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关中胜迹志》30卷,清毕沅撰。毕沅字缜蘅,一字秋帆,江南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清史稿》卷三三二有传。据本传载,毕沅为乾隆十八年举人,二十五年又为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乾隆三十一年。授甘肃巩秦阶道,调安肃道,寻擢陕西按察使。后任陕西布政使。“师征金川,遣沅督饷,军无馈,授巡抚。”毕沅在任,赈济灾民,募民垦荒,兴修水利,关注教育,“置姬氏《五经》博士,奉祀文、武、成、康四王及周公陵墓。修华岳庙暨汉、唐以来名迹。收碑碣储学宫。”乾隆四十四年丁母忧去官。次年复任。毕沅先后在陕主政十年。乾隆五十年,调河南巡抚,次年授湖广总督。嘉庆二年卒,赠太子太保。

  • 标签: 关中 汉唐 校点本 文献 史迹
  • 简介:宋代以来的禅宗史书皆将惠能门下的南狱怀让(677-744)——马祖道-(709-788)和青原行思(?-740)——石头希查(700-790)分列为禅宗南宗的两大系,前者衍生出沩仰、临济二宗,

  • 标签: 洪州系 石头系 禅宗 马祖道一 天皇 丹霞
  • 简介:本文使用GIS手段绘制了清代回族进士空间分布等级符号化地图和标准差椭圆地图,研究表明,通过合并多年的统计数据,生成一个较长时段内相时稳定的事件发生率,可以有效实现回族进士这种小概率历史人口事件空间可视化。杨大业先生考证的清代回族进士人数虽然与实际相差较多,但空间分布较均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 标签: 清代 回族进士 GIS 空间分布
  • 简介:广西的铜鼓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算起已经30多年,但是在万家坝等8型铜鼓中,比较明确矿料来源的只有北流型和灵山型,铸造地问题也是一直悬而未决。通过比对广西各类型铜鼓和铜、锡、铅矿点的分布范围,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高度对应:铜、锡、铅矿点的分布是影响铜鼓分布的重要因素,矿点开发的程度和年代早晚也间接影响到铜鼓类型的兴衰发展。这样的分布规律暗示着铜鼓应是在古人有目的地选择靠近矿点的地理位置后,就地或就近取材铸造。铜鼓从云南传入广西后,在广西被“本土化”,骆越、西瓯、僚、乌浒、俚等先民利用广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铜鼓文化。

  • 标签: 古代铜鼓 矿料来源 铸造地
  • 简介:歌楼舞榭也罢,金戈铁马也罢,只剩几处遗迹在夕阳残照里;雅士俗子也罢,英雄懦夫也罢,唯余几杯黄土任凭后人唏嘘。清明上河的胜景,横扫欧亚的雄风,公元10-14世纪的往事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这个时代的文学却以独特的姿态为当下的我们呈现着鲜活的宋、辽、金、回鹘、大理和元。一篇篇文学作品留存了真实的古人的性情和音容,而透过文学在多维的时空中壮阔延绵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千年以来泪泪流动的文化血脉。

  • 标签: 中国古典文学 生命体验 先生 杨义 14世纪 文学作品
  • 简介:DunhuangwasanimportanthubofcommunicationsontheSilkRoadinancientChina.Duringaverylongtime,theculturalexchangesbetweenthevariousethnicgroupsinthatlocationwerefrequentandconstant.ExceptthedocumentsinChinese,many

  • 标签: 比较研究 九宫算 纳西族 藏族 格图 十二支
  • 简介:<正>为配合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了国内外第一部完整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大型图片集,该书定名为《南京大屠杀证》。它通过820幅图片及5万余字的说明和考证文字,真实地再现了57年前侵华日军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全过程。《南京大屠杀证》于今年6月下旬由吉林人民出版�

  • 标签: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公开出版 南京大屠杀图
  • 简介:清代甲制的调整,从名称与性质上可以区分为“均”和“增”两种。现存都图文书《黟县花户晰户总簿录》与其他资料,展现了清代前期黟县“增”的时空进程及在这一过程中小姓、地方大族与官府之间的博弈。同时,黟县大量存在的寄庄户、佃户和邻县移民等人群,使得该县在户籍管理上区分为花户和晰户两种,部分晰户构成了嘉庆“增”的基础。通过对于黟县的个案分析,既体现了清代甲制调整在各地具体实施的复杂情况,也表明了将“”作为基层地籍与户籍管理节点的趋势和局限。

  • 标签: 黟县 图甲 增图 花户 晰户清代
  • 简介:近半个世纪以来,每天清晨,人们总会看到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在华中理工大学的林荫道间散步。他的步履那么稳健泰然,他的神情那么悠闲自在,他的慈眉善目间始终洋溢着一股舒坦的笑意,由不得你不多注视他几眼。然而,1999年5月12日之后,人们再也看不到这位老人了;因为就在这一天,这位老人平静地走完了自己的百年人生之路。他就是世纪同龄人———中国工程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华中理工大学的第一位民建会员赵学田教授。生有亡国之忧 投身五四运动湖北省巴东县的小镇楠木园,位于长江巫峡南岸,是为湖北长江第一镇。1900年9月24日,一个弱小的男婴在该镇一家殷实的赵姓店铺诞生了

  • 标签: 中国工程图学 学田 老教授 机械工人 创始人 机械设计
  • 简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的近现代,在人们常识所限定的国境线与区域界线之背后,每个地区均存在着超越这些界限而频繁移动的大规模的人群。通过移民,或诞生新的国家,或使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换言之,近现代实际上是由移民活动所引起的传统社会遭到破坏,新的区域秩序重新确立的时代。

  • 标签: 移民活动 蒙古社会 近现代 土默特 喀喇沁 海勒
  • 简介:本文从清前史的时限与学术定位、天命汗号之由来与大金汗国的国号、建州女真与完颜金同源等三个方面探讨清前史研究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而论证清前史实为建州女真发展史和大金汗国史的有机联系和组合,并从考证汗号、国号以及族源同源上探讨女真满洲本一家、大金国与大金汗国之内在联系性.

  • 标签: 清前史 大金汗国 天命金国汗 相同族源
  • 简介:在震撼世界的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前夕,由中共德阳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编纂的《“5·12”特大地震·德阳抗震救灾志》(以下简称《志》)于2009年5月6日出版。

  • 标签: 抗震救灾 德阳市 地震 出版 专志 市政府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党的十八大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 标签: 保护生态环境 危机治理 三江源区 绩效评估 风险识别 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