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一大家可能不直接地从事诗歌的研究和创作,但是诗歌文本,无论从写作的角度还是理解、批评、细读的角度,都是一个基本功。如果大家想把文学认认真真地做好,不仅仅作为一个学位、一份工作,而是想认真地从文学的角度理解文学是什么,理解你作为一个创作者和文学、和诗歌的基本关系,那么我想,只要你怀着这样的角度进入文学,就绝对绕不开诗歌。大家知道美国的“新批评”,还有其后的“新历史主义”等等,他们对诗歌文本的细读在历史上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催化、转折作用。

  • 标签: 诗歌文本 新历史主义 读法 写法 活法 创作者
  • 简介:贾平凹的短篇小说《美好的侏人》是纯正的寓言小说,而李锐的长篇小说则是带有寓言意味的小说;《美好的侏人》的寓言叙述意在建构寓言寓意,而《无风之树》的寓言叙述则起着解构寓言而直抵现实意义的作用。《美好的侏人》和《无风之树》在叙述结构具有同形性的情况下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美好的侏人》营构的寓意蕴含的是一个传统的避恶扬善的道德诫训,它的现实意义在于接受者对它的阐释。《无风之树》可以不用寓言叙述也能展现它的生活故事,表现出大致相同的意义,但它的艺术效果,尤其是在艺术创新方面,无疑不及现在这样。寓言叙述的虚构性、特异性显示了它的独特意义。《无风之树》用寓言叙述这种古老的叙述方式接通现实,在叙述中避开寓意的营构而直抵现实,并与反讽叙述合力,最终达到了消解极端化政治权力的目的。《无风之树》的叙述在艺术上有一个现代性的创新之处,那就是绝大多数出现在生活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都参与情节的第一人称叙事者,再加上一个实际上是以苦根儿的视角来观照生活的第三人称叙事者,一共是十三个叙事者。因此,《无风之树》的现实内容在现实和心理的层面均呈现出立体的状貌。寓言叙述的两种写法@王达敏

  • 标签: 叙述写法 寓言叙述
  • 简介:在《下阳村的毛家兄弟》这篇小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女作家对“三农”的真切关怀。读这篇小说有一种感觉:为改变贫困而专走捷径和邪路的毛高年、毛高寿兄弟始终得到作家的呵护.不断地为他们开道,为他们开脱。乡下人的日子,城市人的笔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小说里的毛高年、毛高寿两兄弟动脑筋、卖力气、买老婆,过上了比当“贫协主席”的爹要强的生活.而且是不等不靠挣来的.

  • 标签: “三农”题材 写法 女作家 城市人 小说 兄弟
  • 简介:走走: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艺术批评家,写一个长篇的念头是怎样产生的?吴亮:回答这个必然会被问到的问题让我踌躇不前,如果说得过于直截了当,就会损害这部意外之作完成后所产生的多重性,在人们看来,一个批评家写小说或许总是难以摆脱理性,风险也恰恰在于此地:诞生一个念头,这样的事情究竟是在哪一天发生的,我甚至想象过是否可以虚构好几个版本,但是重要的是,只有这个唯一的文本,

  • 标签: 小说写作 艺术批评家 下围棋 文学评论家 多重性 程德培
  • 简介:毋庸置疑,现实主义是当代中国文坛的主流,翻开一本本文学期刊,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无疑都是光芒四射的主角,各种权威选刊及年度选本也在不遗余力地为我们甄选着一篇篇着力于展现时代变迁与人物命运的现实主义力作,它们往往带着一种天然的严肃性,通篇叙述严谨,情节走向清晰,精准地表达着作者的创作主旨,在徐徐展开的故事卷轴之中,必然藏着那样一把锋利的刀子,意欲刺中某种现实之痛.但是,这种'图穷匕见'式的作品一篇一篇读下来却难免会令人有审美疲劳之感,况且这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跟风之作,不仅题材撞车、写法雷同,甚至连叙述情绪都是一样的,但它们却依然拥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和相当多的正面评价.在这种绝对主流的势力笼罩之下,我们是多么希望能看到一些不那么满是'套路'的新鲜之作啊.它可以更轻松一点,更自然一点,不必那么循规蹈矩,亦不必那么严肃刻板,甚至还可以有一点点的离经叛道,最好是能让我们通过作品感觉得到文本背后的那个充满个性的作家.

  • 标签: 不远养老院 中篇小说不远 养老院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