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采取滋肾解郁宁方加减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纳入的7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研究组采取艾司唑仑+滋肾解郁宁方加减,对照组采取艾司唑仑,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及PSQ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采取滋肾解郁宁方效果明显,快速缓解相关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性激素水平恢复。

  • 标签: 围绝经期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麝香保丸联合地高辛、安体舒通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即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长规治疗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地高辛0.125mg,每日一次,安体舒通20mg,每日一次,联合麝香保丸每次2粒,每日三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六分钟步行实验、评论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均较之前有明显提高,其提高值较联合治疗组更显著。结论麝香保丸、地高辛、安体舒通长期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慢性心衰远期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地高辛 安体舒通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速宁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11例阵发性房颤发作≥2次/月的患者随机、双盲地分成心速宁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速宁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速宁胶囊4粒,每日3次。疗程为3月。结果两组在一般情况方面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房颤发作频率29.3±3.4次/月与治疗前32.9±5.2次/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速宁组患者治疗后24.9±3.2次/月与治疗前31.1±3.3次/月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速宁组2例,对照组8例。结论速宁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心房颤动,阵发性 心速宁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麝香保丸和曲美他嗪联合应用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82例)予麝香保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81例)单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症状改善率、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症状改善率及心电图改善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麝香保丸与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及心肌缺血,疗效确切,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曲美他嗪 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丸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麝香保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结果治疗组治疗心绞痛的总有效率(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85%),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丸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表现为下壁、前壁导联ST段同时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和冠脉造影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的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梗死相关血管的不同,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的特征。结果60例患者中,21例患者IRA为左前降支(LAD),占总数的35%,35例患者IRA为右冠状动脉(RCA)其中23例发生在RCA近段(67%);C组为RCA和LAD同时闭塞,仅1例,D组RCA慢性闭塞。其中,右冠状动脉闭塞者,闭塞部位多为右冠状动脉近段,ST段抬高幅度在Ⅲ导联>II导联,在V1导联>V3导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者,闭塞部位多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远段,ST段抬高幅度在V3导联>V1导联。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电图 冠脉造影 梗死相关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80例急性梗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分成溶栓组和未溶栓组,溶栓组分为A、B组,A组溶栓距发病6小时内,B组为7-12小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溶栓对AMI的治疗效果。结果溶栓组患者的冠脉造影再通率77.78%(70/90)高于非溶栓组

  • 标签: 心肌梗塞 溶栓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行整体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整体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有利于减少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宫颈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等级责任制、专职化急救护理体系模式在急救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采取等级责任制、专职化急救护理体系运作模式为研究组,2011年2月-2012年2月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急救准备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各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等级责任制、专职化急救护理体系运作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等级责任制 专职化急救 护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适应现有责任包干模式的护士晨会交接班模式。方法将改革前的一个月即2011年6月,与改革后的一个月即2011年9月分别从交接班质量、责任护士对包干病人的诊疗护理信息掌握程度、每次交接班所花的时间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改革后的护士晨间交接班质量及责任护士对包干病人的诊疗信息掌握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交接班所花的时间基本一致。结论改革后的护士晨间交接班模式更加适应现有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 标签: 责任包干 护士 交接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责任制分层级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0月的76例儿科病房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责任制分层级护理模式组开展责任制分层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水平;平均住院时间、知识掌握度;护理前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护理缺陷。结果责任制分层级护理模式组满意水平、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平均住院时间、知识掌握度、护理缺陷对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科病房患者实施责任制分层级护理模式效果确切。

  • 标签: 责任制分层级 护理模式 儿科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地处海岛地区高亭镇的部分高血压居民实施持续性干预,提高渔农村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方法在所在辖区内随机选出3个社区内高血压患者257例,由社区责任医生组按照指南制订综合性管理干预措施,干预一年后比较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以及生活行为变化。结果纳入高血压管理的257例患者干预一年以后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分别提高至98.05%、98.44%、81.82%,高血压的分级发生了显著变化,血压控制正常人群构成比由原来的18.68%上升至33.46%,1级高血压构成比由33.85%上升至48.64%,2级高血压以及3级高血压构成比分别下降至10.51%和7.39%。患者的不良行为如不规则服药、饮酒、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比例也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的持续的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的控制率。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药物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责任制带教,全面深化优质护理,提高科室满意度。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于本科进行实习的36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组)18名和观察组(责任制带教组)18名,后将两组学生带教前后的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实践操作及实习积极性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实际操作及学习积极性均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责任制带教可提高在普外科优质示范病房中的实习积极性,综合

  • 标签: 责任制带教 示范病房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将受试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患者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医嘱遵从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有助于肺结核患者病情控制,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促进肺结核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肺结核 病情康复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团队责任制合同管理高血压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社区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3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家庭提生团队责任制合同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结果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方面,干预前参照组和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要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疾病的管理中,实施家庭医生团队责任制合同管理模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医生团队 责任制合同管理 高血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产妇应用责任助产联合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痛分娩产妇10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n=50)与应用责任助产联合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n=50),比较两组总产程用时、疼痛程度、平均出血量、自然分娩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总产程用时、疼痛评分、平均出血量经计算和评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无痛分娩产妇,责任助产联合整体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可缩短产程,降低疼痛程度,减少产时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规避新生儿窒息事件,具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无痛分娩护理 责任助产 整体护理模式 总产程用时 疼痛评分 平均出血量
  • 简介:摘要中国是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近年来乳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成为城市中死亡率增长最快的癌症,发病年龄也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乳腺癌患者一旦被确诊为乳腺癌后,往往会出现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剧变,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继而对治疗的疗效产生以焦虑和抑郁为特征的情感上的紊乱,因此乳腺癌已经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做好乳腺癌患者护理,这对战胜疾病,早日康复,重新找回自我是十分有益的。责任制护理是一种临床护理制度,其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即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由专人负责全面计划和实施护理。

  • 标签: ?乳腺癌 责任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责任助产护理对初产妇方式及产程进展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4例初产妇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服务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助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综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方式及产程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对于初产妇者在过程中实施责任助产护理效果显著,且对于保证母婴安全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责任制助产 护理 初产妇方式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责任制全程陪护助产法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住我院待产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责任助产士全程陪护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的SAS评分、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产程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士责任制陪护能明显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焦虑、紧张情绪,利于产妇自然分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分娩效果 责任陪护 自然分娩 助产陪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诊观察室中应用责任分层管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急诊观察室116例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责任制分层管理的则为观察组,统计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护患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下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急诊观察室中应用责任制分层管理,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重视。

  • 标签: 急诊观察室 责任制分层管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