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6 个结果
  • 简介:"恰当地提出问题"对于哲学甚至比对于科学更为重要,它体现出哲学活动特殊性质.提问开放新视域,使我们超出习见,进入思考和对话.着重于提出问题而非构造理论,在今天可以被视为一种研究哲学方式.当今时代给我们提出了大量需要研究课题,也要求我们能够提出自己问题.另一方面,20世纪哲学自我批判,不仅使哲学一些基本范畴被重新审视,它探索方式乃至其功能与合法性根据也受到质询.对问题研究已成为把握时代和探索哲学发展途径入手处.

  • 标签: 问题研究 提出问题 建构体系
  • 简介:<正>新近推出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之一——《反腐保廉社会发展》一书,对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落实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将起一定作用,其意义深远。反腐保廉一项长期而艰巨任务,任何阶级社会都有腐败现象,资本主义社会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也如此。我认为反腐保廉关键治本。

  • 标签: 反腐保廉 精神文明建设 腐败现象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发展
  • 简介:次协调逻辑(Paraconsistentlogic)这一术语主要含义指,在新逻辑中当矛盾律有效性被削弱之后,仍要保持一种次于经典逻辑协调性。一般来讲,一个次协调逻辑系统应具备两个条件:1、不协调性,即A和?A部系统定理;2、不是过完备(over—complete),即并非系统内每一公式都是它定理。由于次协调逻辑体系允许有意、有价值矛盾进入形式系统,并否认矛盾律普遍性,因此它与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都有密切联系。自从1963年巴西逻辑学家达科斯塔创立这门学科以来,已吸引了大批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最近几年又引起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者极大关注,现已成为国际逻辑学界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出现将使人们对逻辑科学产生新理解。在我国,对次协调逻辑研究还仅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译自巴西逻辑学家阿鲁达(A.I.Arruda)《次协调逻辑历史发展若干问题》(‘Aspestsof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paraconsistentlogic’)一文第二部分,它详细介绍了次协调逻辑发展历史渊源,这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这种新逻辑将有很大帮助。

  • 标签: 次协调逻辑 逻辑学家 逻辑体系 矛盾律 逻辑系统 经典逻辑
  • 简介:该文关注“曾经”“承诺”-复仇”“拯救”如何相关特别是如何转换“记忆政治”。问题背景苦难:作为存在论或现象着生活世界基本事实,它是人类唯一可以普遍面对神、面对政治“救赎地”,而不是“弥撒”中可以流逝将来时。或在“复仇”中永远走不出过去时。这里重要记忆形式时间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因而“曾经”不是无生命力过去压力(如尼采所批判和本雅明所清理);也不是简单转化为复仇有生命力权力意志即强权政治(如尼采所一厢情愿);而是走出复仇拯救——即走出过去时——“记忆”中“曾经”“承诺”。但事实上。它已不能由西方文化特质独立承担了。

  • 标签: 曾经-承诺 记忆 复仇-拯救
  • 简介:儒家伦理是否自律,不少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但结论却莫衷一。该文通过比较儒家伦理中所体现自主性因素和西方哲学中“自律”概念,认为学者们分歧主要在于对西方哲学中“自律”概念两个构成因素不同侧重。儒家伦理中不存在作为个人权利基础“自律”,但在作为道德理想意义上则的确可说是“自律”。儒家“自律”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接近自然主义的人观念。

  • 标签: 自律 儒家伦理 儒家道德理想
  • 简介: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运动中心在柏林,当时聚集了一大批非常才华思想家,其中就有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从某种意义上说,施莱尔马赫思想最初就是在柏林浪漫派精神土壤中孕育而生。正是在柏林浪漫派深刻影响下,施莱尔马赫完成了早期精神成长和精神蜕变历程。如果说柏林浪漫派相遇初次邂逅,那么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以下简称弗·施莱格尔)亲密交往则是施莱尔马赫真正加入柏林浪漫派圈子标志。如果说《独白》一书对自己早期曾浸淫其中柏林浪漫派精神深刻回忆深入反思,那么《论宗教》发表则标志着施莱尔马赫精神世界一次重大蜕变。

  • 标签: 浪漫主义 施莱尔马赫 柏林浪漫派 弗·施莱格尔
  • 简介: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国际马克思大会组织者雅克·比岱教授应邀于11月1-5日访问了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并做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论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自由问题》学术报告,徐俊忠教授和叶汝贤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在报告中,比岱从分析自己一般理论(generaltheory)入手,介绍了目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正在讨论问题。他认为,从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批判这个意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雅克·比岱 教授 学术报告会
  • 简介:鲍德里亚objet概念贯穿鲍德里亚一生核心概念。这个概念在其早期和晚期发生了极大变化,我们很难用一个固定中文词来翻译这个词。因此,在面对鲍德里亚这个概念时候,我们需要对这个概念进行仔细地辨析。可以看到,鲍德里亚objet既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承袭而来相对于主体(subjet)对象一物概念,也是他自己提出符号一物概念,更为基础,所有这些对objet描述都是基于价值架构,即价值一物。而这种价值一物会在不稳定、不对称象征交换中走向临界点,最终变成纯粹objets体系。

  • 标签: 鲍德里亚 OBJET 辨析
  • 简介:存在问题在分析哲学背景下取得了深入细致研究成果。在“何谓存在”问题上,围绕“存在”是不是个体属性从而是不是逻辑谓词争论呈现出三派观点:弗雷格、罗素等从一阶逻辑出发,认为“存在”不是逻辑谓词,而是量词;皮尔士、斯特劳森等结合精致自然语言分析,认为“存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表达了个体属性,一种特殊谓词;自由逻辑学家则从自由逻辑角度给出了肯定答案。在“何物存在”问题上,蒯因“存在就是约束变项值”本体论承诺标准机智地揭示了存在问题语言学实质。可以说,利用一阶逻辑解释存在问题方法比较成功。如果将弗雷格、罗素一阶语言扩展到高阶语言,则既能与蒯因理论连贯一致,又能避免无谓“存在”本体论纷争。这种做法结果“存在”具有了层次性特征。掌握一定逻辑学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西方哲学。

  • 标签: 存在 谓词 量词 属性 命题函项 约束变项
  • 简介:对于一个数学实在论者来说,一个特别急迫任务回答数学证明如何建立起关于数学对象真理性问题.本文批判性考察由Resnik所提出认知解答,指出了其中不成立前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自己解答,它是基于由Oliver.G所提倡方面(aspects)概念而来社会-论辩方案.

  • 标签: 数学实在论 数学证明 模板 方面
  • 简介:<正>腐败总是文明相对立。反腐保廉,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础性工程,前提性条件。多年来,我国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且有蔓延之势,原因很复杂,其中,与我们在理论上对它缺乏重视和缺乏研究也有很大关系。我们有大量有关于反腐保廉方面的三令五申,甚至规定了领导干部该吃几菜几汤、小车该坐哪种类型等等,却缺乏从理论高度去系统分析和研究这些现象,并未着力从根本上、整体上去解决问题,以致对腐败问题解决,大部分限于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状态,只采

  • 标签: 反腐保廉 反腐败斗争 领导干部 社会主义精神 腐败现象 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修昔底德《战争志》所记述“弥罗斯对话”一直个众说纷纭政治议题。本文详细阐释这场“对话”所呈现正义诉求公平、安全、利益、希望和羞耻多重纠葛;认为弥罗斯人所代表斯巴达式“神圣”信仰雅典式“人自然”信念之间对峙达至一个最高点,而雅典人在国际政治中始终是“自然之必然”践履者。

  • 标签: 正义 神圣 自然之必然
  • 简介:世界本身无意义,人却反向创造之.人价值创造活动沿着观念旨趣和物质旨趣两个方向展开,体现为“个人价值取向维度”社会化“价值域”两个维度.个人价值选择自古就有,现代性“去魅”使其日常化显明化,我们因而进入了“价值多元主义”时代.“价值域”形成则表现为社会组织化、制度化机制化,表现为“规范空间”形成与人类生活形式形成.在“价值域”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人们在价值选择上严重“人际不均等”现象.这种现象存在,将挑战韦伯自己对于“价值多元主义”基本特征判定.

  • 标签: 韦伯 旨趣 价值域 价值选择 人际不均等
  • 简介:基于阳明后学研究视域,根据“天泉证道”主要记载,“天泉证道”“追述义”值得思考。此可以从“求证前”“求证中”两个环节进行探讨。这两个环节皆从多层面显示出阳明一传弟子相互争辩特征,从而呈现出“天泉证道”区别于“发生义”又一重属性——“追述义”。探析此“追述义”还须对之进一步明晰定位。

  • 标签: 天泉证道 追述义 发生义
  • 简介:<正>理想,指人们对未来事物合乎逻辑、有根据想象或期望。它是人类对自然界、社会征服和改造过程必然产物,而且,随着改造自然和社会能力进步而演进。理想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当时当地政治、经济状况和文化氛围。它建构过程,必然要受阶级对立和意识形态分野客观条件

  • 标签: 阶级 社会进步 逻辑 当代青年 社会生活 政治
  • 简介:休谟关于自由有三种表述:自发自由、中立自由和自由。其中,自发自由就是自由,两者都与强制对立,必然一致,而中立自由则是必然缺无。他采取相容论立场,认为一个行动既是有原因,又是自由,一方面通过批驳中立自由巩固心理决定论,另一方面通过反驳彻底决定论在宗教上运用以巩固自由学说,最终让心理决定论和自由学说一起为责任奠基。然而,他所肯定不受强制反而模糊了自由含义,并且,他调和策略由于避开了相容论关键问题,因而也值得商榷。这一切都源于他经验论立场。

  • 标签: 休谟 自由 不受强制 心理决定论 相容论
  • 简介:<正>在自然科学中,假说被看作认识通向科学真理、建立科学理论必由之路。正如恩格斯所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自然辩证法》,第218页)可是,对于哲学中是否存在假说、哲学是否容许假说,有的学者却是持保留态度甚至加以否定。其实,在哲学隶属

  • 标签: 假说方法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性 主体 现实生活
  • 简介:“象”张载哲学体系中重要概念,有物象和心象两层涵义。物象表示“气”形下显现形式,为感官对象,不仅包括有形,还包括无形之象。心象表示“气”在意识中显现形式,为思维对象,包括意识内容中虚、理等形上概念。物象心象作为同一物“气”两种不同显现方式,都是“气”之“象”,从而统一了形下形上,理解张载“气”论哲学体系关键枢纽,具有深刻理论意义

  • 标签: 张载 物象 心象
  • 简介:哲学决定论“规律决定论”,历史决定论从不否认主观能动性作用。历史决定论历史实践活动历史,这种历史自然辩证统一。历史决定论在承认客观存在历史规律基础上,又对规律作辩证全面理解,在着重历史规律前提下,又重视人主观能动性发挥。

  • 标签: 历史决定论 因果决定论 意志自由 因果规律 历史规律 历史非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