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对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0
/ 2

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对照分析

潘勇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中心卫生院湖北鄂州436053)

【摘要】目的:对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价值进行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64例,按照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低位小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总出血量(28.2±3.5)mL、手术时长(49.6±6.9)min、术后引流量(19.8±7.6)mL、手术切口长度(2.1±0.8)cm和疼痛评分(4.5±0.2)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的手术总出血量(87.1±4.5)mL、手术时长(78.6±4.2)min、术后引流量(35.5±7.3)mL、手术切口长度(5.4±0.9)cm和疼痛评分(6.8±1.2)分来说优势显著(P<0.05)。结论:使用低位小切口对患者进行甲状腺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关键词】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良性结节;对照分析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3-0050-01

甲状腺是人体的一种内分泌器官,位于颈部,属于非常重要的腺体。近几年来,甲状腺疾病患者逐年递增,目前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人体甲状腺周围的结构十分复杂,存在较多的神经血管,手术中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据此,将本院6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分别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和低位小切口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64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纳入本次医学研究,收治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32例)年龄最小29最大53岁,平均(42.6±4.3)岁;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病程1~10年,平均(4.50±1.61)年;对照组(n=32例)患者年龄最小31最大52岁,平均(43.5±4.1)岁;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病程0.9~12年,平均(4.80±1.59)年。一般资料比较后,两组患者之间具有研究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仰卧体位。使用气管插管进行麻醉,在麻醉之后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并且协助患者将头部后仰垫高患者的肩部。此种位置能够将患者的颈部及甲状腺充分暴露出来。切口位置位于患者胸骨切迹上方大约六厘米处,从颈白线纵行切开,将一侧的肌肉切开之后,肿块就能够充分的暴露。在手术过程当中根据甲状腺结节大小、位置以及特点进行具体的手术操作,可能涉及到甲状腺的中静脉、上下极血管的切断,并且会使用蚊式钳进行甲状腺结节的逐步钳夹和切除。手术完成之后立即止血缝合,并且实施抗生素治疗,起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低位小切口手术为实验组患者。采用插管全麻对患者完成麻醉,完全麻醉后,在患者颈前中间胸骨上方1.5cm处展开切口长度约为3cm~4cm手术切口,随后依次将患者的皮肤和颈阔肌切开,将其皮瓣分离,打开颈白线,对腺叶前外侧进行分离,对甲状腺下极完成游离操作,同时对甲状腺下动脉进行结扎,喉返神经到达患者喉部时,对腺叶后侧进行分离,在腺叶活动后,对甲状腺上极进行解剖,使用电凝止血,手术完成后止血缝合,并且使用抗生素,预防创口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其中包括手术总出血量、手术时长、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疼痛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软件22.0版本,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患者的手术情况采用x-±s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总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和疼痛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来说优势显著(P<0.05),见表。

表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x-±s)

3.讨论

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得到了增强,医疗诊断技术不断的提升,现阶段,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手段为手术治疗,但传统手术术后的并发症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通过不断的改进,不但满足了患者在术后对形象的要求,治疗效果也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2]。低位小切口治疗甲状腺具有安全性高、手术创口小、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外形影响小等特点[3]。

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总出血量(28.2±3.5)mL、手术时长(49.6±6.9)min、术后引流量(19.8±7.6)mL、手术切口长度(2.1±0.8)cm和疼痛评分(4.5±0.2)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的手术总出血量(87.1±4.5)mL、手术时长(78.6±4.2)min、术后引流量(35.5±7.3)mL、手术切口长度(5.4±0.9)cm和疼痛评分(6.8±1.2)分来说优势显著(P<0.05)。主要是因为低位小切口手术对患者的身体造成的创伤较小,满足患者术后对外观的要求,术后恢复时间短,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手术的过程中简便,进而减低了对患者的损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锁骨下切口手术对治疗甲状腺来说效果更好,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太冉,李秀芬,鲁蓓,等.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对比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173-175.

[2]王新征,侯永强,王明军,等.改良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术式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疗效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v.15;No.84(4):43-46.

[3]王玲,王勇.锁骨下切口与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03):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