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斜视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斜肌切断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2到2021-4期间从我院选取斜视患儿一共100例展开分析研究,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实施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观察组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斜肌切断术联合治疗,将治疗效果、下斜肌功能恢复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80.00%、95.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下斜肌功能正常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斜视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斜肌切断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提升了水平斜视的正位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 下斜肌切断术 小儿斜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肝硬化的患者在诊断的过程当中,采取生化检验的诊断方式,对于患者的ALT、AST水平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名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检测人员均进行生化检验项目,对比两组检验人员的ALT、AST水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LT、AST数值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测人员的数值情况(P<0.05)。结论:在对肝硬化患者采取生化检验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了解当前患者病情的情况,将患者的误诊率有效降低,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诊断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生化检验 ALT AST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医生综合干预治疗用于高血压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4月本科接诊高血压病人5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全科医生综合干预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血压。结果:从收缩压和舒张压上看,在治疗结束之时:试验组分别是(117.64±8.21)mmHg、(81.65±6.36)mmHg,和对照组(128.52±9.67)mmHg、(88.94±7.25)mmHg相比更低(P<0.05)。结论:高血压用全科医生综合干预治疗,血压水平降低更加明显。

  • 标签: 高血压 价值 全科医生 综合干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情绪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6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时间2020年4月~2021年8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干预,分析对患者情绪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后,两组HHI评分提高,对照组HHI评分较低,P<0.05。两组WHOQOL-BRIEF评分提高,对照组WHOQOL-BRIEF评分较低,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情绪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无缝隙护理干预 子宫肌瘤 情绪希望水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4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另40例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护理质量、干预后血糖水平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获取程度,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方法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价值。方法: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科接诊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人7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手术,对照组行骨外侧L型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对比NPY水平等指标。结果:关于NPY水平,术后: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关于AOFAS评分,术后: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手术,足部功能改善更加明显,术后NPY水平也更低。

  • 标签: 跟骨关节内骨折NPY 不同入路方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的全血锌水平,并观察其补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所有患儿均进行血锌水平检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应用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水平血锌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86例患儿,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血锌水平与正常范围相比均偏低。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4.42%,差异明显(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存在缺锌情况,给予患儿补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血锌水平 轮状病毒性腹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对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接受生化检验的50例患者为探究对象,空腹采集肘部浅3-5ml的静脉血,后依据血样是否呈现溶血情况,分成溶血组(n=25)、非溶血组(n=25),再经离心处理后取两组血清分别行生化指标测定,并比较两组多项测定结果,评估溶血对检验指标项目的影响。结果 溶血组心肌酶、肝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非溶血组(P

  • 标签: 溶血 指标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酒精依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49例酒精依赖患者为研究组,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8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MoCA评分。结果:研究组T3、FT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FT4、T4、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oCA评分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及MoCA总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命名、定向2项因子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FT3与MoCA总分呈正相关(P<0.05);TSH、T4、FT4与MoCA总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T3、FT3水平与酒精依赖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在临床治疗中关注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情况,从而为患者安排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酒精依赖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认知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芪苈强心胶囊在心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方面的影响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录的7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9例实验组(常规治疗+芪苈强心胶囊),对比指标:①心功能指标。②炎症因子水平。③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组间指标数值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指标数值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指标数值更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芪苈强心胶囊 心力衰竭 心功能 炎性因子水平 影响价值
  • 简介:目的:评价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AMI患者90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与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各因子(TNF-α、sVCAM-1、CRP、IL-6)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为75.56%(P〈0.05),TNF-α、sVCAM-1、CRP与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治疗AMI患者的疗效较满意,不仅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功能,且还改善了炎症各因子水平

  • 标签: 氯吡格雷 急性心肌梗塞 炎症因子 抗血小板聚集
  • 简介: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Ⅱ水平与脂质过氧化物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Ⅰ)水平,化学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与35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62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Ⅱ、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SOD、GSH—PX水平低于时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Ⅱ水平与MDA呈正相关(r=0.6014,P〈0.01)。结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Ⅱ水平的升高与活性氧代谢紊乱有关。

  • 标签: 肝炎 丙型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前后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EA、HCY、TGF-β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RIA)、酶联法(ELISA),检测了33例手术治疗前后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EA、HCY、TGF-β1的水平,和正常人组(35例)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直肠癌患者血清CEA、HCY、TGF-β1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术后半年,未复发者(29例)血清CEA、HCY、TGF-β1的水平持续下降,接近正常人,复发者(4例)的相关指标水平再次上升,与术前水平接近,明显的较未复发者高,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并且血清中CEA的水平与HCY、TGF-β1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0180.5988,P<0.01)。结论检测手术治疗前后直肠癌患者血清CEA、HCY、TGF-β1水平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直肠肿瘤 癌胚抗原 同型半胱氨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tatinC,CysC)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评估颅内血管病变,按颅内动脉硬化严重程度分为正常组56例,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组32例,中度动脉粥样硬化组37例,重度动脉粥样硬化组23例。按血清CysC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比较两组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结果与脑梗死不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脑梗死伴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Cys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清CysC水平组患者中的颅内动脉粥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血清CysC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脑梗死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年龄、高血压、体重指数、糖尿病以及血清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与高血压、糖尿病均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能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胱抑素C 急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糖管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完成血糖检测、记录与反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糖数值准确率、信息识别准确率、血糖记录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 标签: 2型糖尿病 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 血糖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脂水平变化的特点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其中,GDM产妇98例为观察组,非GDM产妇10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孕早期及孕晚期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水平进行检测;调查各组研究对象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两组孕早期TC、TG、HDL、LDL、ApoA及Apo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晚期TC、TG、HDL、LDL、ApoA及ApoB水平均较孕早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晚期TC、TG、HDL、LDL、ApoA及ApoB水平升高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产妇胎膜早破及新生儿为巨大儿的比例高于非GDM组(P<0.05)。结论GDM患者血脂水平可随孕周的增加而不断升高,高血脂水平可对母体及胎儿产生一定影响,临床应及早监测孕产妇血脂水平并给予必要的干预。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血脂 分娩方式 新生儿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IL-2、IL-1β、IL-10和TNF2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40例COPD患者进行了血清IL-2、IL-1β、IL-10和TNF2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OPD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IL-1β、TNF2水平又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与正常人的比较仍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IL-2水平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02,P值均小于0.01),与IL-1β、TNF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84,-0.6028,P值均小于<0.01)。结论细胞因子参与COPD的气道炎症过程,观察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监测病情观测疗效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炎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患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临床观察的110例EH患者,其中60例未合并CHD为对照组,50例合并CHD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生化指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情况及不同Hcy水平冠心病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Hcy、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DL、TG、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Hcy发生率为64.00%,高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组CHD发生率为68.09%,高于Hcy正常组的3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EH合并CHD患者大多存在Hcy升高现象,通过检测Hcy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EH发生CHD。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1.10-2022.10期间,收集6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3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比分组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水平等指标。结果:经分组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相对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心力衰竭 护理风险管理 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