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常规与窄带(NBI)、染色对远端大肠异常隐窝灶(aberrantcryptfoci,ACF)的发现率。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12月就诊于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准备接受结肠检查的患者67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常规组228例、NBI组220例、染色组222例。比较三种方法对远端大肠ACF检出率及各组间所用操作时间。结果在三组中,共发现155例ACF病例数。常规、NBI组及染色组发现ACF病例数分别为5例(2.19%)、25例(11.36%),125例(56.31%),三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但是与常规相比,NBI组、染色组操作时间有所延长。结论染色能大幅提高远端大肠ACF发现率。NBI较常规白光能提高远端结肠ACF发现率,但比染色低。常规白光对远端结肠ACF发现率低。

  • 标签: 异常隐窝灶 窄带内镜 染色内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下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36例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下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进行治疗,评估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另对比手术前后患者吞咽困难评分。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为100%(36/36),手术平均操作用时(43.15±3.94)min,平均住院时间(5.7±0.2)d。术中2例患者少量出血,术者下采用止血钳钳夹处理,成功止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36),无感染、大出血以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周、第4周时患者吞咽困难评分有显著改善,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t=13.570、23.673,P=0.000,0.000)。结论下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成功率高,术后较少并发症,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难治性食管狭窄 内镜下切开 支架植入术 吞咽困难评分
  • 简介: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对食管狭窄的实用价值,着重比较X线和下两种置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40例患者置入41个支架,其中X线法27个,法14个。结果 支架置入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明显改善,由术前平均3.4级降至1.03级。X线法置入的27个支架位置全部准确,而法置入的14个有4个发生位置偏差。结论 食道支架治疗食道狭窄安全有效。两种置入方法各有优缺点,在狭窄段通过方面法有优势,在狭窄段扩张和支架定位方面X线法更安全和准确。

  • 标签: 食管狭窄 食管肿瘤 支架 介入性放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可切除恶性胆道狭窄(MBS)患者行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支架置入引流的疗效及总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及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因MBS行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的3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疗效、并发症以及影响总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经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均P<0.01)。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4.7%(51/346),其中胆系感染发生率为13.0%(45/346),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为4.6%(16/346)。患者ERCP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1.0 d(70.3 d,246.5 d)。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肝门部胆管狭窄(HR=1.85,95% CI 1.44~2.38,P<0.01)、术前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HR=1.75,95% CI 1.30~2.36,P<0.01),糖类抗原199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10倍(HR=1.27,95% CI 1.00~1.61,P=0.050)、有血管及器官转移(HR=1.32,95%CI 1.04~1.69,P=0.023)及退黄效果不佳(HR=1.37,95%CI 1.02~1.85,P=0.037)是影响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MBS。肝门部胆管狭窄、术前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糖类抗原199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10倍、有血管及器官转移和退黄效果不佳的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后MBS患者可能总生存较差。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恶性胆道狭窄 支架 黄疸,阻塞性 总生存
  • 简介:摘要对于胰腺假性囊肿及包裹性坏死的治疗,新型全覆膜金属支架因其引流效果好、抗移位特性强等优点,在内超声引导下引流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此种支架仍然存在移位的风险。本文结合文献报道1例新型全覆膜金属支架引流胰腺包裹性坏死过程中,支架移位至腹腔的处理。

  • 标签: 胰腺假囊肿 超声检查 引流 金属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经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胆管远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2年12月经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管远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成功率、减黄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支架置入成功86例,置入失败6例,支架置入成功率93.5%(86/92),减黄满意率为86%(74/86),减黄一般率为12.8%(11/86),减黄无效率为1.2%(1/86),术后胆管炎2例、胰腺炎8例、出血5例。结论经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低位恶性胆道梗阻疗效好、安全有效,是不能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首选。

  • 标签: 内镜 金属支架 梗阻性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措施对内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进行胆管恶性梗阻治疗的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在内的全方位护理,对患者实施护理前及实施护理后的VAS、SDS及SAS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取问卷方式让家属对护理认可程度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实施护理后VAS、SDS、SAS值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后家属满意者增加31例,一般者降低12例,不满意者降低19例,护理后家属认可度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措施对内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效果有影响。

  • 标签: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应用经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采用经胆道支架(包括金属支架及塑料支架)置入术治疗,回顾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胆管支架均顺利置入,引流通畅,手术成功率100%。围术期并发症4例(8%),其中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2例(4%),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出血1例(2%),并发胆管炎1例(2%),均应用保守方案处理后好转。相较支架置入术前,支架置入术后肝功能指标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红素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胆道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手术成功率居较高水平,可有效促肝功能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 标签: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 恶性肿瘤 梗阻性黄疸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微波治疗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入住我院治疗的26例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患者,对其行经微波治疗,观察其吞咽困难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的标准积分为3.37±0.41分,治疗后为1.52±0.47分,治疗后的标准积分较治疗前有了明显下降(P<0.05),近期有效率的高达100%,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经微波治疗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疗效安全、可靠、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内镜 微波 晚期食管癌 支架置入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格瑞洛治疗支架血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将本院从2014年4月-2015年9月进行的PCI术后支架血栓患者88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死亡9例(20.45),实验组死亡1例(2.27),差异显著(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支架血栓安全性良好,但临床仍需要大量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替格瑞洛 支架内血栓 效果
  • 简介:,以往曾名为内窥镜。因为现时的检查所见可以在大屏幕的电视机上显示,不再是从小孔中“窥”了,所以“内窥镜”中的“窥”字初步略,山现“”的称呼。义曾名为,实则人体中并无外腔与腔之别,物理学中亦无外视与视之别,所以如今便径直称为了。检查在癌症的诊断中极为重要。

  • 标签: 内镜 癌症 光导纤维 肿瘤诊断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 2015年 1月~ 2016年 6月期间在我院行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动脉瘤共 75例,术中形成血栓事件 8例,血栓发生率 10.6%。分析术中血栓事件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以及预后。应用 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动脉瘤导致血栓形成和手术者操作技巧及手法、 LVIS支架打开情况、载瘤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支架覆盖区域血管弯曲程度,支架末端所处血管弯曲情况,及动脉瘤本身条件等等有关,发生术中血栓事件,必须迅速果断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对动脉瘤进行致密填塞同时避免血栓继续形成,并且溶解已经形成血栓。多数术中血栓形成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

  • 标签: LVIS支架 支架内血栓 替罗非班 支架辅助弹簧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胆道支架放置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AOSC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在75岁及以上的患者设为老年组(n=49),75岁以下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63),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基础疾病伴随情况、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老年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82.6±5.1)岁比(64.6±4.5)岁,t=19.98,P<0.001]、白蛋白水平[(29.1±5.9)g/L 比(34.6±8.8)g/L,t=-3.94,P<0.001]、ASA分级(χ²=8.37,P=0.01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伴随更多的基础疾病,尤其在高血压[57.1%(28/49)比34.9%(22/63),χ²=5.51,P=0.019]、冠心病[(55.1%(27/49)比27.0%(17/63),χ²=9.14,P=0.00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方面[24.5%(12/49)比6.3%(4/63),χ²=7.41,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相关指标方面,老年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31.4±8.1)min 比(30.4±8.0)min,t=-0.61,P=0.543]、住院时间[(6.1±1.7)d 比(5.7±1.4)d,t=1.35,P=0.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7/49)和12.7%(8/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6,P=0.807)。在院期间,两组均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对于75岁及以上的老年AOSC患者,急诊ERBD可迅速缓解病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高龄不是急诊ERBD的绝对禁忌证。

  • 标签: 胆管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老年人 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引起支架再狭窄的临床及支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冠状动脉支架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支架再狭窄的临床及支架相关因素。结果支架长度>25mm占75.64%;支架置入时间>3年占75.64%;甘油三酯>1.7mmol/L占74.71%;空腹胰岛素>15μU·ml-1占63.22%。结论支架长度、支架置入时间、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是支架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支架内再狭窄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临床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再狭窄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再狭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并于术后1年行冠脉造影随访的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置入支架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35例)和无再狭窄组(8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冠脉支架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4.02±6.76)μmol/L比(10.90±4.51)μmol/L]显著降低、支架直径[(3.06±0.86)mm比(2.87±0.44)mm]显著减小,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水平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45,P=0.035),而支架直径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因素(OR=0.857,0.850,P=0.044,0.042)。结论:血糖水平是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支架直径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再狭窄 支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显示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血栓形成及其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卒中注册中心和南京卒中注册中心,连续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进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进行术中OCT检查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记录患者临床特征,分析OCT图像,观察术后支架血栓形成,同时收集斑块钙化、薄纤维帽、支架贴壁情况、斑块脱垂以及微夹层等OCT图像特征。对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3例患者,其中17例(23.3%)OCT显示支架血栓形成。4例支架血栓形成导致围手术期血管事件,其中1例较严重。支架无血栓形成组未发生围手术期血管事件。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夹层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5.439,95%可信区间1.102~26.837;P=0.038)。结论OCT可显示颈动脉支架置入后支架血栓形成,后者与围手术期血管事件相关,而微夹层是支架血栓形成的可能原因之一。

  • 标签: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血栓形成 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经胰管支架植入联合3D腹腔剜除术符合"精准外科"理念,保留了尽量多的胰腺组织,避免了复杂的消化道重建,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可加速术后康复。浙江大学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应用经胰管支架植入联合3D腹腔剜除了2例紧贴主胰管的胰腺肿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自1977年Gruentzig在瑞士苏黎世完成第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成形术(pereutaneoustranscoronarycoronaryangioplasty,PTCA)以来,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其发展迅速,但PTCA术后再狭窄高达50%,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高达20%~30%,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仍然达5%~10%,防止再狭窄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再狭窄一直闲扰着临床医师和科研工作者。

  • 标签: 冠状动脉内支架 再狭窄 机制 防治
  • 简介:摘要随着的改进和超声成像技术的进步,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也可为临近的组织和器官进行微创介入治疗。目前,EUS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已成为部分胆胰疾病的可选治疗方案。本文对2021年12月发表的欧洲消化学会制定的治疗性EUS指南进行解读,旨在阐明EUS引导下胰胆管穿刺引流、胆囊穿刺引流、胃空肠吻合等治疗性EUS技术的适用条件、技术方法和疗效差异,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

  • 标签: 超声检查 治疗性超声内镜 指南 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