • 标签: 江湾 一朵朵 往前走 船上 甩钩 杀生鱼
  • 简介:你可能很好奇,我们当了这么多年的朋友,我怎么突然矫情地写信给你;你也可能很得意,以为这是我对昨晚争吵的妥协。但是,你要知道,我不可能永远无条件地退让,永远无条件地妥协,因为我们只是朋友,即使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 标签: 朋友 妥协 写信 争吵
  • 简介:这日,已是初冬。江城虽是山城,盘山的公路弯曲蜿蜒,石阶梯笔直陡峭,但小卫已经练就了一身爬坡上坎的好功夫。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绝恋》
  • 简介: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二十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结婚转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做事上班。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 标签: 二十年代 老城区 天津卫 结婚 租房
  • 简介:北国D市。初夏之晨,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天气瞬时变得有些阴冷。大街上除了急驶而过的汽车外;偶尔看到几个打着雨伞急忙赶路的人。这时一辆出租车驶进市医院,在住院部的大楼门口戛然而止,一个女人下车后急匆匆地走进大楼里。这是市医院818号病房,市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李子霖肝癌晚期昏迷已是第六天了,原本身高1.80米、颇为健壮的身体已是瘦骨嶙峋,两只眼睛半睁半闭,灰色的眼珠如埋在深井里黯淡元光。他呼吸微弱短促,有气无力,语言已无法表达。整个病房寂静无声,那滴药管里慢慢滴药的声音几乎都能听到。

  • 标签: 师范学院 出租车 中文系 医院 病房 住院
  • 简介: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20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结婚转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做事上班。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 标签: 老城区 天津卫 结婚 租房
  • 简介:敬隐渔是小说的作者和译者,也是诗歌的作者和译者。作为前者,敬隐渔主要属于文学研究会;而作为后者,则主要属于创造社。敬隐渔的信札与自传体小说,已透露出其作为诗人的若干信息。其与译,现存仅个文本,却涉及六个领域:作旧诗、填词、作新诗、中法双语作新诗、旧诗法译和法汉译。此外,敬隐渔致罗曼·罗兰信札甚至还透露出其汉语诗学的初步构想。敬隐渔的与译,及其小说和翻译小说,共同为新文学建设和中法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 标签: 敬隐渔 译诗 汉语诗学 郭沫若 罗曼·罗兰
  • 简介:吴绡(16157-1671),字素公,又字片霞,号冰仙,长洲(今苏州)人,琴棋书画无所不能。邹流琦《吴冰仙集小引》说:“(绡)兰心蕙质,雅善书史。……于一切琴棋弦管之艺,无不精。书法直通钟、王,尤善画,每经点缀,灵动如生。”这类夸赞之词,并非溢美,我们从吴绡留存的大量诗作中也能窥见一斑。

  • 标签: 《七夕》 诗作
  • 简介:<正>《唐以前的》是黎昔非先生的一篇旧作,发表于1930年中国公学出版的《中国文学季刊》(第三号)之"中国公学大学部文理学院庚午级毕业纪念刊"中。今重刊此文,对了解黎昔非先生其人及所处时代相关学术,都有相当大的帮助。黎昔非(1902—1970),广东兴宁县人。21岁入梅州中学,25岁考入在上海的持志大学,两年后转入上海中国公学。时胡适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两人因此结下师生之缘。1930年大学毕业后,昔非

  • 标签: 中国公学 毕业纪念刊 文理学院 七言 兴宁县 胡适之
  • 简介:“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传,三国时魏国皇帝曹丕命令弟弟曹植在步之内作诗,否则就要杀头,曹植满怀悲愤写下了上面这首《》,最终感动了曹丕,保全了性命。仔细想来,考场作文与写此诗的情景有不少相通之处。

  • 标签: 《七步诗》 考场作文 作文技巧 曹植 曹丕
  • 简介:二十一、沉沉夜幕中天色将黎明,草原刮着风。风声呜呜响,寒夜冷清清。

  • 标签: 连载 童话 长篇 旅行
  • 简介:包世臣(1775~1855),清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字诚伯,号慎伯,晚号倦翁,别暑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包安吴。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官江西新喻知县,宦游不得志,不久弃官归隐,侨寓江宁(今南京),布衣悠然,以研究学问终其一生。后因避粤乱,逝于途中,享年八十。包氏关心时政,主张抗英。他是大书家邓石如得意门生,尽得邓派真传。

  • 标签: 包世臣 知县 嘉庆 江宁 书法家 诗联
  • 简介:.大雅.公刘》是一篇着名的先周史诗,研究周人历史者都很注意。但由於时代久远,该篇有一些句子颇为难解,有一些似乎不成问题的地方细究起来问题也挺多。笔者机缘巧合,对《。大雅.公刘》篇做了一些探索。今不嫌浅陋,将其主要内容整理出来,希望大家批评。

  • 标签: 公刘 史诗 巧合
  • 简介:总集编纂在我国至少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但对其发展衍变、功用、成就及教训的探讨却少有其人.本文抽取总集编纂在唐代的发展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一唐人对总集认识的加深和明确;二、唐人所编重要总集述略;三、唐人总集编纂的特点及成就;四、唐选家的文论.

  • 标签: 丹阳集 《河岳英灵集》 松陵集 乐府古题要解 古乐府诗 唐御览诗
  • 简介:1849年10月首批华工抵达秘鲁。早期,华侨主要聚居在利马市中心广场附近几条狭窄而拥挤的马路。85%的人做生意。“永发”、“邝记”、“邓记”、“宝隆”等商号是19世纪末创办的。

  • 标签: 利马 唐人街 19世纪末 中心广场 华工 华侨
  • 简介:张若虚是唐代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并非职业诗人。在《全唐诗》里他的仅存两篇,《春江花月夜》一篇,就确定了他在唐诗史上很高的文学地位,该篇被称为"孤篇盖全唐"。《春江花月夜》,因其淡雅清丽的绘画美,余音绕梁的音乐美,清幽邈远的意境美,诗话时空的哲理美,千百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咏叹、为之倾倒,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顶峰上的顶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诗篇由情入境,最后以景结情,写春江花月夜美景,写宇宙人生之哲理,写普通人世间游子思妇离别相思之情,汇成了一种情、境、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编织了一幅完美的画卷。

  • 标签: 《春江花月夜》 诗情 意境 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