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科内科门诊实施责任包干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在旧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内科门诊护士进行责任包干,对专家门诊实行“专人专诊”,由护士长每日检查环境卫生、诊室管理、健康教育、护理安全、服务态度等方面,比较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儿内科专家门诊实施责任包干管理后,门诊就医环境大有好转,护理质量显著提升。结论实施责任包干管理,能有效提高儿科门诊护士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从而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科门诊 责任制包干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与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所取得成效。方法选取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前后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各900例,比较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与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 患者满意度 护理质量合格率
  • 简介:摘要:当前深圳区域安全管理形势严峻,某局下发【2022】39号函《关于强化深圳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为扭转当前不利的形势,提升深圳区域所有局属项目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平衡运营、高质量发展;决定在深圳地区落实责任包干式安全管理、专业施工统筹管理、安全生产重点关注项目负责制等一系列举措。基于此背景,文章就结合金蝶软件园项目,探讨建筑施工工程责任包干式安全管理模式。

  • 标签: 建筑施工 责任包干式 安全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责任包干制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创新实施“三级责任包干制暨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责任包干制护理管理模式。蛄果:在实施责任包干制后病区护理质量和患儿及家长满意度上都有显著提高(均P〈O.05),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自信心。结论:实施责任包干制有效强化了基础护理,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减少了护患纠纷,展现了现代护士的人生价值。

  • 标签: 分层管理 责任包干制 护理 患儿 家长
  • 简介: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对降低病房噪音的效果。方法2010年7月1日—12月31日我们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采用北京产M251122分贝仪对呼吸病房的各种嗓音进行测量,包括呼吸铃、大声说话声、关门声和治疗车轮声等,并与前6个月进行比较。结果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后,呼叫铃频次从250次/d下降到28次/d;大声说话声从25次/d下降到3次/d;关门声从102次/d下降到55次/d;治疗车轮声从20次/d下降到6次/d。从患者认为病房噪音的主要来源来看,呼叫铃声从95.4%下降到21.2%,大声说话声从85.8%下降到25.6%,关门声从82.2%下降到23.2%,治疗车轮声从78.2%下降到19.1%。结论通过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有效降低了病区内的各种噪音,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

  • 标签: 噪音 责任包干制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行责任包干制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施与成效方法将病房40床位分为2组,每组包干20张床位,由1名护理组长及4名责任护士负责组内所管病人的全部护理工作,病人出院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病人对护士工作进行总体评价。结果实施活动后,责任护士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较实施前满意,患者的满意度由93%上升到100%。无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对病人实施责任护士包干制,提升护士整体素质,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责任包干制 创优 成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分管病人责任包干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20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入院宣教.疾病宣教.问题解决.基础护理.出院宣教主管护士评价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名患者有自己的主管护士,主管护士对分管病人责任包干,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减少了医患纠纷,有利于患者康复,体现了护士的价值。

  • 标签: 护士 病人 责任制 护患关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改革管理模式,实现人力、物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的内涵质量。方法实行手术室护理责任包干制。根据护理人员能力、资历、专业特长等进行分组,确定各组及组内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对各项工作进行整合分工,责任到人,包括手术病人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随访及所辖手术间的仪器、设备、物品、药品等维护和管理。结果通过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和管理,成效显著,病人、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管理 责任包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包干护理制在消化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12月将科室42张床分为两大组,4小组,每小组10张床位,由1个医生2个责任护士包干,每名责任护士分管5张床位;2小组为1大组,设责任组长1名、责任护士4名、辅助护士1名;根据护士的职称和实际工作能力,将其分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3个层级管理;实施分床管理责任包干床边工作制,并将结果与2010年1月至6月采用连续性排班及层级管理护理工作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责任包干护理制后与实施前的连续性排班及层级管理护理工作制比较,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落实良好率等指标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责任包干护理制,提高了管床护士的责任感,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落实床边工作制,加强了护患沟通,增加了护患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基础护理及危重患者护理措施落实明显提高。

  • 标签: 消化内科责任包干床边工作优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在妇科病房中应用到责任小组包干制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5.6-2016.6月份收治到的104例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平均的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到了较为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到责任小组包干制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了这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通过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适应现有责任包干模式的护士晨会交接班模式。方法将改革前的一个月即2011年6月,与改革后的一个月即2011年9月分别从交接班质量、责任护士对包干病人的诊疗护理信息掌握程度、每次交接班所花的时间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改革后的护士晨间交接班质量及责任护士对包干病人的诊疗信息掌握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交接班所花的时间基本一致。结论改革后的护士晨间交接班模式更加适应现有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 标签: 责任包干 护士 交接班模式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病人病情危急,患者的护理任务繁重,护士的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不当常有并发症发生,为使护理质量提高,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使患者生存质量提高,通过实践证明该制度实施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护士自信心增强和护患关系良好,激发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又增强了团结合作意识,患者满意度100%。1现本文报告如下。

  • 标签: 包干责任制 护理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制在眼科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病区分为两组,每组一个责任组长、两个责任护士,平均每人分管8个床位。负责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及护理记录书写等各项护理任务。结果该模式实施后,病区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提高;患者心理紧张焦虑程度、陪护率大幅度下降。结论责任包干制的实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护士群体的素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进了临床护理效果,和谐了医护、护患关系。

  • 标签: 责任包干制 护理模式 责任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实行责任包干制度对重症监护室护士的作用。方法:依据医院目前的人员状况,划分4个科室,采取连续轮值制,每科室配备1名专职护理人员负责10名左右患者,对负责的患者进行护理记录书写、出院护理、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前的护理效果。结果:实行“责任包干”护理模式后,护理措施的执行、治疗的及时性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改善,相比实施前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 标签: 护理模式 责任包干制 病人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落实基础护理,为病人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方法将我科护士按照层级分为3个组,每人具体分管3-5名病人,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结果在实施责任包干制后病区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上都有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实施责任包干制有效强化了基础护理,减轻了患者负担,减少了护患纠纷,使护士与患者之间关系融洽。

  • 标签: 层级管理 责任包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工作制在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方式。方法收集100例我院收治的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静脉输液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实际的输液护理过程中使用责任包干工作制的方法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8%,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88%,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际的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使用责任包干工作制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一针穿刺成功率,效果明显较高,在临床进行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责任包干工作制 静脉输液护理 质量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