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口腔种植术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对其随访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纳入时间、对象分别为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口腔种植手术患者,抽取100例1:1比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随访,对比其满意度、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种植体稳定性。结果 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种植体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随访可维持口腔种植术患者种植体稳定性,帮助其预防种植体周围炎,满意度理想。

  • 标签: 口腔种植术 延续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背景:低接触应力旋转平台(活动衬垫式)和InsallBurstein-Ⅱ型(固定衬垫式)全膝人工关节假体各自独立的长期稳定性已有报道,但我们尚未见有关这两种假体的中长期随访及对比性研究。方法:对32例双侧膝关节畸形和术前活动范围均相似的膝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前瞻性评估,患者同意一侧膝关节行活动衬垫全膝关节置换,另一侧膝关节行固定衬垫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随访6年,使患者、医生和观测者的相关干扰降至最小,对两种假体进行对比分析,项目包括临床和X线片结果、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骨关节炎患者的功能评分和活动范围好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然而,对患者在膝关节协会评分、屈曲范围、主观表现或髌股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评估,没有发现活动衬垫式假体比固定衬垫式假体更好。X线片显示两者在假体排列上没有差异。两例使用活动衬垫式假体的膝关节需要再次手术,其中1例因衬垫脱位而需要早期翻修,另1例因深部感染而进行关节融合。结论:我们发现中期随访患者的临床表现显示,活动衬垫式全膝关节置换术并不比固定衬垫式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具有更多的优点。活动衬垫式假体发生假体脱位和半脱位的危险性应给予重视,在发生脱位后要早期进行翻修。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 对比性研究 术后随访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垫式 人工关节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这两种不同他汀类药物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近期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于阳谷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为不同组别的患者使用不同的他汀类药物研究组40例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进行随访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内皮舒张功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均有显著疗效,降低血脂的同时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炎症反应的发生,随访效果良好。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早发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近期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结合社区互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结合社区互动,对比组间患者的血糖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结合社区互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状况,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延续性护理结合社区互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结合社区互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结合社区互动,对比组间患者的血糖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情况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结合社区互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状况,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延续性护理结合社区互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脑室-腹腔分流术用于脑积水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评价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5年3月33例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微创组和传统组,其中微创组20例患者行微创脑室-腹腔分流术,传统组13例患者行传统开颅术,并于术后半年至一年半时间内对患者随访,统计分析手术效果,收集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结果传统组有2例发生腹腔感染,占比15.38%,2例患者发生分流管阻塞,占比15.38%。传统组有4例患者术后有并发症出现,占比30.78%。微创组有1例患者发生腹腔感染,无患者发生分流管阻塞。微创组共计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比5.00%。结论传统方法治疗脑积水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微创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一种较好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大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微创脑室-腹腔分流术用于治疗脑积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积水 微创 脑室-腹腔分流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随访联合社区护士上门访视在提高母乳喂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研究对象共110例,均为在本院分娩的产妇,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12月。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55例),一组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产后随访联合社区护士上门访视。对护理前后的喂养方式进行组内和组间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的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随访联合社区护士上门访视在提高母乳喂养中的作用显著。

  • 标签: []产后随访 社区护士 上门访视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饮食、节奏大有改变,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发生胰腺癌的情况常有发生,已经是当今时代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胰腺癌发病率在逐渐提高,且从过去的好发于中老年人群,逐渐呈现出年轻化,作为一种终身型疾病,胰腺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可通过有效的治疗干预,改善患者的情况。胰腺癌患者诊断异常、患病后的恐惧心理等均会影响胰腺癌手术的预后,因此对患者进行准确和尽早的诊断,是保障临床治疗有效性的重要内容。而常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诊断疾病指标,通过对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对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通过对几种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的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 标签: 几种肿瘤标志物 胰腺癌 诊断和随访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在宫颈病变行LEEP手术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行LEEP手术治疗后的283例患者,行HPV检测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进行定期随访。结果不同级别的病变采取LEEP手术治疗后3、6、12个月高危型HPV累计转阴率分别为70.0%、82.3%、83.4%;HPV多重感染转阴率低于单一感染,分别为74.8%、92.1%;LEEP术后高危型HPV持续阳性组出现病变残留和复发率为53.2%,而HPV阴性组为0。结论HPV检测对预测宫颈LEEP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有较高临床价值。对宫颈病变LEEP术后患者随访,建议于术后6个月先进行高危型HPV检测锁定高危人群,对这些高危人群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能有效提高检测的特异性。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液基薄层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社区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情况进行随访分析,同时对患者采取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社区门诊收治的3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9例,对照组患者在家自行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社区门诊使用胰岛素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试验组的有效率为89.5%明显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社区门诊就诊的效果要明显比患者在家治疗好。同时针对患者的症状,对患者采取有效地治疗和护理对策,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社区 2 型糖尿病 随访 护理
  • 简介:摘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一项系列综合性服务民生工作,主要是采取综合手段实施孕前干预和预防,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本文首先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探讨;然后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风险评估的改进措施;最后对随访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更好的随访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践措施。

  • 标签: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风险评估 随访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91-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随访护理对成人癫痫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成人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随访护理。结果观察组成人癫痫患者经随访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GQOL-74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访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成人癫痫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随访护理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运用随访系统进行集束化护理管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运用随访系统进行随访结果实验组在患肢外展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患者生命质量测定中功能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访系统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集束化护理管理运用,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 标签: 随访系统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集束化管理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容积作为病情进展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无外科干预指征的43例PAU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随访资料,观察随访期内CT血管造影显示的PAU容积变化情况。结果7例患者主动脉溃疡病变出现进展,接受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手术组首诊时最大PAU容积为(1.21±0.07)cm3,非手术组为(0.84±0.14)cm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AU的容积与病情进展相关,它可以预测患者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病变是否进展。

  • 标签: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随访 血管容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在康复时选择微信随访后,探究患者康复效果。方法数字表随机选择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计64例,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对照组30例行常规健康教育,并展开电话随访,观察组34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微信随访。探究两组患者康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Harris得分和FIM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达到97%(33/34),相对比对照组的70%(21/30)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接受微信随访,康复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信随访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血供类型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效果长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血供类型将其分为海绵状肝血管瘤与非海绵状肝血管瘤,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两组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对比其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变化情况以及长期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且海绵状肝血管瘤的长期随访结果优于非海绵状肝血管瘤。

  • 标签: 不同血供类型 肝血管瘤 介入治疗 长期随访
  • 简介: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的远期效果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提高移植术后远期效果。方法通过对1例1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患者进行胰-肾联合移植术后14年的随访,对其并发症的处理结果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出现了多种近远期并发症,但经积极处理,目前仍健康存活,胰腺及肾功能良好。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1型糖尿病合并肾衰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选择,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 标签: 胰-肾联合移植 糖尿病 并发症 术后随访
  • 简介: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脱细胞组织基质补片(porcinesmallintestinesubmucosa,SIS)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上虞人民医院362例使用SIS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参数,观察及分析术中相关情况及术后患者发热、疼痛评分、活动时间、复发率及异物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43个月,平均(24±12)个月,其中失访15例,复发2例。平均手术时间(60±14)min,术后住院时间5~11d,平均(7.5±2.6)d。术后VAS疼痛评分分别为术后8h(4.5±1.5)分、术后7d(1.4±0.9)分、术后1个月(0.8±0.8)分;术后下床时间为(12±5)h、术后恢复一般日常活动时间为(6±5)d、完全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为(39±38)d;术后1d有异物感的患者20例(5.5%),术后7d有异物感的患者4例(1.15%),术后3个月有异物感患者2例(0.55%)。1年后均无明显慢性疼痛及明显异物感。按照年龄分区,年龄≤25岁的患者术后疼痛与其他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异物感较其他各年龄组轻微(P〈0.05),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P〈0.05)。结论临床应用SIS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简便、效果良好、术后舒适性好、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对年轻患者或者高危感染患者可能更具有优势。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