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对危重病人家属采取信息支持,对其焦虑的影响予以探究。方法:68名危重病人家属选自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将上述家属随机分为实验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中应用基于护理电子病历的护理分级评定信息系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间收治的857例外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分级模式不同把患者分成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分级方式,n=432)和观察组(应用基于护理电子病历的护理分级评定信息系统,n=425),对比两组患者接受的护理质量。结果: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护理电子病历,护理分级,评定,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信息支持结合麻醉苏醒护理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麻醉苏醒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信息支持干预,对比两组麻醉质量与常见生命体征,来判断对病人的影响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出现吞咽反射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答问切题时间都要比对照组更短( P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信息支持 全身麻醉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信息系统,搭建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信息,实现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的全程、动态、流程管理,保证手术患者安全。方法依托有/无线网络与移动PDA、电脑设备,建立患者信息、携带物品、管道通畅、妥善固定等内容在病区、手术间、恢复室转运交接的信息流程管理。利用消息推送,与手术麻醉系统、HIS、护理管理系统关联,完成患者手术不同环境的转运交接,对各节点数据进行工作量、工时、手术例数、手术间效率等项目查询与统计。结果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运行后,规范了手术室转运交接流程,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56%,每手术间每天使用量提升38%。结论信息系统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的流程管理能够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效果,并有效促进手术室数字建设和发展。

  • 标签: 转运交接系统 信息技术 手术室 流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智慧护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将健康教育护理运用于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期间的应用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在2022年3月至2024年1月间本院接收的6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签署完研究同意书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 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肺癌围术期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智慧护理信息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护理终末阶段,将两组患者对疾病中各项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术期康复知识、正确的饮食护理技巧、运动锻炼功能恢复手段,通过评分量表进行测评并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术期康复(94.42±1.13)分、饮食护理(93.88±1.61)分、运动锻炼(90.34±1.42)分等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术期康复(83.68±1.07)分、饮食护理(85.92±1.43)分、运动锻炼(81.22±1.34)分(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采取基于智慧护理信息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实现护理服务的个性和高效,不断改进护理服务流程和内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通过智慧护理信息系统分析患者的反馈信息,也有助于医护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持续监测护理质量,确保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推动肺癌护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 标签: 智慧护理信息系统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 健康教育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索多重导师制应用于外科新护士规范培训中,培养新护士岗位胜任力。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外科新入职 46 名护士作 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 ,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 多重 导师制”, 比较两组 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认同感、离职率这四项指标 。 结果 : 观察组理论及操作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职业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离职率远低于对照组。 结论 多重导师制应用于外科新护士规范培训中, 有利于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有效降低离职率; 推进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进展;有效地改善了科室人际关系 。

  • 标签: [ ] 多重化导师制 外科 新护士 规范化培训 探索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和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意识评估是危重患者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为医生提供准确的判断和决策依据。然而,目前危重患者意识评估管理的科学与规范水平仍然较低,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危重患者意识评估管理的科学与规范推广策略研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危重患者意识评估管理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安全的抢救和治疗。

  • 标签: 意识评估管理 科学化 规范化 推广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就循证护理在中低流量鼻导管湿与非湿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方法:研究目标抽取我院各科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收住院进行中低流量鼻导管氧疗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研究组各63例,基于循证护理模式上分别为两组采取吸氧湿、吸氧非湿策略,探讨相应策略效果。结果:分析两组不适症状发生率,指标对比差异不强烈(P>0.05);分析两组吸氧护理操作时间,研究组用时更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高流量温湿氧疗对人工气道湿效果的评价。方法:以我院2019.1~2020.12内收治的7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持续喷射式雾化吸氧)和试验组(35例,持续高流量温湿氧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气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痰痂形成、气道粘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结果:对照组患者气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在人工气道湿中选择持续高流量温湿氧疗,可有效降低气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取得理想气道湿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案室是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部门,承担着收集、整理和管理患者病历等病案资料的任务。它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推进以及医院管理协调方面都具备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介绍病案室的定义、功能、基本要求以及建设步骤,并探讨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期为病案室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 标签: 病案室 病案室建设 病案质控工作
  • 简介:摘要: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为社会培养护理人才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与思想素养同样重要。因此将课程思政纳入专业教学,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实践,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广大专业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课程思政 建设实践
  • 简介:护理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对护生进行素质教育、建设优良学风的一种有效载体。护理院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个部分,具有向导功能、凝聚功能、制约功能和稳定功能。可从校园环境的优化、制度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建设有护理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要注意紧扣护理学生特点、因校制宜,立意高远、寓教于乐,扬优遏劣、两手齐抓,并且与医院、社区相结合。

  • 标签: 组织文化 院校 护理
  • 简介:目的围绕校外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框架,结合护理本科教育中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加强校外临床护理教学基地优化建设的对策。方法着眼于建设与评估,构建政府、学院、基地3方互相融合的校外临床教学基地优化建设模式和评估指标体系,对我院15所校外教学基地进行教学水平评审。结果通过初步实践,将部分校外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成具有一定教学和管理水平的优秀基地。结论通过加强校外临床护理教学基地优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赋予了校外临床教学基地新的功能与内涵。

  • 标签: 护理 临床教学基地 建设
  • 简介:介绍荷兰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养老照护体系及护理工作,指出荷兰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由家庭医生、医院和医疗专家构成,医疗卫生体系包括基础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和医院保健,医疗保障体系由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社会支持保险组成,具有完善的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和先进的医疗、养老管理模式。

  • 标签: 卫生健康服务 养老照护 医院管理 医疗保障 荷兰
  • 简介:目的探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强化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和管理,保证服务质量,以适应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方法调查、统计兵团各级医院2005年护理人员的编制、年龄、学历及职称结构等方面的现状。结果护理人员缺编,平均医护比为1:1.20;护理人员年龄层次较理想,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高学历、高职称护理人员偏少。结论合理调整护理人力资源增量,科学利用存量,结合地域特点加强护理人员双语培训。

  • 标签: 护理 人力资源 配置
  • 简介:研究护士是药物临床试验中的重要一员,在试验的管理和协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本机构研究护士的基本情况,并阐述研究护士的遴选、培训、职责与工作内容、使用与管理,为研究护士队伍建设提供依据,使研究护士在临床试验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从而提升临床试验的质量。

  • 标签: 研究护士 药物临床试验 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0年本该和以往一样平凡又和平的度过,但是新冠疫情的爆发使2020年不再平凡。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社会影响最大的传染性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本身具备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以及持续时间长等特征,这些也是加大防控难度的主要原因。新冠疫情的出现可以说是对整个中国,和世界医疗体系的一次全面考验,为许多医院的建设和运营等都受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医院建设的影响展开探讨,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医院建设 影响
  • 简介:【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借鉴西方文化的精髓,学会运用文化的功能、方法去管理军队疗养院。这不仅是加强队伍思想建设的全新思路,而且能有效提高干部战士的素质;同时,也在提高疗养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效果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军队疗养院 文化建设 作用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按分钟通气量计算的湿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130例容量控制模式的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前30例患者按分钟通气量分成A(6~8L/min)、B(8~10L/min)两组进行湿液滴注速度的计算;然后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按照计算的速度进行湿液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湿液滴注。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在1h、2h、3h3个时间点湿液水平线与湿罐基线间的距离,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痰液黏稠度,用行×列卡方检验比较气道湿效果。结果A组湿液滴注速度为(27.4±1.54)mL/h,B组湿液滴注速度为(30.7±1.73)ml/h。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湿液滴注速度下1h、2h、3h时,湿罐内湿液水平线与湿罐基线间距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条件下,分钟通气量为6~8L/min时,湿液滴注速度设为27~28mL/h,分钟通气量为8~10L/min时,湿液滴注速度设为29~31mL/h。按分钟通气量计算出的湿液滴注速度可改善容量控制模式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效果。

  • 标签: 湿化液滴注速度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