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和娱乐明星相比,文化名人并不是大众追捧的对象,但文化名人却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题材。原因就在于,一是文化名人的文化含金量能够提高大众媒体的层次。二是文化名人的自身魅力与大众的“距离感”反而增强了阅读吸引力。三是文化名人有可能引导受众在接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

  • 标签: 大众媒体 “名人效应” 名人访谈 编辑理念 贴近性 文化名人
  • 简介:高雅表演艺术一直以“高品位、小众化”为特点,但是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中,只有打破这种小众化的局限,实现高雅艺术的平民化、大众化传播,才能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水平。本文就广播电视媒体在高雅艺术大众化传播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巨大优势,以及优化传播过程的频道策略、节目策略、编排策略及拓展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广播电视 高雅艺术 大众化 传播策略
  • 简介:作为中国电影史上首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1930年代电影冶(这一概念在文中主要指的是从1932年至1937年间的中国电影)开创了中国本土电影自主性的探索之路.从传统史学视角来看,其艺术性方面的造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从文化视角来看,这一时期电影的制作、内容与宣传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多元性与现代化等具体特征,也使得其逐渐摆脱“旧市民电影”的范畴,更多地向大众文化领域靠拢,而后开始作为现代性的大众文化形态发挥其独有的社会功能,并最终演变为当代经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1930年代电影 大众文化 现代性 多元性 商业化
  • 简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资源,在当代得到了更大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大众传播时代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更是成为当前音乐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关键动力。当大众传播的概念进入了音乐传播的领域之后,音乐教育的教学观念和创新实践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曾遂今教授是当今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带头人.

  • 标签: 音乐传播学 大众传播 传播时代 创新实践 传播学理论 教育学发展
  • 简介:在第2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2013年6月8日大众日报一版荣获三等奖。这个版面先后获得山东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的原因,一是大众日报在版式设计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二是体现了大众日报新一轮改版的理念。着眼新传播时代,创新版面设计2014年3月16日,大众日报实现新一轮改版。而自2013年以来,大众日报进行渐进式改版,为改版的最终落地做思想准备、理论准备和路径准备。

  • 标签: 大众日报 中国新闻奖 版面设计 传播时代 版式设计 总体就业率
  • 简介:本文考察了当代报业场域内商议性民主嵌入中国主流政治框架内的实践可能。在医改未来何去何从这一重大议题上,由于国家执政理念的调整、社会公众的能动以及大众传媒的主动作为,在大众传媒的话语空间中形成三类媒介议程,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以社会公众为主体的公共商讨持续一年有余,医改期待重新变革的民间呼声最终成为中央政府的政策议程。以大众传媒为中介的商议性民主实质上是在国家公权约制范围之内而展开的,表现为零散和局部的特征。

  • 标签: 商议性民主 医改 大众传媒
  • 简介:媒体发力优质内容,从供给侧改革入手,解决供需矛盾新难题,是一种定力,也是转型和突破的基础。"新的一年,我们服务大众不止步,追寻新闻不停歇",2月7日除夕出版的大众日报,在一版向广大读者拜年,这句话既是大众日报2016年春节报道思路的主线,也是大众报人薪火相传的理念。诞生在战火硝烟之中,拥有77年光荣历史的大众日报,即便在战火纷飞之际也从未间断、停刊,成为我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

  • 标签: 大众日报 新闻创新 报业史 金堤河 战火硝烟 贴春联
  • 简介:<正>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美)麦克卢汉历史上,传播技术的每一次新突破,都随之引发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古腾堡的印刷术,使知识为社会大众共同享用成为现实,从而触发了民主与自由的意识;莫尔斯的电报为定期地联合地采集新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从而使报纸由个人的记事工具和政党的战斗喉舌转而成为以向大众报道新闻事实为首要任务的信息传播者;而无线电广播则使通讯扩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把外部世界带进了每一个家庭;电视的发明比以往的各种传媒技术更为先进,使信息内容更生动、更逼真、更接近于客观世界的原型,使人类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的梦想,甚至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与生存方式。

  • 标签: “信息高速公路” 大众传媒 受众 信息符号 公路网络 信息传播
  • 简介:互联网似乎是一把双刃剑,它为受众调查和内容分析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多年来研究者们所遇到的一些老问题依然存在。大众传播研究趋于改善还是恶化,将取决于研究者使用互联网的技能。

  • 标签: 网络时代 大众传播 研究者 受众研究 内容分析 网络受众
  • 简介:本文基于对唐福珍事件发生地的实证调查,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大众传媒在拆迂报道中的不当表现,“拆迁心理”已泛化为转型时期普遍的群体心理:在认知层面塑造了公众对政府与媒体的认知偏差;在情绪层面导致负面情绪的泛化;最终恶变为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缺失。媒体可以通过改善当前的传播结构,塑造公众对政府的理性认知、疏导负面情绪、缓冲政府与公众间的矛盾,发挥缓释拆迁心理、重建政府信任的功能。

  • 标签: 拆迁心理 政府信任 大众传媒 舆论引1导
  • 简介: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这一前无古人的艰难探索的成败,关系到党的存亡和国家的兴衰。大众传播媒介在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消除负面因素的责任。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发阶段,会出现各种前所未有的矛盾,其中许多矛盾较大程度上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究其原因,在于目前赖以解决这些矛盾的经济、法律、行政三大手段,本身并不具备包揽功能,何况

  • 标签: 大众传媒 正确舆论导向 湖北日报 楚天 用事实说话 现场新闻
  • 简介:公共新闻运动在美国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最初由地方报纸发起,在90年代掀起公共新闻实验狂潮,同时学界也介入进行研究。与美国历史上以往的新闻运动不同,公共新闻运动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新闻专业根基的客观性原则。这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很多不满,由此一场旷日持久、百家争鸣的思想辩论拉开帷幕。客观性起源和界定什么是新闻客观性?这个问题一直

  • 标签: 可能客观 客观新闻 客观谈
  • 简介:从1940年到1949年,周文在革命根据地延安、晋绥边区从事党的文化工作,负责编辑报纸和刊物,创办了《边区群众报》;先后担任《边区群众报》、《抗战日报》(后改名为《晋绥日报》)、《晋绥大众报》的社长以及一些刊物的主要负责人。他办的报刊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得到了毛泽东的赞扬。周文对革命根据地新闻报刊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的新闻报刊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标签: 革命根据地 报刊事业 大众化 新闻 周文 奠基人
  • 简介:大众传媒在中国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公共政策议程的设定上发挥着独特和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1年瞭望东方周刊与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发布的2011连氏中国服务型政府指数与中国城市服务型政府调查结果为例,旨在研究和探讨社会转型期中国大众传媒如何通过与专业学术机构合作,将学术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公共政策议题,从而改进政府治理和推动社会发展。

  • 标签: 大众传媒 公众舆论 公共政策议程 议程融合 服务型政府 和谐社会
  • 简介:2006年7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新闻传播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负责人联席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五所大学的1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分别是:新闻与传播学科四个“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创新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高钢教授,复旦大学创新基地主任、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童兵教授.

  • 标签: 新闻传播学科 哲学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 人文社会科学 创新基地 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