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内涵进行深入剖析,结合体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能力现状,提出:树立成果导向教育能力培养教育教学理念;强化学科内涵,树立大体育观念;依据社会需求,形成专业方向与特色;剖析体育人才的核心能力,引导学生未来职业定位;构建灵活多样课程体系、满足不同需求;整合课程知识点,创新教学方法等提升体育类本科生专业能力的策略。

  • 标签: 成果导向 体育类专业 能力培养、策略
  • 简介:系统地研究了散打运动员上下肢氧代谢能力和PWCl70值的特征,并与相近项目如跆拳道、拳击、摔跤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提示构建散打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量化的指标体系以及训练工作应注意相关指标的应用,为散打训练的科学化以及运动员“转型”,即改行练习跆拳道、拳击、摔跤等项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散打运动员 氧代谢能力 PWCl70值 比较分析 专项体能训练 跆拳道
  • 简介:运用指标序号法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普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体系。五个维度按照权重系数大小分别是角色适应、社交适应、生活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这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具有区分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运动项目本身特点来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 标签: 体育与健康课程 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 评价体系
  • 简介:针对11名北京青年女足队运动员(1992~1993年龄段)受试群体,实施为期3个月的预定4对4比赛训练方案,目的为评价对比已实施4对4比赛训练对受试者在身体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探究青少年女足运动员在训练中安排4对4比赛训练来提高运动员身体能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乳酸分解和力量等方面明显提高。

  • 标签: 4对4训练 青少年女足 身体能力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认同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课改背景下沈阳市初中体育教师对各种职业能力都有较高的认同度,相比之下,体育教师对反思能力、信息能力、科研能力的认同度较低。在认同上存在偏差,而其中男性体育教师的偏差更大。体育教师有10%认为整体职业能力水平高于自身职业能力水平;50.8%的体育教师认为整体职业能力水平低于自身职业能力水平。建议通过在职培训使部分体育教师改变错误的观念;为避免体育教师的过度自信影响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教育相关部门要制定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 标签: 课程改革 体育教师 职业能力
  • 简介:采用实验训练法探索"HP呼吸抗荷系统训练"对提高舰载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抗荷能力的作用。结果表明,该训练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训练的强度、密度和时间段控制,对舰载机飞行员的抗荷能力提高具有良好的训练价值,并能有效降低受训人员的疲劳程度,对于提高舰载机飞行员的+Gz耐受力(G)具有良好的训练价值。训练系统可为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抗载荷能力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海军航空兵 载舰战斗机 飞行学员 体质现状 体质训练 对策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12—20l3CBA总决赛广东和山东两队四场总决赛攻防对比进行分析,通过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找出两队间的实力差距。研究认为:(1)广东东莞银行创造投篮机会比山东队更强。(2)广东东莞银行队在进攻篮板、助攻、抢断与盖帽效率上更具优势。(3)广东队的真实投篮命中率和有效投篮命中率在四场总决赛中的表现比山东队更加稳定。(4)广东队是以中锋进攻为主的球队。广东队主力阵容的稳定发挥是球队获得总冠军的保证,其中易建联是球队攻守两端的核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山东队外援在总决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进攻端到防守端各项数据都领衔于山东队。

  • 标签: CBA总决赛 攻防能力 技术统计
  • 简介:对第16届男篮世锦赛24支球队80场比赛中的11项攻防指标进行聚类统计、对各聚类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实现对世界各国球队技战术能力进行量化评价,找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为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16届男篮世锦赛 Q型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 简介:通过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不同年龄组老年人身体能力测试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研究了体育锻炼对保持老年人身体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 标签: 体育锻炼 老年人 身体能力 心理健康
  • 简介:以第19届南非足球世界杯决赛阶段的32支队伍的进攻能力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八项具有代表性的进攻指标,通过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了解其差异性及共性,进而运用降唯理论,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三个公共因子,解释其内涵,建立标准化线性估计式,形成八项研究指标等级评价体系、主成分等级评价体系、主成分综合等级评价体系的三级评价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原指标分析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降唯分析提取的公共因子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出当今足球强国的进攻能力;三级评价体系的建立,为项群训练理论提供依据,对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 标签: 世界杯 进攻能力 多元统计 评价模型
  • 简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赛艇运动员竞技能力诊断、评价的系统模型,以发挥竞技能力各因素的最佳状态为目标,建立训练过程优化设计、模拟和调控的决策支持系统,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最佳化提供计算机辅助决策。

  • 标签: 赛艇 竞技能力 决策支持系统 运动员 诊断评价
  • 简介:采用等速测试和平衡测试方法,对我国优秀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运动员的髋关节、膝关节屈肌力和伸肌力以及4种站姿下的静态平衡能力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髋关节右侧屈伸肌力、屈伸肌力比、平均功率值稍大于左侧屈肌力量,膝关节伸肌左、右侧单位体重峰力矩和左、右侧平均功率4个指标数值均大于屈肌,在60°/s(慢速)和240°/s(快速)不同的测试速度下,单位体重屈伸峰力矩、屈伸平均功率、屈伸肌力、平均功率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出现了显著性差异;正常双脚站立的平衡性大于单脚站立的平衡性。建议合理控制体重及均衡的训练肌肉力量,在适度提高运动速度的情况下,加强下肢伸肌力量的训练,为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训练后肌肉效果的评价、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及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 标签: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 优秀女子运动员 下肢肌力 静态平衡能力 特征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江南大学本科一年级中基本条件相当的四个拓展训练班和四个普通体育班,共计220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数据进行比照研究,探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后,通过参加拓展训练课的学习,人际交往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同时研究显示,参加拓展训练时间的长短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增强成正比。

  • 标签: 拓展训练 大学生 人际交往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密切值综合评价方法等,对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攻防能力进行分析。在进攻能力方面,中国男篮场均得分、2分球命中次数、2分球命中率、助攻有非常显著性优势(P〈0.01),罚球命中次数和罚球次数有显著性优势(P〈0.05);在防守方面,中国男篮后场篮板球和盖帽有非常显著性优势(P〈0.01)。密切值分析得出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c进攻=0.0259)、防守能力(c防守=0.0674)和攻防整体能力(c攻防=0.0000)都是本届亚锦赛最好的。与第27届男篮亚锦赛相比,中国男篮在三分球、前后场篮板球、助攻、抢断和盖帽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其中防守表现极为出色,是中国男篮赢得本届亚锦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篮球 亚洲锦标赛 男子 战术 攻防能力 密切值法
  • 简介:目的:探讨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国家男子柔道队59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InBody3.0多频分段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测试仪(韩国Biospace公司)进行身体成分的测定,采用30sWingate测定无氧代谢能力。结果: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点为低体脂率,高瘦体重;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和肌肉重量等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体重级别特征;与拳击、跆拳道、摔跤等项目运动员相比,体脂百分比较低,瘦体重,体重、肌肉重量,体重比值较高。同时,健将运动员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体重、瘦体重、肌肉重量和蛋白总量都与PP、AP和Pd呈高度正相关,同时肌肉重量与PP和AP表现出更高的相关性。结论: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同时运动员的最大做功和运动能力与肌肉的体积关系密切。

  • 标签: 柔道 男子 优秀运动员 身体成分 无氧代谢能力
  • 简介:探讨短时有氧运动对焦虑女大学生无意识、有意识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短时有氧运动影响情绪调节的潜在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方法:以74名焦虑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6人)和控制组(38人)。试验组进行短时有氧运动,控制组完成主动拉伸以进行对照;采用Flanker、2-back和More-oddshifting任务以及情绪评价任务,评估被试基线与运动干预后抑制、刷新、转换功能水平及情绪调节能力,采用正负情绪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被试基线与运动干预后的情绪与焦虑水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短时有氧运动显著改善了刷新、转换功能,以及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而控制组中没有发现显著的变化。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中介模型拟合程度良好(χ2=9.702,df=3,CFI=1.00,TLI=1.00,RMSE=0.00,SRMR=0.00,AIC=214.05),表明刷新功能在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中起中介作用。有调节效应的中介模型显示(AIC=212.989<214.05),该模型拟合程度比原中介模型有所改善,即有氧适能水平在该中介模型中起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作用于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的直接路径。结论:(1)短时有氧运动显著改善了焦虑女大学生执行功能和情绪调节能力,但对情绪和焦虑程度的改善效果不明显;(2)刷新功能在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有氧适能在短时有氧运动对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的改善中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有氧适能水平越低,短时有氧运动对无意识认知重评的改善效果越好。最后,提出了一种可以解释运动改善情绪调节的基本观点,未来的研究应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以证实该观点的合理性。

  • 标签: 短时有氧运动 情绪调节能力 执行功能 有氧适能 认知重评 无意识启动
  • 简介:运动员在从事耐力项目运动时,其能量供应来源主要依靠有氧代谢,因而有氧代谢能力的大小与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之间呈显著相关。长期以来,运动生理学家们把最大摄氧量(V02max)作为衡量人体有氧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有氧能力在各种运动项目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现已证明,最大摄氧量的大小与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密切相关,最大摄氧量愈大,运动成绩愈好。

  • 标签: IST-Ⅱ型等动游泳训练测试系统 游泳 运动员 上肢 最大有氧能力 心肺功能
  • 简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TOPSIS等研究方法,对第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子篮球队与赛队的攻防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其整体攻防实力进行TOPSIS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无论在进攻实力方面。还是防守方面均属于较弱的球队。研究认为中国男篮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加强体能储备,提高球队外围投射能力、内外线衔接的连贯性和攻防体系转换的流畅性;(2)提高球员防守的规范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做到“内为兼修,紧密联系”;(3)完善中国男协和俱乐部的合作体系,加强对球员竞技状态、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等方面的考量。

  • 标签: 27届男篮亚锦赛 中国队 攻防能力
  • 简介:通过情绪图片分别诱发正性、负性2种不同情绪,使用篮球运球图片作为刺激材料,采用西蒙任务范式生成冲突情境,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不同情绪状态对篮球运动员冲突控制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情绪状态、任务难度会影响篮球运动员任务执行的反应时间及信息加工的进程;在具体运动情境下,负性情绪相比较于正性情绪状态将对认知过程产生更多的干扰和负面影响;负性情绪状态对于冲突控制能力的影响大于正性情绪状态,篮球运动员在负性情绪状态下执行冲突任务并没有表现出优于普通大学生的冲突控制能力

  • 标签: 篮球运动员 情绪状态 冲突控制
  • 简介:<正>一、概况1986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于10月28日开赛。在五天的团体赛中,山东男队在其主力队员王振义没参加的情况下,经过奋力拼搏,夺得团体第六名,取得优异成绩。在这次比赛中山东男队,斗志顽强,每球必争,敢拼敢打,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

  • 标签: 锦标赛 主力队员 乒乓球 优异成绩 团体赛 比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