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1例重症心律失常新生儿的护理经验。严密观察病情,保持患儿安静,以减少心肌耗氧;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机械通气时注意保持气道湿润、通畅,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型号和压力;用药时注意观察患儿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报告医生处理;给予患儿循序渐进的营养支持。本例患儿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抢救成功而治愈出院。

  • 标签: 心律失常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中枢性疼痛(centralpain,CP)是指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损害引起的异常性疼痛,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相当于感觉消失部位)呈扩散性感觉异常性疼痛,常为烧灼痛、针刺痛、麻木或跳动痛,一般为自发性,多与情绪改变有关。CP是脊髓损伤(spinalcordiniury,SCI)的顽固性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有效康复训练。研究报道,77%~81%SCI患者发生疼痛,其中20%~33%患者疼痛严重。本院2008年收治1例SCI致高位截瘫患者,2010年出现CP并于治疗期间发生哌替啶依赖,经抗抑郁治疗、戒断替代药物治疗6周后,患者能较好应对中枢性CP并戒除对哌替啶的依赖。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疼痛 哌替啶 药物依赖 护理
  • 简介:单心室是一种少见、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二个房室瓣同房室瓣开口与单一心室,发出主动脉和肺动脉,并伴有血管畸形。运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是近年来纠治青紫单心室的新方法,但由于患者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国内医院开展较少。本院在2005年3月27日成功地为1例右心室型单心室患儿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单心室 围手术期护理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右心室 先天性心脏畸形 术后并发症
  • 简介:卡马西平是常用抗癫痫药物,在儿童方面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嗜睡、共济失调、粒细胞下降、视力障碍、肝功能异常及皮疹,其它还有恶心、呕吐等胃肠不适症状,不良反应都发生在用药开始后数日[1].我院于2003年11月收治了1例因服用卡马西平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患儿,经1个月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卡马西平 严重不良反应 护理 治疗 患儿 出院
  • 简介:基孔肯雅热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感染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CHIKV)后再叮咬人类而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它于1952年被首次确认,暴发于坦桑尼亚南部尼瓦拉州,2005年3月在法属的留尼汪岛出现首例人感染病例,并逐渐发展成为该病的大流行。有研究报道,2006年全球共发生基孔肯雅热约200万例,2007年则继续在亚非等地区流行。

  • 标签: 基孔肯雅热 输入性 护理 基孔肯雅病毒 感染病例 虫媒传染病
  • 简介:痔是一种常见疾病,据我国普查的资料,临近80%成人病人肛门疾病,其中88%为痔,在传统观念中齿状线上方3、7、11点处的三个黏膜包块为异常结构,即称为内痔。在治疗方法和治疗理念上采取“逢痔必治”,力求将痔彻底清除。但随肛垫学说的提出,认为痔其实是肛垫的病理性改变,即由于固定肛垫的悬韧带肌肉和Park韧带发生损伤或断裂,导致肛垫脱垂和下移而产生症状,在治疗上提出“痔疮只需治疗症状无需根治”的新理念。

  • 标签: 痔疮 套扎术 治疗方法 肛垫学说 护理 病理性改变
  • 简介:【摘要】 报告了1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病情监测,胰岛素泵护理,低血糖监测,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出院指导。通过专业护理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且指导患者进行社区慢性病随访。

  • 标签:
  • 简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1]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简称胃瘫,其特征为胃排空迟缓,多见于胃及胰腺手术,而在卵巢癌术后较少见[2]。卵巢癌是目前早期诊断率低而病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由于起病隐匿,7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临床晚期[3]。故要施行最大限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需探查膈肌面、肝脾和结肠。切除大网膜及清除肠道及肠系膜上的肿瘤时牵拉胃肠道及术后炎症刺激等原因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胃动力减弱。有时为了达到理想的减瘤术,还会切断胃网膜血管,故术后会发生胃瘫的可能。我科于2013年3月8日收治1例卵巢癌术后大面积胃瘫患者,现将该患者治疗与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卵巢癌 胃瘫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包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肿瘤生长慢,病程较长,部分患者引起顽固性心律失常而猝死,肿瘤大者压迫心脏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2006年7月,本院收治1例植人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后仍持续窦性心动速的巨大心包脂肪瘤患者,经全麻下心包脂肪瘤切除术,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心包脂肪瘤 手术 护理
  • 简介:双黄连注射液是从金银花、黄芩、连翘等中药提取的黄色无菌注射液,该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的功效,有广谱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广泛,变态反应也增多,现将1例双黄连致变态反应病人介绍如下。

  • 标签: 双黄连注射液 变态反应病 护理 中药提取 清热解毒 清宣风热
  • 简介:【摘要】鼻咽通气道是经鼻腔安置的通气道,作为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患者呼吸的工具,能够起到保护患者上气道的作用。但是在临床使用时,鼻咽通气道的建立受患者本身鼻腔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护理人员的操作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发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甚至,会发生鼻咽通气道滑脱的情况,对患者造成危险。本文对1例鼻咽通气道滑脱至左支气管的患者情况进行剖析,分析原因、处理办法以及阐述的效果和体会,以供参考。

  • 标签: 鼻咽通气道 滑脱 左支气管
  • 简介: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形成脑梗死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急性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中心坏死区在血管闭塞后几分钟即发生不可逆坏死,而缺血半暗带由于局部脑血流量较高,在一定时间内较少发生梗死,故急性脑梗死后尽快溶栓,再通闭塞的血管以达到血流重建,可抢救脑梗死边缘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

  • 标签: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儿童误服中毒的现况及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策略。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某社区所属幼儿园1~7岁幼儿意外误服中毒史情况及家庭存在易引起误服中毒的高危因素。结果被调查的840名幼儿中108名(12.9%)幼儿有误服中毒史,其中1~3岁52人(占48.1%);中毒原因中家长错误给药16人(14.8%)、幼儿自行误服92人(85.2%),毒物种类以药物居多,占71.3%;中毒后经紧急处理后就医28人、立即就医58人、无处理延迟就医22人。缺乏家庭安全教育、药物未正规安全保存、化工用品未妥善放置、家长知识缺乏等是家庭中存在幼儿误服中毒高危因素。结论1~7岁幼儿误服中毒发生率较高,应给予普及误服中毒相关预防知识及中毒后急救处理技能。

  • 标签: 误服 中毒 小儿 现况调查 对策
  • 简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高血糖症患者,酮症及非酮症患者均可发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单侧或双侧肢体快速、不规则、无目的地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和挤眉、撅嘴、伸舌等异常表情,清醒时易出现,睡眠时消失。病灶多位于患肢对侧锥体外系,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网状部等。2008年9月6日,本院收治1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

  • 标签: 糖尿病 舞蹈症 护理
  • 简介:1病例简介病人,女,49岁,体重55kg。2003年4月16日在我院行第3腰椎皮样囊肿切除术。术前常规化验检查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心电图未见异常,病人双眼近视,入院时血压14.67/9.33kPa.心率76/min,血氧饱和度(SpO2)98%。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rng,诱导时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mg、维库溴铵8mg、芬太尼0.2mg、丙泊酚100mg,

  • 标签: 髓内皮样囊肿 左眼失明 病人 手术 囊肿切除术 血氧饱和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