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康复新湿敷法对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62例需要进行放射性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外喷法给予对照组(n=31),康复新湿敷法给予观察组(n=31)。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NRS评分)、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评分)以及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结果:干预后,疼痛程度(NRS评分)、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评分)以及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使用康复新湿敷法,对患者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康复新湿敷法 放射性治疗 鼻咽癌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后采取随机双色法分组处理,对照组80例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80例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手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脑供血不足 全面护理干预 头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自拟方湿敷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3年7月我科住院130例带状疱疹患者(证型均为肝经郁热证)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实验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病毒、营养神经的药物,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清泄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外治疗法氦氖激光照射皮损处,每个部位20分钟,每天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加中医适宜护理技术中药湿敷,即中药自拟方湿敷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每日1次,持续10天。在治疗前、治疗后10d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进行疼痛评分的比较 ,并记录治疗皮损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情恢复快,水疱干燥、结痂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带状疱疹 中药自拟方湿敷 氦氖激光治疗 效果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湿敷利多卡因对输液港患儿无损伤针穿刺中镇痛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60例需行输液港输液及维护的肿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统一规范操作流程标准穿刺法进行蝶翼无损伤针穿刺,观察组常规穿刺前在注射座上方湿敷利多卡因5分钟,再按常规统一规范操作流程标准穿刺法进行穿刺;采用数字强度分级法(NRS评分)、FLACC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价和卡方检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需行输液港输液及维护的肿瘤患者穿刺疼痛程度对比对照组,P

  • 标签: 利多卡因注射液 输液港 镇痛 无损伤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湿性愈合模式在P-J综合征外科术后感染伤口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32例P-J综合征外科术后感染伤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湿性愈合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临床护理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创口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性愈合模式在P-J综合征外科术后感染伤口护理效果理想,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湿性愈合模式 常规护理 P-J综合征外科 术后感染伤口
  • 简介:[目的]观察芦荟红花乙醇提取液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注氟尿嘧啶并发静脉炎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氟尿嘧啶静脉输注急性胰腺炎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芦荟红花乙醇提取液从穿刺点始沿近心端10cm处湿敷,对照组采用50%的硫酸镁湿敷,并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两组不同程度静脉炎发生情况、留置不同时间(≤4d、5d~6d、〉7d)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芦荟红花乙醇提取液使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输注氟尿嘧啶并发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并延长了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 标签: 静脉炎 芦荟红花乙醇提取液 湿敷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碘伏棉球湿敷联合透明敷贴在预防留置针拔除后穿刺点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72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36例/组。两组在拔出留置针后均进行常规消毒,对照组采用无菌透明薄膜敷盖穿刺点,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0.5%碘伏棉球敷盖穿刺点。对比两组感染发生率、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率及穿刺点愈合时间和愈合前换药次数。结果 在感染发生率、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率、穿刺点愈合时间及愈合前换药次数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碘伏棉球湿敷联合透明敷贴可有效预防留置针拔除后穿刺点感染。

  • 标签: [] 留置针 穿刺点 碘伏棉球 透明敷贴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风险管理手法降低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外来医疗器械灭菌后湿包率。方法 通过运用风险管理有关措施分析并控制引起外来医疗器械灭菌湿包的风险因素,比较风险管理开展前后外来医疗器械灭菌湿包率的差异。结果 风险管理未开展前,400件外来医疗器械湿包率为3.25%,开展风险管理后,400件外来医疗器械湿包率为0.75%,两组间湿包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外来医疗器械风险管理降低了湿包率。

  • 标签: 风险管理 基层医院 外来医疗器械 降低湿包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湿性愈合理论联合红蓝光治疗在慢性伤口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0月本院80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湿性疗法联合湿性愈合理论,观察组实施湿性愈合理论联合红蓝光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伤口渗液时间、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P0.05);干预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慢性伤口 红蓝光治疗 湿性愈合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0.2-2021.2收治的7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头晕情况、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头晕情况、心理状态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 全面护理干预 头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湿性敷料结合负压技术在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伤口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3月内本院收治的接受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阴茎癌患者20例,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1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敷料常规换药,剩余10例作为实验组接受湿性敷料+负压技术换药,对比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更短、换药次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湿性敷料+负压技术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伤口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波理疗联合乙醇湿敷用于预防中心静脉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对88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置管后8 h开始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使用微波理疗联合乙醇湿敷治疗。结果:经处理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降为1.47%,与相关研究报道的2.6%--16.6%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中心静脉置管 机械性静脉炎 乙醇湿敷 微波理疗
  • 简介:[目的]观察艾条灸加音乐放松疗法治疗肝肾不足型项痹病人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肝肾不足型项痹病人,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艾条灸与音乐放松疗法治疗,对双侧安眠穴、肾俞、三阴交、涌泉等穴位进行施灸,同时给予聆听舒缓的音乐20min~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4.03分±3.03分,对照组为10.29分±2.36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80.00%,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条灸加音乐放松疗法在预防肝肾不足型项痹病人失眠中起到一定程度的疗效。

  • 标签: 项痹 艾条灸 音乐放松疗法 肝肾不足型
  • 简介:目的探讨实施中医穴位定向透药联合艾灸护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依照医嘱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艾灸实施中医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中医穴位定向透药联合艾灸治疗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定向透药联合艾灸护理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症状,对眩晕康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眩晕 中医穴位定向透药 穴位艾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依从性。方法:纳入2016年05月-2017年05月,选择90例本院接收的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研究,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依从性、头晕改善情况。结果:依从性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头晕改善情况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病患接受防跌倒护理的运用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病患,时间区间段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经随机抽样分组,参照组推行常规护理,纳入30例,实验组推行全面护理,纳入30例,对两组干预成效进行比较。结果:在症状表现评分方面,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前者在干预后的症状表现改善良好,差异比较P<0.05;在不良反应统计方面,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前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6.67%VS26.67%)更低,差异比较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患在防跌倒护理期间,运用全面护理模式,能够改善病患的不适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频次,保障病患的治疗安全。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性眩晕 防跌倒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用于慢性伤口护理中对患者换药次数及有效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2年3月到2023年4月收诊的64例慢性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分组法分组后对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实施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75(30/32)和81.25(26/32),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愈合情况和换药次数有差异,(P<0.05)。结论:慢性伤口护理中对患者采取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患者换药次数明显减少,患者的愈合时间缩短,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负压技术 湿性敷料 慢性伤口护理 患者换药次数 有效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心理状态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74例(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及头晕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头晕持续时间短、发作频率少,P<0.05。结论:给予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针对性护理,能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头晕情况,值得借鉴。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脑供血不足 头晕 效果 心理状态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青鹏软膏联合50%硫酸镁湿敷预防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青鹏软膏。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血管壁厚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静脉炎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后7d血管壁厚度显著厚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PICC置管患者给予青鹏软膏联合50%硫酸镁湿敷,可显著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控制血管壁厚度,提高服务满意度。

  • 标签: PICC置管 机械性静脉炎 青鹏软膏 50%硫酸镁 血管壁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