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总结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行全身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治疗期间维持目标体温的稳定,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症状,持续心肺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加强全身皮肤护理及营养支持。经精心治疗和护理,16例患儿好转出院,无明显并发发生,4例患儿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治疗 护理
  • 简介:总结137例胆管结石伴感染患者手术前后低蛋白血的原因及护理。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严重胆管感染、手术创伤、老年患者等因素均可促成低蛋白血的发生。加强肠外营养护理,尽早启动肠内营养以改善低蛋白血,做好压疮预防及院内感染预防,减少并发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进程。135例治愈出院,2例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 标签: 胆管结石 感染 低蛋白血症 原因 护理
  • 简介: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皮肤呈逐渐增多态势,快速有效地检测变应原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的防治至关重要,皮肤点刺试验(sPT)作为I型变态反应疾病诊断中过敏原的检测方法,因具有易于操作、灵敏度高、临床相关性好、病人痛苦小的特点,颇受医生和病人的青睐。国内外已将SPT作为临床检测变应原的常规实验。我院自2011年6月应用SPT对病人进行过敏原检测和护理。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变态反应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 简介:目的了解浙江省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现状,为制定并落实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抽取浙江省14家精神专科医院,从每家医院中以月份为单位抽取2010年3个月的出院患者病案共7684份。通过查阅病案统计院内感染发生率和不同精神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不同等级医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构成比,对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3.41%,医院感染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精神类型及医院等级有关;感染部位前3位是上呼吸道、胃肠道、下呼吸道。结论加强老年患者及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院感防控措施的落实是精神专科医院院感防控的重点。

  • 标签: 精神病医院 院内感染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人化疗期间的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状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为制订恶性血液病人临床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人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癌症治疗功能评估量表(FACT—G)和病人体能状况评估表(ECOG),对200例恶性血液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恶性血液病人生活质量得分为(71.75±15.47)分,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12±7.98)分,两者呈负相关(r=-0.581,P〈0.01)。病人的职业、目前是否继续工作、ECOG评分是影响恶性血液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Fe论]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恶性血液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自我感受负担 生活质量
  • 简介:对8例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患儿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8例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其中7例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药物的正确配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加强用药观察是患儿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英夫利西单抗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对外科ICU护士分层管理的体验。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8名从事外科ICU工作的护士长、主任及临床医生进行访谈,并运用Claizzi分析程序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外科ICU护士分层使用模式发挥了管理效能,护理组长任职条件更全面,此模式基本合理,但在普通病区仍不成熟。结论护士分层使用适用于心血管外科ICU,有利于不同层级护士管理职能的发挥。

  • 标签: 分层管理 ICU 外科 护理组长
  • 简介:总结13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在宫腔镜下运用COOK导丝予疏通治疗的手术配合。术前访视予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做好手术器械准备;术中正确使用宫腔镜器械、设备,特别要加强膨宫监测系统的管理,及时更换膨宫液体,避免空气进入入水管内引起严重的空气栓塞,密切观察手术进展,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本组13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2例出现呼吸抑制,1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术中经COOK导丝疏通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达88%。无出现术中仪器设备故障。术后随访了50例患者,随访时间1~12个月,受孕率达到78%。

  • 标签: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宫腔镜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按性格特征进行心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患者行为障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艾森克人格测试进行评定,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按不同性格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按性格特征进行心理干预后,提高了患者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积极因素因子得分,降低了患者激惹、精神性表现、退缩及抑郁消极因素因子得分(P<0.01或P<0.05).结论按性格特征进行心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患者行为障碍有较好疗效,社会能力与社会兴趣提高,更爱整洁;而易激惹、抑郁等消极因素明显减少.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性格特征 行为障碍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