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文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的时间( 2016 年 3 月)作为时间间隔。随机抽取采用该模式前收治的 30 例患者及采用该模式后收治的 3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观察消毒供应中心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前后 100 件医疗器械的消毒合格率;观察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引入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其医疗器械的合格率由原本的 86.00% 提升至 99.00% ;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0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20.00%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用于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与环节控制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针对我院40例住院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住院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与环节控制,并归为观察组;此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2.5%,对照组有感染发生率为7.5%,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细节管理与环节控制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发现,其相比常规方法而言,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环节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研究及判定 。方法:选取本院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1 月医院感染中实施常规消毒管理的过程作为对照组,于 2016 年 2 月至 2017 年 1 月于医院感染预防中实施优质消毒供应工作的过程作为观察组,并将 2 组的医院感染率、科室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管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为 1.00 %,科室满意度评分为( 90.25±6.13 )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 91.54±6.64 )分,管理质量评分为( 91.56±7.05 )分,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 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医院感染 消毒供应 感染预防 满意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就泌尿外科医院感染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的住院患者44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220例。研究组患者开展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1%,对照组为7.7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医院开展全面护理干预对降低医院感染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泌尿外科医院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8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加强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总感染发生率为6.3%,观察组为1.5%,组间差异显著。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87.75%,观察组为97.7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在医院感染中,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各项感染发生率并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管理 感染预防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对策,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概率。方法将我院572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有68例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对感染部位的研究表明,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消化道、泌尿道和口腔,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同时感染率会随着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治疗等危险指数的升高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同时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降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消化内科 老年患者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管理前后的医院感染情况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发现集中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实施之后,器械清洗合格率及感染控制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集中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控制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在手术室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该院手术室于2015年8月—2016年4月间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随机选取此时间段收治患者49例,作为常规组,该院手术室于2016年5月—2017年2月间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模式,随机选取此阶段收治患者49例,作为干预组,评价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常规组49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例数为8例(16.33%),干预组发生术后感染例数为2例(4.08%),干预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器械准备、体位协助、体征监测及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细节护理 医院感染 手术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院感控制工作中展开微生物检验体现出的价值。方法选择163例于2015年01月-2017年03月间入院治疗的住院病例,均施以院感控制,并随机分组甲组81例院感控制工作中未展开微生物检验,而乙组82例则展开微生物检验工作,分别统计甲/乙组感染症状控制水平。结果甲组81例中有10例(12.35%)感染病例,乙组82例中有3例(3.66%),(x2=4.1899;P<0.05);乙组病例感染程度优于甲组,(P<0.05)。结论院感控制工作中,通过展开微生物检验,可改善机体感染程度,推荐应用。

  • 标签: 住院病例 院感控制 感染程度 微生物检验 抗生素
  • 简介: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对CRE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采用BD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改良Hodge方法进行碳青霉烯酶确证实验,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采用E试验进行复核,统计CRE的耐药情况和临床分布。结果2016年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730株,其中CRE38株占2.20%,包括阴沟肠杆菌(ECL)9株占0.52%,大肠埃希菌(ECO)5株占0.30%,肺炎克雷伯菌(KPN)24株占1.39%。神经内科和ICU各8株均占21.05%,泌尿外科7株占18.42%,神经外科和康复科及呼吸内科各4株均占11.43%,肾内科2株占5.26%和内分泌科1株占2.86%。药敏结果显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低为7.9%,其次为阿米卡星57.9%,再为左氧氟沙星76.25%;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94.5%、97.3%和94.8%。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00%、80%,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83.4%、95.8%,阴沟肠杆菌分别为77.8%、100%。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的选择。CRE菌株在ICU、脑科综合区和泌尿外科较为集中,应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 肠杆科细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15年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和2016年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的医院感染监测结果作为分析研究资料分析比较。结果对急诊科持续质量改进施行后,医院感染率由2015年的6.54%降低到了3.01%,环境卫生学检测的合格率由2015年的96.03%提高到了2016年的99.5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医院感染控制中作用具有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以及细菌菌落数和仪器物品、手消毒情况,总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科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口腔规培生在工作中对于医院感染自我防护知识了解的状况,以指导口腔规培生做好个人防护。方法随机抽取10个市20家三级医院、12家三级以下级别医院的225名口腔科实习生,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口腔规培生对诊疗病人中可能会被感染传染病的知晓答对率较低为33.94%,三级医院答对率为41.56%,三级以下级别医院答对率为16.42%;口腔规培生使用个人防护用具依从性较好,大部分规培生都能在工作时穿白大衣、戴帽子、使用口罩和手套。结论口腔规培生自我防护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口腔 实习生 个人防护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4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感染预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8%,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有较高医院感染几率,采用合理的感染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白血病 医院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根据相关的医院消毒管理规范,对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的剖宫产手术治疗的感染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在加强医院的消毒供应工作管理之后,医院中的剖宫产手术感染率明显的下降,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于感染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消毒供应 感染预防 地位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