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临床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从本市三处医院查体中心的体检资料中选择456例,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者,为NAFL组;并随机抽取467例经超声检查无脂肪肝者,为对照组。结果NAFC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r-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醇(LDL-C)、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P<0.01)。NAFL组合并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是76.7%,58.7%,34.8%,59.0%,43.3%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列地尔(PGE1)与硝普钠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ICU共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对照组(B组)两组,其中A组静脉应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20μg/d,分两次,连续使用1周,B组静脉应用硝普钠,剂量根据血压调节,使用时间同A组。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血乳酸、PH值、ScvO2平均住院日及第28日病死率。结果与B组相比,A组在降低乳酸值、改善PH值及ScvO2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及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硝普钠相比,前列地尔可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氧代谢及预后。

  • 标签: 前列地尔 感染性休克 氧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用强化生活干预对代谢综合证患者左室肥厚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MS患者103例,根据有无高血压(EH)分为MS(单纯代谢综合征下简称MS)组和HMS(代谢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下简称HMS)组,2组均予以单一强化生活干预,观察其对左室肥厚及功能、血压的影响,另设空白对照不做强化生活干预;结果与MS组及对照组比较,HMS组强化生活干预前左室后壁厚度、室间膈厚度、左室重量显著增大,舒张早期及晚期峰值流速的比值(E/A)显著减少,差异显著,治疗后HMS组左室重量、E/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现著(P<0.01)。强化生活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显著(P<0.01)。结论强化生活干预可减缓、逆转左心室肥厚。

  • 标签: 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左心室结构左心室功能生活干预
  • 简介:目的对小型猪阻塞性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模型离体胰腺组织块行高分辨魔角旋转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照病理分级,探索慢性胰腺炎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谢变化规律.方法随机将36只巴马小型猪分为CP实验组(24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行主胰管近端不全结扎,对照组为假手术组.造模后4、8、12周在两组中各随机选取1/3动物行影像学检查,处死并获得的新鲜胰腺组织,按病理诊断将其分为轻、中、重度(即病理Ⅰ期、Ⅱ期、Ⅲ期),选取中重度标本与对照组行进一步对比研究.两组标本经重水淋洗后,采用600MHz磁共振谱仪用cpmgprld脉冲序列并做单脉冲压制水峰检测1H-MRS,分析实验组中重度CP者与对照组的离体胰腺组织块代谢物间的区别.结果实验组中11只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中重度CP.与对照组相比,中重度CP胰腺组织的乳酸、N-乙酰糖蛋白、乙酰乙酸峰强度增加(P<0.05);而峰强度减弱(P<0.05)的有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乙酸、丙酮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肌氨酸、胆碱、甜菜碱、牛磺酸、甘油、酪氨酸、β-葡萄糖、尿嘧啶核苷、胞嘧啶和苯丙氨酸;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和α-葡萄糖等峰强度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小型猪中重度CP的胰腺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MRS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高分辨磁共振质子波谱显示代谢物中乳酸、N-乙酰糖蛋白、乙酰乙酸峰值强度增加,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α-葡萄糖等峰强度未见明显变化,而其他多种代谢物峰值强度均呈减弱趋势.

  • 标签: 胰腺炎 慢性 磁共振波谱学 代谢 病理学 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次全视网膜冷凝与抗代谢药物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07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NVG病例60例60眼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氛围SRC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SRC组采用单纯SRC、SRC加小梁切除术、SRC加用睫状体冷凝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睫状体冷凝术、单纯小梁切除术和小梁切除术加睫状体冷凝术治疗。两组均在采用抗代谢药物进行治疗。结果SRC组治疗成功率为76.7%,对照组为40.0%,两组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球结膜水肿甚至眼睑水肿。SR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53.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类型主要有角膜上皮剥脱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和低眼压眼球轻度萎缩等。结论SRC术联合抗代谢药物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可以作为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次全视网膜冷凝 抗代谢药物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对我院住院患者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服用利培酮组睡眠不佳给予苯二氮卓类服用,于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结果在治疗3个月氯氮平组空腹血糖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氯氮平可显著升高血糖,增加胰岛素分泌,而利培酮对血糖及胰岛素分泌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利培酮 氯氮平 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个案护理管理在促进代谢综合征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案护理管理。分别在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评价患者的生活方式及监测其各项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个案护理管理后,试验组患者在情绪、饮食结构、规律运动和及其代谢指标包括血糖、胆固醇、血脂、高密度脂蛋白、体重、体重指数、血压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个案护理管理在促进代谢综合征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改善代谢指标,预防疾病的发生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个案管理 健康生活方式
  • 简介:采用间歇性低氧复合常氧训练的方法,下高原调整后以25m/min的速度一次性力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骨骼肌匀浆液中SOD、MDA、SDH、CCO指标变化,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测定骨骼肌c-fos基因表达.结果表明:IHT组能明显提高大鼠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以及有氧代谢的能力,降低了c-fos表达,有效改善了大鼠对中等强度耐力运动的适应能力,旨在为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平原耐力参赛提供参考.

  • 标签: 间歇性低氧训练 大鼠 骨骼肌 C-FOS表达
  • 简介:目的:建立SD大鼠运动预处理模型和一次性力竭运动模型,通过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微结构、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指标测试,探讨运动预处理对一次性力竭后大脑皮质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为科学地进行运动训练提供神经生物学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雄性4月龄SD大鼠7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一次性力竭组(E组)和运动预处理组(EP组),C组、E组大鼠常规喂养6周,EP组采用间歇训练法运动预处理6周。6周后除c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一次性力竭训练,并分别在即刻、24小时、48小时取材。测定大鼠脑组织SOD、GSH—PX、MDA;制作切片观察不同时间各组脑组织微结构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自由基检测结果:各时相点大鼠脑组织EP组SOD,GSH—PX活性均显著性高于C组和E组(P〈0.05);其中EP组在即刻较其它组出现非常显著性(P〈0.01),而在第2个时相点E组和EP组均出现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在第3个时相点出现显著性上升(P〈0.05);E组和EP组之间MDA含量没有显著性差(P〉0.05),但是E组MDA含量却高于EP组②大鼠大脑皮质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EP组各时相点神经元细胞核损伤、线粒体损伤均明显好于E组。结论:运动预处理可提高力竭运动后大脑组织SOD、GSH—PX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程度,提高大脑清除自由基能力,从而有效预防一次性力竭运动造成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对机体的内源性保护作用。

  • 标签: 大脑皮质 力竭运动 自由基 超微结构 运动预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昌吉州饮食行业从业人员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在我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533名饮食行业人员。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生化检测血糖、血脂水平;B超检查肝、胆、胰、脾、肾。结果MS109人(20.45%);高血压为123人(23.08%);高甘油三酯血症为159人(29.83%);高胆固醇血症122人(22.89%).体型正常者383人(71.86%),超重与肥胖者150人(28.14%)。结论昌吉州饮食行业从业人员人群MS的患病率较高,超重和肥胖体型的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体型正常者,预防肥胖是提高昌吉州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代谢综合症 肥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代谢功能障碍对老年人MODS的影响作用;方法100例我院ICU创伤的老年患者纳为研究对象,观察该100例老年人创伤患者的血糖及MODS发生概率情况;结果100例老年人创伤患者,血糖正常29例(29.00%),血糖升高71例(71.00),血糖正常的29例患者中,发生MODS的患者共有2例(6.90%);71例血糖升高的创伤患者,发生MODS的共有25例(35.21%)。两组比较,血糖升高组发生MODS的概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糖代谢功能障碍与老年人MODS发生关系密切,在预防与治疗方面均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糖代谢 MODS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对ACS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15例确诊的ACS患者,根据糖代谢状况分为三组,单纯ACS组,糖尿病(DM)+ACS组,IGT+ACS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浆DD水平。结果IGT+ACS组及DM+ACS组的血浆DD水平上升幅度低于单纯ACS组,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糖代谢异常对ACS患者DD水平有影响。

  • 标签: 糖代谢异常 急性冠脉综合征 DD
  •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居民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新疆克拉玛依市胜利社区抽取40-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0.5h(0.5hPG)和2h血糖(2hPG)等。结果:在完成的2000名调查者中,有效调查1991名,其中汉族1214名,维吾尔族777名。①两民族之间年龄、舒张压、总胆固醇没有差异。维吾尔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收缩压、FPG、0.5hPG、2hPG、Hb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汉族(均P〈0.01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低于汉族60〈0.01)。②维吾尔族脂代谢异常患病率与汉族相比无差异,维吾尔族高血压、超重或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汉族(均P〈0.05)。结论:维吾尔族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等患病情况与汉族不同,其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防控任务更为艰巨。

  • 标签: 维吾尔族 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来氟米特代谢活性物质teriflunomide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MTT法测定teriflunomide对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毒性作用,TRAP染色鉴定其对外周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RT-PCR法测定teriflunomide对外周血单核细胞NFATc1基因的表达影响。结果:Teriflunomide对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能够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且能够有效抑制NFATc1基因的表达。结论:Teriflunomide能够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启动基因NFATc1的表达,有效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的分化,且对正常单核细胞无毒性作用。

  • 标签: 来氟米特 外周血单核细胞 破骨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农村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组分相关性。方法纳入连云港市农村社区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79人,进行病史询问、血压测量、体检,并采集静脉血以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总人群GGT水平中位数为23.0(17.0,34.1)U/L,其中男性29.0(21.0,46.0)U/L;女性20.0(15.0,28.9)U/L。GGT水平升高(≥40U/L)占总人群18.8%,其中男性占32.6%;女性占10.7%。MS患病率为41.5%(男性:24.0%,女性51.7%)。总人群中GGT水平升高的OR(95%CI)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升高组、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升高组及MS患病组分别为2.37(2.16~2.61)、2.01(1.83~2.20)和1.42(1.30~1.56)。多元线性回归显示,GGT水平与FPG(男性:β=0.3142,P〈0.001;女性:β=0.4349,P〈0.001),TG(男性:β=0.3691,P〈0.001;女性:β=0.2480,P〈0.001)密切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GGT水平与TG、FPG水平及MS相关。

  • 标签: Γ-谷氨酰转移酶 代谢疾病 高血压
  • 简介:京都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青紫苏中含有能够提离体内抗瓴化能力的成分。有可能减轻引发老化、癌症、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钒化应激,起到预防作用。往研究中首先对一种被称为“Nrf2-ARE”的物质的活性进行了调查,这是一种产生能够去除氧化应激酶的活体内防御体系。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氧化应激 防老化 成分 紫苏 癌症
  • 简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接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鱼肉中的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LMG)的残留,样品经过缓冲溶液提取后,经二氯甲烷反萃取后浓缩,残渣用乙腈+0.1%甲酸水溶液(1+1)溶解,通过AglientextendC18色谱柱分离后进质谱测定,采用电喷雾离子源。结果表明,对于LMG,MG质量浓度在0.1~200μg/L内均呈线性关系,MG和LMG的检出限分别为0.01μg/mL和0.001μg/mL。以鲤鱼为基质,采用提取后添加方式配制了与纯标准样品浓度相同的标准曲线,研究了基质效应对LMG,MG的影响,样品基质对LMG,MG响应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弱。在基质效应相同的情况下,MG更容易受基质的影响。在质量浓度1.0,50.0μg/mL的标准加入水平下,采用样品基质提取前添加和样品基质提取后添加的方式,计算了样品提取回收率(RE)和方法前处理效率(PE)。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串接质谱联用 孔雀石绿 鱼肉 基质效应 残留量
  • 简介: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应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纳肛对镇痛与减少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PPH术后应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纳肛患者60例(治疗组),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收治PPH术后未应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纳肛患者60例(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术后镇痛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12h内76.7%(46/60)的患者不需服用止痛剂,13.3%(8/60)的患者发生尿潴留;对照组术后12h内30.0%(18/60)的患者不需服用止痛剂,35.0%(21/60)的患者发生尿潴留。治疗组患者术后12h内疼痛程度和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PH术后应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纳肛对镇痛与减少尿潴留简便、安全、经济、有效,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疼痛 尿潴留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 简介:目的比较4种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在云南省6县(区)城乡居民中对流行率诊断的差异及一致性。方法2010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6个疾病监测点≥18岁常住居民进行慢病危险因素调查,分别采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组第3次报告[NCEP—ATPIH(2005年修订)]、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2004)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GCADP,2007)4种不同MS诊断标准分析MS流行特征、结果一致性和危险因素聚集状况,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4个诊断标准的诊断效率。结果该次调查有效样本3600例,其中男性1726例,女性1874例,平均年龄(41.98±15.34)岁;ATPⅢ、IDF、CDS和GCADP诊断标准下MS流行粗率(标化率)依次为17.2%(16.6%)、13.5%(13.1%)、10.4%(10.0%)和15.5%(15.0%),4种标准诊断的流行率经CochranQ检验,P〈0.01;4种标准下≥3个危险因素检出率ATPⅢ/IDF最高(均为22.8%),GCADP次之(15.5%),CDS最低(13.6%)(P〈0.01);ATPⅢ与IDF一致性最高,Kappa值为0.857,GCADP与CDS和ATPⅢ的Kappa值分别为0.670、0.676,一致性好,其余两两一致性一般;男性腰围切点〉90C111,女性〉85cm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8、0.668,灵敏度及特异度较好,预测MS危险因素聚集的能力相对较好。结论4种诊断标准MS流行率存在差异;ATPⅢ标准对MS及≥3个危险因素的检出率最高;ATPHI与IDF一致性最好;适宜的最佳腰围切点为男性〉90cm、女性〉85cm。

  • 标签: 居民 代谢综合征 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