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妇科宫外孕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宫外孕采用腹腔镜手术103例的治疗效果。结果103例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术中出血平均20ml(10~50ml),手术时间平均为47min(30~80min),103例患者中无1例行第2次手术,月经于术后1~3个月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宫外孕手术治疗中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微创 腹腔镜 宫外孕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齿槽外科中GBR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将40例在我院齿槽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20例通过常规方法展开治疗为一般组,20例通过GBR技术展开治疗为GBR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经1年随访,GBR组平均骨高度、平均骨宽度、平均骨密度、新骨占面、粘膜面积变化均显著较一般组高,P<0.05;治疗后GBR组语言功能评分是(12.3±2.6)分,咀嚼功能评分是(10.3±1.1)分,美观度是(90.3±3.4)分,分别与一般组的语言功能(8.2±2.0)分、咀嚼功能(7.3±1.4)分、美观度(70.2±4.8)分对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牙槽外科中,GBR技术有较大应用价值,可促进患者语言、咀嚼功能、美观度的提升。

  • 标签: 齿槽外科 GBR技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医院气体钢瓶的管理是医院信息化系统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医用气体钢瓶的使用及其管理现状,探索采用物联网RFID技术规范医用气体钢瓶的管理,具体包括气体钢瓶的入库保存、领用、使用及废弃回收管理等。通过对医院气体钢瓶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为医院的安全发展和管理体系的风险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医用气体钢瓶 RFID技术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年7月—2018年7在科室接受输血治疗的68例患者,根据具体输血情况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常规输血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治疗,观察组滤除白细胞输血,比较不同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2.70%,对照组为29.03%,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输血治疗中采取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可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输血治疗 输血技术 滤除白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工作中常见的几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部各科室所出现的病理技术工作问题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各类病理技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质量控制的实施要点展开详细统计。结果100例病理技术问题当中,13例问题存在于申请单与病理标本的接收方面,所占比例为13.00%;61例问题存在于切片处理方面,所占比例为61.00%;26例问题存在于HE染色不当方面,所占比例为26.00%。切片处理方面存在的病理技术问题明显高于其他各项,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进一步提高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工作水平,需要针对以上各项问题,做好包括完善制度、规范切片流程、控制试剂处理程序、完善HE染色在内的各项针对性质量控制工作,从而为医院的建设以及科室的发展发挥重要意义与价值。

  • 标签: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问题 分析
  • 简介:摘要作为中医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其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刻板,利用图像、音频以及视频等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将中医医学中的概念、知识以及病例等转化为具象化的信息进行呈现,以良好的交互式教学体验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本文从目前我国中医教学的现状入手,通过对中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多媒体技术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促进我国中医教学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中医教学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笑气镇静技术在儿童患者龋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不能配合治疗的儿童龋龋病患者59例,采用笑气镇静技术配合龋病的治疗。结果笑气镇静技术能降低儿童恐惧,从而提高儿童龋齿的治疗效果和效率。

  • 标签: 笑气镇静技术 儿童 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助产技术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低危产妇。对比实验组无创法和对照组传统法对分娩效果的影响。无创法本院于2013年7月引进国际无创分娩助产技术,对助产士进行该技能的逐一培训指导。在2014年本院产房全面开展无创助产技术,实行不用手扶持会阴接产,严格限制会阴切开,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自然分娩的3967例产妇进行了无创接生。传统法在未开展无创接生的2012年1月-2013年1月自然分娩的5583例产妇,则采用传统的方法保护会阴进行接生。结果采用传统法保护会阴进行接生的会阴侧切率平均为24.6%,采用无创法保护会阴进行接生的会阴侧切率仅为6.4%。结论两者比较,无创助产技术的开展明显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减少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减轻产妇分娩痛苦,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无创助产技术 会阴侧切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科研环境中的一个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多校区办学情况增加,通过对本校免疫学专业的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发现了毕业论文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积极性差、导致毕业论文总体质量下降,难以显现毕业设计对于提升学生自身能力、完善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本院多年负责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综合大实验的教学指导工作,也在毕业生的毕业实习环节上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和科研经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胸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胸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获得病历718例。结果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在我医院住院的所有胸外科术后的患者718人为调查对象,发生手术后感染30例,感染率为4.18%。在我院胸外科术后并发感染呼吸道系统疾病占36.67%、消化道系统疾病占30.00%、泌尿道系统疾病占23.33%、其它系统疾病等占10%。胸外科院内感染影响因素是胸外科护理技术、感染并发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胸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关系密切,规范各项相关护理操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胸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胸外科 院内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CE-MRA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患者135例,均行颅脑3DCE-MRA检查和TOF-MR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和疾病诊断准确性。结果3DCE-MRA检查的图像优良率(99.3%)明显高于TOF-MRA检查(89.6%),3DCE-MRA检查的疾病诊断准确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9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3DCE-MRA检查的图像质量清晰,可为疾病诊断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具有高度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颅脑CE-MRA成像技术 TOF-MRA检查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新上岗助产士及医生的会阴缝合水平。方法应用牛舌模拟会阴缝合技术的培训演练。结果新上岗助产士及医生的会阴缝合技术明显提高。结论增加了产妇的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

  • 标签: 牛舌 会阴缝合 培训 助产士 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原修复方法在石蜡包埋组织免疫荧光染色中的应用。方法石蜡切片经0.2%TritonX-100和0.5%TritonX-100梯度去垢剂(细胞表面活化剂)处理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定位明确,无扩散效应和非特异性着色。其染色强度接近石蜡包埋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结论低浓度梯度去垢剂TritonX-100进行抗原修复,技术方法简单可行。

  • 标签: 免疫荧光 染色抗原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珍珠降压胶囊进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技术,并增加组方中天麻和槐米的的薄层鉴别。结果增加组方中天麻及槐米的薄层鉴别,具有专属性。结论珍珠降压胶囊在原来以黄芩苷为组方质量鉴定的基础上,增加组方中天麻素、芦丁的成分鉴定,提高了对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 标签: 珍珠降压胶囊 质量标准 薄层鉴别 高效液相
  • 简介:摘要目的对CBCT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需接受正畸治疗合并埋伏阻生牙患者78例,在术前对其分别行普通X线片和CBCT检查,对X线片、CBCT以及术中肉眼所见情况进行总结,对CBCT技术的指导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本组78例患者中上颔埋伏牙70例,共计99颗牙。经X线片与CBCT技术与术中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5.86%和100.00%,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BCT技术对可对埋伏阻生牙的三维图像进行直观反映,为临床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的诊断和矫正治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参考信息,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锥形束CT 口腔正畸 埋伏阻生牙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颈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所收治的10例诊治为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而观察组均采用椎间孔镜进行手术治疗并实施系统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系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 系统化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相关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结果院内感染影响因素是护理技术、感染并发部位、治疗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关系密切,规范各项相关护理操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院内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