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胃壁副脾病例临床罕见,本文回顾了一例胃壁副脾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胃镜、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顺利行内黏膜下挖除术(ESE),根据术中标本所见以及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副脾。本例提醒临床医生,对于既往有脾脏手术或创伤史的患者,如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超声下表现与脾脏相似,则需考虑副脾可能,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 标签: 肿瘤 副脾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血肿患者采取神经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课题需求选择100例手术患者,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神经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神经微创手术,可以改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的不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微创手术对于提升血肿清除率,促进神经缺损恢复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体疗效优于微创穿刺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微创手术 脑内血肿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胆道术后并发胆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腔胆道术后并发胆漏行内治疗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胆漏患者行内治疗后痊愈。住院7~35d,平均14.0±3.5d,均治愈出院。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和周围结构异常、乳头微结石嵌顿是腹腔胆道术后并发胆漏的重要因素;是治疗腹腔胆道术后并发胆漏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异常 胆道术后胆漏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动脉瘤的应用及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观察组实施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动脉瘤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的时间、总住院日数;治疗前后患者BI指数以及Rankin评分;动脉瘤出血、急性血栓和支架狭窄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BI指数以及Rankin评分、症状改善的时间、总住院日数、动脉瘤出血、急性血栓和支架狭窄等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动脉瘤患者实施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颅内支架 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 临床预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相关患者采用尼可地尔进行临床治疗,观察他们的病情状况,分析尼可地尔对患有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的患者,随机抽取患有冠心病的患者50例,其中均是参与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将5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是治疗组,共28例,另外一组是对照组,共22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需要进行药物预防,其中治疗组采用的药物为尼可地尔,对照组采用的药物为瑞舒伐他汀,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三个方面内容。结果通过对治疗组在手术后3个月以及6个月的再狭窄发生率进行对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符合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TC、TG以及全血比黏度等相关方面进行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生心绞痛的比率明显降低。结论将尼可地尔应用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中,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应该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冠脉支架植入术 尼可地尔 冠状动脉狭窄 预防
  • 简介:摘要为探讨胰管支架对内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预防急性胰腺炎(PEP)发生的作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因胆总管结石首次行内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是否留置胰管支架分为胰管支架组(147例)和未留置胰管支架组(192例)。以COTTON标准诊断是否发生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急性胰腺炎,比较两组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卡方检验(χ2)、Fisher精确检验方法比较组见差异。结果显示,胰管支架组有2例发生急性胰腺炎,均在48 h后好转。未留置胰管支架组有22例发生急性胰腺炎,其中20例在48 h好转,另2例为重症胰腺炎,经过30 d治疗后好转出院。胰管支架组(1.4%)和未留置胰管支架组(11.5%)之间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2.905,P<0.001)。综上,胰管支架可能是预防ERCP术后发生PEP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胰管支架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胰腺炎
  • 简介:摘要为了评估超声引导下带有烧灼系统的新型管腔金属支架——Hot AXIOS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2021年12月—2022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内超声引导下Hot AXIOS治疗的总共5例IPN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5例均成功完成治疗,用时8~21 min;术后第1天腹痛、腹胀症状均明显缓解,复查腹部CT提示包裹性坏死均明显缩小,后续成功施行2~9次直接下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辅以抗生素治疗后,体温趋于正常、血炎症指标基本正常、坏死腔缩小、坏死物清除干净,Hot AXIOS支架留置12~40 d后拔除;出院后随访25~113 d,所有患者存活且未复发。初步结果提示,超声引导下Hot AXIOS治疗IPN安全、有效。

  • 标签: 胰腺疾病 感染性胰腺坏死 超声内镜 支架 引流 清创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发病早期(72h)经胰胆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颗粒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以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收住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患者245例。其中,发病72h内行经胰胆管支架置入术联合经鼻肠营养管鼻饲清胰颗粒及肠营养患者133例(A组),对照组为同样于发病72h内行经胰胆管支架置入术并鼻肠营养管置入行肠营养患者112例(B组)。比较2组的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正常时间、总住院时间及降钙素原(PCT)降低水平、胰腺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的腹胀缓解时间(3.8±3.2)d、腹痛缓解时间(2.6±2.1)d、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2.8±1.6)d、WBC恢复正常时间(2.6±1.3)d、总住院时间(9.4±2.1)d及术后PCT水平(2.59±2.33)ng/ml均明显优于B组(分别为(5.2±2.4)d、(4.9±2.7)d、(4.4±3.7)d、(4.1±2.7)d、(12.6±3.3)d、(3.98±3.03)ng/m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胰腺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72h)经胰胆管支架置入术可解除病因、阻止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经鼻肠营养管尽早给予肠营养可恢复肠黏膜屏障、恢复机体内环境平衡:临床疗效观察证实联合应用清胰颗粒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症状、实验室指标并缩短总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胰胆管支架 清胰颗粒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 简介:目的:探讨双联合胆总管探查术中置入胆道支架引流并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行双联合胆总管探查胆道支架引流一期缝合术(观察组),50例术中放置T管引流(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双联合胆总管探查术中放置胆道支架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探查 腹腔镜检查 胆道镜检查 胆道支架 一期缝合
  • 简介:目的:评价鼻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囊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6例(33眼)患者采取鼻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囊支架植入术,同时在支架周围填入美乐胶固定。对照组23例(28眼)患者采用单纯的鼻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不应用泪囊支架,术毕用美乐胶把粘膜瓣固定。术后两组处理相同。随访12月。对比两组1月、6月、12月的治愈率和造瘘口的面积。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治愈率和造瘘口面积,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随访6个月时治愈率和12个月时治愈率,经统计学分析存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测量两组造瘘口面积;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囊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利于提高术后远期疗效,是一种创伤一个安全有效的新治疗方法。

  • 标签: 鼻内镜 泪囊支架 慢性泪囊炎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鼻在鼻腔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已及护理效果。方法对300例鼻腔疾病的患者都使用鼻手术进行治疗,做好术前的健康教育及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充分调动手术患者的积极配合和手术后有序的治疗。结果通过对患者的全程的精心护理,使30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感染,无出血,康复出院,使满意度达到94%。结论鼻腔疾患发病率高,形式多样化,特别鼻窦炎、鼻息肉较为多见。此类疾病范围小,部位特殊,使用鼻手术效果比较好,但也要求护理人员在新的治疗技术方面,护理娴熟,心理护理深入,责任心强。通过对300例手术患者的前后护理,使他们康复出院,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得到较高的满意率。

  • 标签: 内镜手术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消化器械的研发和操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下肠道疾病的诊断更加容易,特别是以往需外科手术治疗的诸多肠道疾病可通过微创技术得到有效治疗。本文就消化在小肠和结直肠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 标签: 内镜微创治疗 肠道疾病 疾病诊断 消化内镜 操作技术 内镜器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胰瘘常见的病因为急慢性胰腺炎、外伤以及外科手术。其临床表现及症状多样,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参与。随着技术的发展,下治疗逐渐成为保守治疗无效的胰瘘首选的治疗方式。本文结合自身经验,主要讨论了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超声及相关技术在胰瘘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 标签: 胰瘘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内镜超声 多学科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手术治疗脑出血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术式,可降低手术创伤,提高疗效。方法对45名脑出血患者行神经血肿清除术并评估疗效。结果术后平均血肿清除率为80%,术前GCS评分为7.9±2.5分,术后3日为11.1±3.1分。术后6月平均GOS评分为4.2±1.1分。结论清除脑血肿,具有微创、直视、高效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脑出血的新选择。

  • 标签: 神经内镜 脑出血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