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音乐干预对闭性青光眼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闭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患者术前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术前给予使用随身听,为患者播放音乐,持续至术后1~2h停止,对照组除手术期不听音乐外,其余方法与实验组相同;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音乐干预可减轻患者术中的紧张情绪,对稳定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作用明显,减少术中疼痛的程度,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

  • 标签: 音乐疗法 闭角型青光眼 血压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闭型青光眼患者中选取86例进行研究,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予以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矫正视力、前房深度都有明显提高,眼压在治疗后显著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均未出现视网膜脱落的情况。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型青光眼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缓解眼部压力,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疗效显著,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术后1周测量两组患者眼压情况,术后3个月统计两组眼压恢复正常的人数。结果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平均眼压值差异显著;术后3个月观察组恢复正常的患者占96%。对照组占70%,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眼压恢复几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 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内切口内窥镜直视下下颌缩小整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25例行口内切口内窥镜直视下下颌缩小整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12个月,仅2例患者发生张口受限现象,且2例患者均在术后5-6个月完全恢复;本组125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对整形效果不满意,术后6个月给予其A型肉毒素咬肌部注射后达满意状态。结论口内切口内窥镜直视下下颌缩小整形术具有较高的疗效,且安全性高,临床价值较高,应推广应用。

  • 标签: 口内切口 内窥镜 下颌角缩小整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于闭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2013年,我院闭型青光眼患者患者50例,分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他们进行治疗,然后在术后6月至2年的时间内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平均眼压为12.3±3.2mmHg,比患者接受手术前平均眼压(21.1±3.2mmHg)明显降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5±0.1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2±0.1)有明显提高,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58±0.32)mm增加到术后(2.32±0.25)mm,两者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闭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闭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护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诊治的80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护理结束后将两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两组的分析比较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焦虑、紧张情绪的发生率要小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闭型青光眼的治疗中,采用心理护理要比进行常规护理的效果好,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牛磺酸对成年雄性大鼠脊髓胶状质(substantiagelatinosa,SG;laminaIIofRexed)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乌拉坦(1.5g/kg,腹腔注射)向成熟雄性Wistar大鼠(6~7周)施以全身麻醉,随后行腰骶部椎板切除术。取出腰骶部的脊髓(L1-S3),利用振动微切片机切取500-600μm厚度的脊髓切片,放置于标本记录槽内的尼龙网托上。然后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SG神经元的生物电信号。用不同浓度牛磺酸、荷包牡丹碱以及士的宁等溶液灌注记录槽。结果牛磺酸在作用于SG神经元甘氨酸受体所引起的效应远大于甘氨酸本研究中当牛磺酸和甘氨酸应用浓度相同时,牛磺酸的诱发电流振幅(ITau)都比甘氨酸的诱发电流(IGly)振幅大。牛磺酸所引起的电流可能与氯离子的电导率增加有关。牛磺酸在0.3mM时可以激活甘氨酸受体,在3mM时不仅激活甘氨酸受体并且激活γ氨基丁酸A(GABAARS)受体。结论牛磺酸在SG神经元中可能扮演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或调节器,并且可能具有镇痛作用。

  • 标签: &gamma -氨基丁酸A受体 氯离子电流 甘氨酸受体 胶状质 牛磺酸 全细胞膜片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采用SAS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急性闭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闭角型 青光眼 心理护理 SAS评分
  • 简介:摘要桥小脑(cerebellopontineangle,CPA)位置深在,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丰富,传统神经外科手术风险大,且并发症较多。随着微创手术理论的提出,及神经内镜与颅底神经外科的发展,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应用于CPA手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桥小脑区解剖、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在桥小脑区的临床应用及展望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内镜辅助手术 桥小脑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吊与气腹腹腔镜对于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悬吊腹腔镜,对照组采用气腹腹腔镜,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气腹腹腔镜相比,悬吊法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悬吊法 气腹法 腹腔镜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一次和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12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根管治疗,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一次根管治疗组(观察组)和多次根管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2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0%,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7%,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根管治疗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多次根管治疗术,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根管治疗 一次法 多次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超声检查和CT检查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和CT检查两种方式检查患者病情,根据临床检查的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结果结果显示,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92.8%)明显高于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CT检查,超声检查在诊断妇产科急腹症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妇产科急腹症 超声检查法 CT检查法 诊断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和酶联免疫(ELISA)对艾滋病抗体情况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价值。方法2017—2018年在我院进行HIV抗原抗体筛查的人员,包括有创性诊疗操作前、输血前、孕产妇、门诊、体检等自愿筛查的288名艾滋病高危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查。结果CLIA检测阳性率为95.83%,ELISA检测阳性率为89.93%,两组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CLIA检测阳性率高于ELISA,但两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临床中可以将两种方法进行结合检测。

  • 标签: 化学分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法 艾滋病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运用酶联免疫与胶体金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各自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日~2015年9月31日采集的1791份血样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酶联免疫与胶体金对这些标本实施了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最后将两种检测方法其特点以及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运用酶联免疫检测结果为呈阳性的血样标本有166份,占总样本数的9.27%。运用胶体金检测结果为呈阳性的血样标本有159份,占总样本数的8.88%。经统计学分析,对于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运用酶联免疫明显敏感性高于胶体金。结论根据两检测结果,在进行现场初筛的场合建议使用胶体金;在医疗机构中,应选择敏感度较高的酶联免疫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筛选实验。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者,进行联合用药,对其治疗疗效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者17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每日2次,治疗时间为45-90d;进行那素达滴眼液治疗,每日3次,治疗时间1个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的3天、1周、2周、4周、8周、12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患者进行联合用药的1周后,患者中77.9%的结膜充血症状已经消失了,2周后患者中79.8%的眼睛流泪、瘙痒、灼烧的症状已经消失,12周后,患者总治愈率为98.7%。结论对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者,将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和那素达滴眼液联合应用,对患者的症状有明显改善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症和体征。

  • 标签: 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 那素达滴眼液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头中医治疗慢性闭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医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D均值和眼内压均值有限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慢性比较性青光眼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神经损伤。

  • 标签: 中医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有效性
  • 简介:摘要原发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其会对患者的视力水平以及眼部健康造成影响,加强其有效治疗十分必要。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但是不同的手术方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采取合理手术为原发性闭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治疗,已经是相关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 白内障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