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及麻醉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采用信封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手术,观察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及实验组子宫肌瘤患者之间对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阻滞完全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方式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两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对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7.50%)差异明显,且两组之间对比的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方式对患者血压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肌瘤手术 麻醉方式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的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90例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到医院进行治疗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这90例患者发病到进行手术治疗的时间分为三组?超早期手术治疗组——出血后7h内进行手术的,有41例;?早期手术治疗组——出血后7h~24h进行手术的,有30例;?延迟手术组——出血24h以后进行手术的,有19例。根据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等病情症状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板减压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等。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早期手术治疗组预后Ⅰ级、Ⅱ级比率显著高于早期手术治疗组,Ⅴ级显著低于早期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治疗组Ⅰ级、Ⅱ级、Ⅲ级比率显著高于延迟手术组,Ⅳ级及死亡比较明显低于延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着合理的手术方法与手术时机,能够使患者治疗后有着良好的预后,对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三种不同的熏洗方式,比较其对混合痔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为建立中药熏洗法对混合痔术后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观察各组创面疼痛程度、肛缘水肿、创面愈合等情况判断疗效。结果中药冲洗组在疼痛消失时间、肛缘水肿、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中药坐浴组,中药熏洗组效果其次。患者(P<0.05、P<0.01)。结论中药冲洗组的熏洗治疗仪在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更早,2周内治愈率较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不同熏洗方式 混合痔术后 疗效影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与管理方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社区收治管理的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管理,观察组采取强化管理及系统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及管理前后的血糖值变化。结果经治疗管理后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h血糖值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社区强化管理及系统化治疗,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治疗 管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喂养方式与婴儿体重及佝偻病的关系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0月--2016年2月体检的婴儿272例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喂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观察婴儿的体重情况和佝偻病情况。结果经过临床统计,纯母乳喂养在体重超标方面,均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P<0.05;在佝偻病方面,母乳喂养均低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P<0.05。结论婴儿体重及佝偻病与喂养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婴儿实施母乳喂养的方法,能够对婴儿成长给予较多的营养,促进婴儿对营养的充分吸收,在体重增加方面明显,可以更好的降低出现佝偻病的情况。建议在今后的喂养方式上,积极选择母乳喂养。

  • 标签: 喂养方式 佝偻病 体重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护理方式,旨在为提高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抢救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安全护理、保暖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为2.78%、护理满意率为98.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综合临床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临床并发症。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临床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有效护理方式,为临床提高上呼吸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效果提供有效指导。方法:遵循随机抽样原则,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有效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急救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母亲参与婴幼儿保健对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地区两个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交通便利程度、附近公园和游乐场数目等各方面条件基本相似的社区作为研究区域,每个社区随机选取100例婴幼儿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母亲参与婴幼儿保健》知识宣传指导的社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未开展的社区研究对象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母亲育儿知识认知度评分,图书、益智玩具数量,每年带儿童进公园、游乐场以及每周为孩子讲故事的次数,父亲参与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使母亲积极参与至婴幼儿保健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父母对育儿知识的认知度,让父亲也积极的参与至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丰富婴幼儿的生活,增加婴幼儿的认知,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 标签: 母亲 婴幼儿保健 养育方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老年痴呆吞咽障碍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组。常规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全面组给予全面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临床总有效率;(2)护理前后饮水试验评分、营养状况评分;(3)呛咳、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全面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全面组护理后饮水试验评分、营养状况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3)全面组呛咳、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老年痴呆吞咽障碍给予全面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减少呛咳、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痴呆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方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科所收治的100例ICU压疮高危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常规护理干预;B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护理满意率;(2)压疮发生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3)压疮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结果(1)B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比A组高,P<0.05;(2)B组压疮发生时间明显比A组迟,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比A组少,P<0.05;(3)B组压疮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显著比A组低,P<0.05。结论ICU压疮高危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延迟压疮发生时间,减轻压疮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ICU压疮高危患者 护理干预 压疮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龄产妇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高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并加速产程进展,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龄产妇 心理护理 分娩方式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及鼻侧切开术在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2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鼻内窥镜)和对照组(鼻侧切开),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治愈率、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5个月-4年随访,结论对Ⅰ级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单纯鼻内窥镜手术即能彻底切除,鼻内窥镜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需结合柯-陆氏手术,更能提高治愈率,彻底切除肿瘤,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内翻性乳头状瘤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瘢痕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探讨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8例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选择,分为阴道分娩组(42例)和剖宫产组(46例),比较两组产妇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试产成功率为66.7%。阴道试产失败后需及时行剖宫产,出现剖宫产指征、瘢痕厚度小于3mm以及患者及其家属要求同样也是选择剖宫产作为分娩方式的原因。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合理采用阴道试产和剖宫产的分娩方式,应用阴道试产,可以有效减轻对于子宫的创伤。一旦试产失败,需及时行剖宫产,进而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健康。

  • 标签: 瘢痕子宫妊娠 分娩时机 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