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商品经营中,以材积生产率为问题的研究方向,通过计算和分析认为,单层每公顷材积生长量比复层高1/4,且单位树冠量的材积生长量也比复层高.

  • 标签: 林层结构 材积 生产率
  • 简介:为了解长江上游代表性林区土壤侵蚀及相关土壤性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通过取样分析、计算土壤侵蚀间接指标及其与有机质含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渗透性能等因素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区域贡嘎山亚高山天然林区表层土壤侵蚀率较小,盐亭紫色土丘陵区人工林区表层土壤侵蚀率较大。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渗透性能等因素对土壤侵蚀率具有较大影响,均达到了0.01极显著性置信水平。

  • 标签: 长江上游 贡嘎山 天然林 紫色土丘陵区 人工林 土壤侵蚀
  • 简介:胶东黑松寿命长、苍劲有力、四季常青、抗病能力强、生长缓慢、便于管理,是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也是制作盆景的最佳素材。黑松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冠圆锥形或伞形,树皮黑灰色,呈不规则裂片状,针叶为两针一束,深绿色。球果圆锥状,卵形,4月开花,翌年10月份果成熟,果可在树上挂l~2年,芽为白色,又俗名白顶松。喜光、耐寒、耐旱、忌水涝,排水不良的土壤不宜栽培。

  • 标签: 黑松 培育技术 景观 抗病能力 生长缓慢 园林绿化
  • 简介:景观的生命解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景观的设计与实践进入了一个空前的高速上升时期.然而,全国各地大量杂乱而分立的化的、缺乏对人文的关怀,忽视生命的武断设计.

  • 标签: 景观设计 生命 温暖 减压
  • 简介:本文对符号在乡土景观的衷征意义上进行了相关研究。从乡土景观符号的概念与演变入手,介绍了符号,文化与乡土景观之间的关系,说明地域文化传承与乡土景观符号提取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乡土景观符号在文脉延续上的重要;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材料和技术等切入点入手,讨论如何提取与传承乡土景观符号,并将其应用到乡土景观建设中,最后,结合北京市延庆县西小庄各村整体规划设计实例,提出应从环境调查,文脉梳理,符号创作和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乡土景观符号的创作,为不同地域乡土景观符号的提取与应用提供可参考的模式。

  • 标签: 乡土景观 符号 景观设计 地域主义 提取 传承
  • 简介:为了解退耕还(草)工程对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影响,利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选择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退耕还(草)前(1995--2002年)后(2002--2010年)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还(草)前,景观格局变化幅度较小,具体表现为研究区面积比例、聚集度指数以及各景观类型的变化幅度比较小,退耕还(草)后,小流域景观格局发生了剧烈演变,具体表现为耕地面积比例急剧减小,林草地面积比例迅速增加以及斑块边界复杂性下降;2)1995--2010年,研究区景观蔓延度指数从46.26升高到47.54,多样性指数从1.67下降到1.65,从以耕地、草地和林地为主的景观生态系统转变为以草地和林地景观为主的景观异质程度较低的景观生态系统;3)退耕还(草)工程是研究区景观格局良性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 标签: 退耕还林(草) 农牧交错带 景观格局 GIS RS
  • 简介:一、福建是全国改的发源地为什么说福建是全国改的发源地?2002年黄建兴同志到省林业厅任厅长后就大力推动这项改革。中央9号文件2003年下发.从全国来说.真正按照文件要求改革创新的,福建是第一家。福建林业系统在黄建兴同志的带领下,为中国林业落实中央9号文件闯出了一条路子.从此也拉开了福建改的序幕。在改革这个问题上.我与黄建兴同志观点一致,思路一致。对福建林业系统的实践我一直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我曾多次说过,“改这个事.迟早要在中国大地上全面展开”。贾治邦同志到国家林业局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抓这项改革。第一次出差就亲自到福建调研改工作.现在这项工作已在全国推开.可以说是如火如荼。

  • 标签: 福建 改革创新 林业系统 国家林业局 发源地 林业厅
  • 简介:雷竹是我国著名的笋用竹种,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等特点,文章分析了雷竹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一套雷竹笋用丰产技术,为发展雷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雷竹 笋用林 丰产技术 笋用竹种 出笋时间 笋期
  • 简介:桑树是一种多年生、阳性、落叶、深根性木本植物。我县桑园的栽植模式为宽行窄株(1.5—2米×0.4—0.3米)。以成桑园而言,每年绿叶期只有7个月左右,而叶面积指数在3以上只有3—4个月,叶面积指数2以下的时间有4—5个月,叶面积指数如果下降到2以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基本能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根据不同经济作物的不同生理特征,在桑树的不同生长时期合理套种,在秋冬季套种耐低温的阳性作物如:莴苣、蒜苗、过冬蔬菜等;而夏季则充分利用夏伐后光强度,种植中温型早熟品种如瓜类、香菜、小青菜等,两种两收,增加桑园收入。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我县实情,我们探索出了适合本地情况的成桑园的套种模式,取得了每667m^2桑园间作收入超2000元的效益,得到了广大蚕农的认可,现将几类间作模式介绍如下:

  • 标签: 桑园间作 间作模式 成林 叶面积指数 套种模式 经济作物
  • 简介:从3个方面阐述了营造混交的发展优势

  • 标签: 混交林 优势
  • 简介:<正>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需要出发,确定了到1997年基本绿化全省宜荒山的奋斗目标。依笔者之浅见,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资源数据。首先各地要对当地的荒山,宜荒山、有林地、未成造林地、经过封育可望成的山场地块、育苗基地,牧坡、气象、水资源、土壤及其理化性质等数据的状况、特点及

  • 标签: 消灭宜林荒山 森林资源 造林绿化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理化性质 社会公益事业
  • 简介:权抵押贷款作为一种融资手段随着集体权改革应运而生,是中国集体权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产物,是深化权制度改革,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增强林业发展内生性动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林业兴旺的有效途径。全文分析了权抵押贷款的内涵、积极作用,并针对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 标签: 林权 抵押贷款 探讨
  • 简介:<正>政管理包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的采伐利用、收购销售和运输等整个过程活动的检查、监督和管理;是林业建设的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基础性工作,是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调整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和确保森林资源稳定增长的一种行政行为。单从政管理方面讲,集体林区的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 标签: 林政管理 集体林区 森林资源 林业建设 行政行为 法制意识
  • 简介:依法治是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是新时期促进林业发展的最新标志和特征,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山多少,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山西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绿色山西”战略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基本方针,走符合山西省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促进全省林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与保障,而且还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具体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推进“绿色山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 标签: 依法治林 山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林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
  • 简介:史文献学为林业史的专业基础课程,属于专科文献学。本文在介绍文献、文献学、林学、林业、林业史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中国林业历史文献学的纲要。

  • 标签: 中国林业史 文献学 文献
  • 简介:中国蛙为食、药、补等多用珍贵的经济蛙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眼前利益的驱动,人为不择手段的乱捕乱杀,加之森林资源大量采伐,中国蛙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中国蛙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种群质量明显下降,个别地区野生中国蛙已濒临绝迹.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蛙及蛙制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天然野生蛙及制品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中国蛙生产必须由以前的只捕不养的生产方式转移到半人工养殖和人工养殖的生产方式上来.

  • 标签: 中国林蛙 林蛙繁育 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