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内容,为保证社区护理质量,提高社区护士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开展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本文对国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机构、内容、方式评价进行简述,为进一步健全我国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社区护士 岗位培训 研究现状 国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选择腹壁横切口纵切口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9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随机分组。腹壁横切口剖宫产组选择腹壁横切口手术,腹壁纵切口剖宫产组选择腹壁纵切口手术。分析手术成功率;手术的总时间、胎儿娩出的时间、手术过程总出血情况;治疗前后产妇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水平;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新生儿娩出1分钟内的Apgar评分低于7分的比例。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相同,P>0.05;腹壁纵切口剖宫产组效果、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水平、手术的总时间、胎儿娩出的时间、手术过程总出血情况、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新生儿娩出1分钟内的Apgar评分低于7分的比例和腹壁横切口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二次剖宫产产妇实施腹壁纵切口手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二次剖宫产 腹壁横切口 纵切口 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护理方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就诊的50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0例患儿临床护理方法效果进行研讨。结果50例患儿经系统用药、消毒隔离等护理措施后,仅有1例发生多脏器的不可逆损害,因治疗无效死亡,剩余49例患儿均治愈并出院。结论以常规性护理为基础,采取用药护理皮肤护理等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梅毒 临床护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的MRI表现WHO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的MRI表现,评价MRI在区分WHO分型方面的价值,并进一步对比胸腺瘤低度恶性(A-B1)高度恶性(B2/B3)的MRI表现的差异。结果63例胸腺瘤中A型7例,AB型27例,B1型7例,B2型13例,B3型(包括B2/B3和B2+B3型)共9例;血管受侵的共10例,心包受累的共20例,肺受累的共4例,心包积液2例,淋巴结增大的有4例.其中低度恶性高度恶性胸腺瘤对比有意义的是低度恶性胸腺瘤的平均横径为3.3(2~7.9),高度恶性胸腺瘤的平均横径约2.7(0.8~6.1);而高度恶性胸腺瘤的周围组织更易受累(血管受累P=0.0317,心包受累P=0.04592,肺受累P=0.2318),边界多不清楚(P=0.04171);低度恶性胸腺瘤多数表现为类圆形、边界较清。结论低度恶性胸腺瘤多数为类圆形,边界较清;而高度恶性胸腺瘤更具有侵袭性,周围血管、心包多受累;除此之外,高度恶性胸腺瘤形态多不规则。

  • 标签: 恶性胸腺瘤 WHO分型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药品说明书对于儿童用药信息的标注情况,了解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风险。方法收集分析我院520份常见的儿童常用药说明书,调查分析儿童用药的标注情况。结果520份药品说明书中标注具体用法用量的为350份,占比67.3%;标注禁用或慎用的为78份,占比为15.0%;标注尚不明确的为50份,占比为9.62%;三项均未标注的为42份,占比为8.08%。结论药品说明书中关于儿童用药信息依然存在缺失问题,阻碍了临床安全用药,相关药品监督部门应强化管理,完善用药信息。

  • 标签: 药品说明书 儿童用药 信息标注 儿童用药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位小切口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价值进行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64例,按照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低位小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总出血量(28.2±3.5)mL、手术时长(49.6±6.9)min、术后引流量(19.8±7.6)mL、手术切口长度(2.1±0.8)cm和疼痛评分(4.5±0.2)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的手术总出血量(87.1±4.5)mL、手术时长(78.6±4.2)min、术后引流量(35.5±7.3)mL、手术切口长度(5.4±0.9)cm和疼痛评分(6.8±1.2)分来说优势显著(P<0.05)。结论使用低位小切口对患者进行甲状腺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 标签: 低位小切口 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良性结节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椎及骨关节结核患者采用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价值并总结CT表现。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后证实为脊椎或骨关节结核的患者46例,根据治疗前检查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23例。对照组治疗前接受常规X线检查;研究组治疗前接受CT检查。比较两组误诊和漏诊情况、治疗前发现例数治疗后证实例数的符合率、检查操作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治疗前发现例数治疗后证实例数的符合率达到91.3%,高于对照组的65.2%;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误诊1例,少于对照组的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充分把握脊椎和骨关节结核的CT表现,可以使疾病诊断准确率提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误诊和漏诊。

  • 标签: 脊椎 骨关节 CT 结核 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诊中骨关节创伤出现漏诊的原因,探讨防止漏诊的方法。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急诊中出现骨关节创伤漏诊情况的61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急诊工作中出现骨关节创伤漏诊的原因中,病患不配合、创伤复杂的病患方面因素分别为8例(13.11%)、15例(24.59%),而体格检查不细致、医生经验不足、影像学检查失误、病史采集不全的医生方面因素分别占12例(19.67%)、8例(13.11%)、6例(9.84%)、4例(6.56%),合并多种因素者8例(13.11%)。结论在基层医院急诊中导致骨关节创伤漏诊的原因较多,主要有病患和医生两方面的原因,其中医生方面因素较多,在临床中需提高认识重视度,提升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基层医院 急诊 骨与关节创伤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9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100例采用改良根治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50例采用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预后所需时间及术后第三天伤口渗出液引流量,记录患者的复发率及3年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预后所需时间及术后第三天伤口渗出液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及3年存活率分别为4.0%及94.0%,对照组分别为5%及9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手术时间预后所需时间及术后第三天伤口渗出液引流量减少,且复发率无明显增加,3年存活率无明显降低,说明此种治疗方式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预后所需时间 术后第三天伤口渗出液引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保乳术后使用TA方案TC方案实施辅助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2年4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选择采用TA方案实施辅助化疗的50例患者作为TA组,将使用TC方案实施辅助化疗的50例患者作为TC组,对所有入选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同侧乳房肿瘤远处转移率、复发率以及两年内生存率。结果TC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TA组、TC组的同侧乳房肿瘤远处转移率、复发率低于TA组,TC组的两年内无病生存率低于TA组,但两组各指标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口腔溃疡发生率均低于TA组,化疗后的白细胞数量高于TA组,各指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A方案TC方案作为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TC方案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可将TC方案作为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化疗的首选方案。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辅助化疗 TA方案 TC方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静脉和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吸入麻醉,观察组给予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静脉麻醉,患者术后睁眼时间较短,且对其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可作为临床首选麻醉方式。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静脉 吸入 麻醉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BL教学模式在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实习的66名产科临床实习学生基础资料后开展此次研究,依照双盲均等分配模式设定研究对象均为33名的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使用传统的演讲式教学法(LBL),研究组使用“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TBL),统计两组学习和理论考试成绩等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实习生学习评分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带教医生教学满意度93.94%明显优于参照组的45.45%(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TBL教学模式可以让实习学生们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到产科临床知识,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汲取他人先进的实践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TBL教学模式 产科临床 实习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Mini-CEX在血液内科规培医师轮转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进行规培轮转的202名规培医师为研究对象,坚持随机平均分配原则,随机将101名规培医师分配至实验组,101名规培医师分配至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实验组于制定Mini-CEX评估量表后开展培训教学。对比两组带教效果,包括血液内科临床理论知识、骨髓穿刺术和Mini-CEX三个方面。结果实验组规培医师血液内科临床理论知识、骨髓穿刺术和Mini-CEX各指标结果均较理想,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CEX评估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血液内科轮转规培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Mini-CEX 血液内科 规培医师 临床综合能力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具体分析于行输血检验过程中如何开展质量控制,并对安全性输血问题加以讨论。方法通过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行输血检验的病患300人进行分析。对病患予以随机分组,形成观察组对照组。对输血检验病患行血液标本搜集,实施输血检验。观察组病患通过输血检验方式,对实际结果予以质量控制。结果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输血安全事件出现的几率为5.33%,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33.33%。结论开展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对检验结果具有积极影响。另外加强质量控制也可提升输血安全性。

  • 标签: 血型实验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居民医疗意识显著提高,其对临床手术的接受程度也相应的提高,使得医院手术数量明显增加,手术器械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加,如何保证手术室器械处理中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效果成为了临床中十分关注的问题。

  • 标签: 手术室器械 消毒供应室 一体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住院的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真菌、病毒及原虫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住院的50例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相关标本。采用Vitek2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真菌进行鉴定或药敏试验,ELISA法测定病毒及原虫的血清抗体IgG及IgM。结果50例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真菌感染共25株,以新生隐球菌居多,共15株(占65%)。新生隐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率为100%。HIV患者感染单纯疱疹病毒2型IgG阳性率为40%、感染巨细胞病毒IgG阳性率为100%、感染弓形虫IgG阳性率为20%。结论(1)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真菌感染率较高,其中主要病原为新生隐球菌、马尔尼菲青霉菌、白假丝酵母。(2)HIV患者感染单纯疱疹病毒2型、巨细胞病毒及弓形虫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3)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提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可以进行常规抗真菌药物治疗。

  • 标签: 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 真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开放手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经我院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并留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不同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组80例采取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80例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常规组好,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常规组的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微创手术,能够极大的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 乳腺良性肿瘤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肠炎应用头孢克肟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肠炎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克肟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小儿肠炎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治疗有效率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肠炎应用头孢克肟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头孢克肟 阿奇霉素 小儿肠炎 症状缓解时间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加尾帽钢板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儿童股骨干骨折病人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弹性髓内钉加尾帽)对照组(钢板固定),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临床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加尾帽固定钢板固定均为儿童股骨骨折治疗有效办法,但弹性髓内钉加尾帽内固定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儿童股骨干骨折 弹性髓内钉加尾帽 钢板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接受CT增强扫描时采用Y型留置针留置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54例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接受Y型留置针留置联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普通针留置。对比穿刺基本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血液回流污染率、针刺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CT增强扫描时采用Y型留置针留置效果较为理想,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大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CT增强扫描 Y型留置针 普通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