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正>前苏联中亚国家宣布独立后,把对外关系的着眼点放到周边国家,特别是土耳其、伊朗。它们频繁进行高层互访,积极开展经济交流,谋求区域性经济合作,在一些政治问题上寻找共同点。一、中亚国家与土、伊关系发展迅速的原因1.中亚各国急于在经济发展方面寻找出路。中亚各国在独联体中属于相对贫困国家,由于原苏联中央僵化的管理方法和中亚各国的自身条件的局限,这些国家经济畸形发展,结果现在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为摆脱困境中亚国家对拓展与土、伊的关系给予高度重视,其考虑主要有三:一是寻找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中亚国家根据本国条件,认为西方发达国家许多作法不适合中亚地区,而对土耳其步子谨慎的经济政策、政教分离的政治结构和保持与西方良好关系的战略颇感兴趣。这些国家认为在现代化问题上土耳其是它们的榜样,把土耳其看成了中亚的“日本”。乌兹别克总统访问土耳其后便说,乌兹别克要借鉴土耳其经验。现在“土耳其发展道路”几乎成了整个中亚地区发展经济的口号。二是为发展贸易寻找出海口。中亚各国都是内陆国家,没有通向公海的出海口,出于同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想法,

  • 标签: 中亚国家 土耳其 中亚各国 中亚地区 发展关系 乌兹别克
  • 简介:最近,不少观点认为,越南正面对的困难是由世界经济不利因素造成的。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同样处于如此不利背景下,东南亚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仍然有所改善并迅猛发展,基本与越南经济黯淡的现状相反。本文将综述作为东盟成员的越南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经济出现不同的特点。

  • 标签: 东南亚地区 越南经济 国家经济 不利因素 世界经济 经济状况
  • 简介: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截至1992年秋共建有417个核电站,其总发电量为3.462亿千瓦。核电站发电量占第一位的是美国,其次是法国。但是法国56个核电站可满足国家电力需要的73%,而美国110个发电站只能满足国家电力需要的22%。详见附表;

  • 标签: 总发电量 详见附表 冰鼠
  • 简介:1993年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正式决定。吸收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并提出了入盟标准: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制度,包括法制、多党制、尊重人权、保护少数民族权及多元化社会;在经济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应付欧洲统一大市场竞争压力;在法律上要与欧盟的法律框架一致,遵守欧盟法律的权益和义务。之后,欧盟相继为中东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协议和具体的标准,并定期对候选国的入盟准备进程进行审查评估。中东欧国家以欧盟制度为参照物,完全按照欧盟的政治、经济和法律标准打造自己,各个国家都先后规划了加入欧盟的一体化战略。

  • 标签: 欧盟法 中东欧国家 大市场 候选国 一体化战略 经济结构调整
  • 简介:中国南海正在成为各方博弈的角力场。美国东亚战略、中国和平崛起和其他东亚中小国家的权衡,都将交织体现在南海问题上。南海问题所处的框架是正在形成中的东亚太平洋战略均衡。航行自由问题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实施准则将是斗争的焦点。为保障战略利益,中国必须拥有三根支柱:确保中美战略稳定,经济相依存不被抛弃;睦邻政策赢得周边中小国家信任;凝聚中国国内共识一心。

  • 标签: 南海问题 战略均衡
  • 简介:南海非传统安全威胁是南海地区人与社会经济、自然发展关系扭曲的结果。它与南海传统安全交织出现,给地区国家安全与海上航行安全带来了巨大冲击。但相比之下,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学界太多的关注。南海非传统安全威胁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且在九一一事件后主导南海地区安全形态。其后,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引起了地区国家的重视,虽在地区国家加强合作下有所好转,但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由于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及现有的民族、宗教矛盾,未得到实质性改善,未来南海非传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南海地区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策略性互动还存在着一系列不足与问题,而这些不足和问题使地区国家在南海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互动与合作效果不彰。不仅如此,针对地区内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需要和东盟国家找准方向,为解决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探索有效途径,进而实现共同维护南海稳定与和平的目标。

  • 标签: 南海安全形势 非传统安全 策略性互动 合作机制
  • 简介:从2009年南海问题再次升温以来,在国际学术界南海问题研究中,东南亚学者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相关的文献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到,东南亚学者的南海问题研究主要侧重于南海地区制度建设、南海问题国际法解读、东盟在南海问题中的角色以及南海问题新的和平倡议四个方面,而且研究内容开始向南海问题的国内影响因素、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方向发展。深入全面把握东南亚国家南海研究的动向有助于我们知己知彼,吸收借鉴,利用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加强南海问题公共外交,提高在这方面的国际话语权。

  • 标签: 南海问题 国际学术界 东南亚国家 话语权
  • 简介:一、概况战后,日本企业利用战争赔偿这块敲门砖打开了同东南亚地区开展贸易的大门。从1951年度以来,日本又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三十年来,日本投向东盟五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的直接投资累计额(截至1980年10月)即达70亿美元上下,1951—1964年度的十四年间只有1.2亿美元,但截至1978

  • 标签: 累计额 东盟国家 战争赔偿 对外投资 东南亚地区 出口贸易
  • 简介:独立前缅甸民族主义精英对缅甸独立后的总体发展道路以及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宗教与政治关系、民族问题与国家结构、对外政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暴露出的特点对缅甸独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 标签: 缅甸 民族主义精英 发展道路
  • 简介:过去20年,东南亚海洋安全威胁,如海盗行为、非法捕鱼和海上恐怖主义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忧虑。长期以来,应对海洋安全威胁与保证国家安全被视为是政府的责任,这样的看法反映在诸多涉及东南亚地区安全问题的文献中,这些文献多关注于国家主体在应对威胁时所采取的因应策略。但是,随着“新”行为体,如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在提供安全方面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那种将国家视为唯一安全提供者的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全面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安全与治理问题,关注非国家行为主体在东南亚安全领域中作用提升的趋势便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东南亚地区 安全威胁 国家安全 行为体 海洋 非国家行为主体
  • 简介:七月苏联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私有化法,规定1992年有一半工业企业脱离国家的控制。10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阿塞拜疆、吉尔吉斯、塔吉克、亚美尼亚和土库曼)签署的苏联政府反危机纲领开始生效,有效期两年。各共和国将独立自主地进行对外经济联系。谢瓦尔德纳泽、雅科夫列夫等9名苏联政治活

  • 标签: 苏联东欧 谢瓦尔德纳泽 苏联政府 苏共中央 雅科夫列夫 苏联最高苏维埃
  • 简介:当前,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战略及其经济机制被人门推崇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型。两三年来,学术界已就这个论题举行了许多次的讨论会。这导致了人们力图用以下各种增长标准来确定经济发展的界限:人均收入在2,000美元以上;有25%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工业部门;经济增长率达8—9%;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达

  • 标签: 新兴工业化国家 发展模型 工业部门 国内生产总值 出口产品 经济发展
  • 简介:九十年代现有与新出现的问题私有化同放宽管制的关系以及私有化和放宽管制各自同竞争的关系具有超乎其狭窄定义的重要性。把私有化定义为具有在使国家受损情况下加强市场的目标,虽然很生动,但却相当令人迷惑不解。“市场”这个词是指一种可在其中进行经济交易的场所,而“国

  • 标签: 东盟国家 公营企业 九十年代 指一 联合大企业 管理人员
  • 简介:<正>在东南亚各国,农业的基础都是小农经济。大农场相对来说为数甚少。即使在菲律宾这样的大地产国家,据一九六○年的世界调查,大农场也只占农户总数的百分之二左右,其耕地面积只占可耕地的五分之一弱。尽管东南亚各国把农户划分为大、中、小的标准各不相同,仍然可以发现,大多数

  • 标签: 东南亚 农业生产 发展水平 小农经济 菲律宾 耕地面积
  • 简介:政府采购不仅是财政管理手段,也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更为重要的是政府采购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一方面作为实现社会经济政策目标的工具,政府采购可以发挥保护国内民族产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政府采购透明化和信息公开的过程中,涉及有效保护政府信息安全的问题。所以政府采购必须考虑一个决定性因素——国家安全问题。但我国目前的政府采购制度对保护国内产业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美国政府采购拥有完善的国家安全保护机制,其经验对我国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标签: 政府采购 国家安全 保护机制 启示
  • 简介:中亚五国系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它们是1991年底先后独立的,在建设独立主权国家的道路上已经走过十年。十年来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民族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本文简要介绍这些国家在建设民族国家过程中遇到的与民族因素有关的几个问题。

  • 标签: 民族国家 民族因素 十年 中亚五国 主权国家 民族问题
  • 简介:长期以来,金融深化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颇具影响,它也成为东南亚国家金融改革的理论基础.从东南亚国家金融改革的实践看,验证了金融深化理论的一些基本假说,但并非完全符合.本文分析了东南亚国家金融深化的理论背景、发展进程以及政策失误,并对东南亚与中国金融深化的模式和效应进行了简要比较.

  • 标签: 东南亚 金融深化 比较
  • 简介:1992年8月15日至20日,由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发起,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国内第一次“东南亚国家法律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47名代表分别来自京、津、沪三市及粤、桂、滇、闽等15个省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出版机构,全国知名的外国法制史专家全部与会。与会代表共提交学术论文20余篇,内容遍涉东南亚诸国的法律制度。代表们就下述问题进行了认真而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一、东南亚国家现行法律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与会代表认为,对东南亚诸国,由于

  • 标签: 东南亚诸国 东南亚国家 法律研究 外国法制史 学术论文 中国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