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无凝体外膜肺氧合(ECMO)左肺移植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可行。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08年4月至2018年4月入住我院进行左肺移植治疗的4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不应用无凝体外膜肺氧合,实验组应用无凝体外膜肺氧合。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PT、APTT以及凝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相比对照组更加良好(P<0.05)。结论左肺移植围手术期中应用无凝体外膜肺氧合(ECMO)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改善凝血时间,显著提升了手术的成功概率,并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标签: 无抗凝 体外膜肺氧合 肺移植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同步枸橼酸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床旁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高位出血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同步枸橼酸凝治疗和无肝素生理盐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脉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心率88.2±2.7次/min,呼吸频率20.2±1.2min,脉氧饱和度94.5±1.4%,APACHEII评分20.2±1.6分;对照组患者平均心率112.5±1.8次/min,呼吸频率29.2±1.4min,脉氧饱和度88.1±1.6%,APACHEII评分27.8±1.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枸橼酸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床旁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同步枸橼酸抗凝 高位出血患者 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CCP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收治的非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30例为对照1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2组,分别检测三组人员血清RF值、CCP抗体,计算阳性率,并分析观察组患者中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对照组1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2组;联合检测阴性预测值及敏感性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CCP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利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抗CCP抗体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 CCP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4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收治的非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30例为对照 1组,选取 3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 2组,分别检测三组人员血清 RF值、 CCP抗体,计算阳性率,并分析观察组患者中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对照组 1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 2组;联合检测阴性预测值及敏感性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CCP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利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抗 CCP抗体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新生血管行玻璃体腔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1~2020-12.从我院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0,单纯激光治疗)和观察组(n=50,在激光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玻璃体腔注射VEGF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网膜厚度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视网膜厚度治疗前组间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厚度治疗后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以及高眼压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疗效显著,安全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体腔注射 VEGF药物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泼尼松联合标准四联结疗法在结核胸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80例结核胸膜炎在本院治疗患者,(时间:2019年12月~2021年2月),行治疗对比研究分析,数组排列电脑分组,对照组(标准四联结疗法,n=40),实验组(泼尼松联合标准四联结疗法,n=40),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指标(胸膜厚度、胸水吸收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质疏松、乏力汗多、向心性肥胖)。结果:(1)治疗指标:实验组胸膜厚度、胸水吸收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2)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较对照组,骨质疏松、乏力汗多、向心性肥胖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标准四联结疗法在结核胸膜炎治疗中,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推广意义。

  • 标签: []泼尼松 标准四联抗结疗法 结核性胸膜炎 治疗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皮疹特点及肺部病变特点与MDA5阳性皮肌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1年9月在我院风湿科就诊的皮肌炎患者50例,其中26例MDA5阳性患者为观察组,24例MDA5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肺部影像学状况,比较两组肺部HRCT评分和皮疹特点与肺部病变特点相关。结果 观察组肺部6个区域HRCT评分表现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皮疹 肺部病变 抗MDA5阳性皮肌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实施渐进阻运动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渐进阻运动训练,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阻运动训练有助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

  • 标签: 渐进性抗阻运动训练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房颤患者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对其凝治疗依从、自我管理的积极影响。方法:取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22年10月-2023年5月66例房颤患者,平衡序贯法分组处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结果:观察组凝治疗依从、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家庭参与式护理工作的开展,可提高房颤患者的凝治疗依从,从而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房颤 家庭参与式护理 治疗依从性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出院后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1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患者均于出院后持续接受凝治疗,患者选自于2022年2月-2023年10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延续护理,55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55例)。护理后观察干预效果,记录各方面(用药、行为、饮食)依从性情况、并发症(血栓静脉炎、患肢皮肤紧张、下肢红肿)发生情况,检测护理满意度评分、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心理健康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依从性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出院后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依从及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其预后。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抗凝 依从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脊柱侧弯患者应用渐进阻与拉伸练习结合运动康复治疗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渐进阻与拉伸练习,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Cobb角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obb角度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Cobb角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躯干旋转角度与椎体旋转角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干旋转角度与椎体旋转角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脊柱侧屈肌力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脊柱侧屈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渐进阻与拉伸练习结合运动康复治疗针对脊柱侧弯患者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渐进性抗阻 拉伸练习 脊柱侧弯 肌肉力量 躯干旋转角度 脊柱侧弯程度 脊柱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用感冒复方西药药剂的应用隐患,并对相关改进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175例感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用药治疗后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是否出现复方西药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75例患者中,消化不良反应5例(2.9%),肝肾损害8例(4.6%),过敏反应30例(17.1%),其它不良反应7例(4.0%)。结论常用感冒复方西药药剂应用过程中易出现肝肾脏器、消化系统等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临床应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复方西药药剂 抗感冒 应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阿司匹林用于血小板治疗期间的药学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选取对象共计76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对象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数值具有明显优势,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在血小板治疗期间应用阿司匹林具有确切效果,对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小板水平都具有改善效果,安全比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治疗 药学效果
  • 简介:肝移植术后急性移植物宿主病是一种少见并发症,是来源于移植肝的同种反应T细胞激活、增殖,达到一定数量对受体组织发起的破坏的细胞免疫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严重的腹泻和明显的低白细胞、低血小板血症,最终导致严重的感染和出血,但肝功正常。该病的诊断目前还缺乏敏感和特异性的方法,治疗主要依靠糖皮质激素、减低免疫抑制剂与支持治疗,但效果不佳,死亡率高达85%。

  • 标签: 肝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咽炎颗粒的炎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咽炎颗粒和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炎颗粒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咽炎颗粒 抗炎作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门诊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至2015年门诊高血处方2812张,从高血压药的处方数、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门诊最常用的高血压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方式以二联用药为主,三联次之。结论我院血压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符合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合理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支架术治疗后双重血小板治疗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采取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患者中选出8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患者支架术后采取常规恢复治疗,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则在支架术后采取双重血小板治疗,作为研究组。在经过为期1年治疗后记录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76%(4/41),明显低于对比组26.84%(11/41);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37/41),明显高于对比组70.73%(29/41)。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架术后采取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改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术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氯匹格雷 阿司匹林
  • 简介:目的建立柔脉栓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水蛭、川芎、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根中有效成分葛根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易于区别;葛根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8%,RSD=2.00%。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柔脉栓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柔脉抗栓胶囊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