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洛克首次将财产权确定为一项基本人权,并通过自然法和自然理性来论证其合法。这一论证模式意味着,财产权是一种天赋权利,它的合法是不言自明的。与洛克不同,黑格尔从理性哲学的原则出发,将财产权看作是自由意志的一种定在形式,因而,财产权既是必要的又是合理的。而且,因为财产权只是最初的一种定在形式,所以它必定在更高的定在中被扬弃掉。关于财产权的这一理解,既肯定了财产权的合法,又强调了这一合法的限度。

  • 标签: 黑格尔 自由 财产权
  • 简介:由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王世谊教授撰写、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业绩·思想·精髓》一书,最近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34.6万字,分总论、党建篇、经济篇、政治篇等四个部分。收入该书的32篇论文,对中央三代领导集体中的主要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江泽民等人的思想理论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探索,阐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 标签: 第二代领导集体 省委 精髓 第一代领导集体 中共 行政学院
  • 简介:在齐美尔笔下,时尚建构了现代速度。时尚的生产机制背后存在着二律悖反:在新奇的追逐中实现自我建构和自我解构。时尚的创新只不过是改头换面地利用传统,它通过周期的模式操作玩着'旧瓶装新酒'的游戏,这是今天时尚的生产隐秘。现代矛盾的解决客观上需要一种平衡的力量,而时尚恰恰具有对社会进行平衡的功能,同时也是对现代矛盾的一种温和的协调。在时尚的动态创新中,时尚通过与日常生活保持一种动态的距离来实现个体的审美救赎。沿着齐美尔到法兰克福学派的阐释路径来审视时尚及其审美话语建构,可以为我们解剖现代的审美质态提供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 标签: 时尚 齐美尔 法兰克福学派 现代性 审美话语
  • 简介:<正>多元的激进民主理论是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新"政治纲领和社会学说,而"articulation"范畴则是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对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起着至为重

  • 标签: 后马克思主义 偶然性 链接 克劳 柏拉图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简介:鲁迅在自己的思想探索和文化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反现代的理论,使现代和反现代、理性与反理性共时存在于他的思想体系中。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主体的发展是其核心和指归。本文拟将分析鲁迅早期的几篇论文中关于科学与民主的认识中所体现出来的反现代的主体建构,揭示鲁迅早期思想理论的时代超越,以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性行将终结"的今天所昭示的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现代性 反现代性 主体建构 科学 民主
  • 简介:本文基于对毛泽东三篇文章的解读,提出毛泽东在1942年形成了广义问题解决的思想。他把广义问题解决过程分为发现问题(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问题和选择问题)和(狭义的)解决问题三个环节或子过程。本文由此出发讨论了毛泽东广义问题解决思想的主要特征。

  • 标签: 毛泽东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广义问题解决
  • 简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在我国对内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外勇敢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四个多样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社会主义 社会和谐 价值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马克思主义政党 经济社会生活
  • 简介:阶级分析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社会革命策略的重要依据,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识社会本质的一个基本方法。在我党早年历史上,陈独秀和毛泽东都运用过阶级分析方法来理解中国现代社会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的革命理论。今天,我们将他们关于阶级

  • 标签: 阶级分析 革命理论 中国现代社会 国民革命 农民运动 革命阶级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行政改革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需要从行政改革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选择、系统研究、实证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特别要加大行政改革理论体系的研究,特别是要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行政改革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研究行政改革与社会管理改革的互动关系。

  • 标签: 行政改革 研究现状 法治政府 服务型政府 行政伦理
  • 简介:在2014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经中央批准,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这部文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科技、教育、军事、民族、统战、党建等各个方面。其中,有关'三反五反'、西藏和新疆工作、人民代表选举、整风反右、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国民经济调整和三线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和祖国统一,以及禁毒、救灾、就业、司法、邮电、交通、能源、环保、卫生、体育、工会工作等方面的文稿,大多为第一次发表。集中反映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和祖国统一、执政党建设、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等重要思想的思考。总之,《文集》是从理论的高度对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多年来一系列重大实践的记录和评判,不仅展示了邓小平在不同阶段,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作出的重要贡献,也从多个方面展示了我们党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历的艰辛曲折。

  • 标签: 邓小平 《邓小平文集》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简介:强调文化自信就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安全。高校是抵御西方不良思潮、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主要阵地,强化高校文化安全对进一步继承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高校在维护文化安全中面临挑战:经济社会转型期必然伴随激烈的社会思潮变化;开放环境下,某些别有用心的外部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某些别有用心的外部势力积极利用互联网散布有害信息。高校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以文学作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采取各种措施严防其在高校的影响与渗透:正本清源,逐步消除这些文学作品在高校学生中的心理土壤;敢于亮剑,坚决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学作品的渗透传播;形成舆论,开展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学作品的批驳反击。

  • 标签: 文化自信 文化安全 历史虚无主义 文学作品 高校意识形态
  • 简介:圣保罗已经成为当代欧美激进左翼思想家阐释和争论的焦点之一。法国著名哲学家巴迪欧把圣保罗看作是一位普遍主义的宗教政治家。他认为,把基督复活视为真理—事件,从而产生了忠于该事件的新话语和新主体,并因此打破了基督教发展的特殊和狭隘而使之成为普遍的世界宗教。圣保罗的当代意义在于他以真理—事件—主体模式昭示了普遍政治的新模式,这对于当代谋求左翼事业的复兴具有示范性。

  • 标签: 巴迪欧 圣保罗 律法 普遍性 政治
  • 简介:萨米尔·阿明(SamirAmin,1931—),埃及著名经济学家,世界知名的全球化问题专家、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国际政治经济学专家,曾提出著名的'依附理论'。阿明曾担任埃及经济发展组织高级经济学家、马里政府计划技术顾问,联合国非洲经济开发与计划研究所所长,第三世界论坛理事长,联合国未来非洲战略局负责人。代表作有《世界规模的积累》(1970年)、《不平等的发展》(1973年)、《帝国主义的危机》(1975年)、《帝国主义和不平等的发展》

  • 标签: 资本主义 系统性危机 全球化 中国
  • 简介:本文在对音乐的哲学诠释中遵从着两个基本方向:其一是强调音乐独有的内在自律,其二是以不同的方式和出于不同的理由否定这一独立。虽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在'反映论'的旗帜下主要强调音乐艺术的社会条件,因此成为反对'纯'音乐理论的坚决支持者,但本文作者坚持认为这样两种态度都是片面的,并且思考这一问题的解决应该遵循布洛赫的思想,寻求在一种宣言式意图之中的更高的综合('恒星的纯化',但同样真实地植根于'新的地球')。根据文本作者的观点,只有将音乐的自律主题和社会制约的主题和谐融合在一起,音乐才可以从根本上决定人类的本质。

  • 标签: 音乐 自律性 社会限定性 反映论 综合
  • 简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团队建设,主要根据“教学与科研”结构内在规律,组成教学与学术研究团队,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关系。只有科研供给质量增强,教学需求质量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教学与科研”结构视角.审视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改革,探寻教学新思路.不断提升新的生长点.这是“学术强院、质量立院”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教学 科研 创新团队
  • 简介: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创。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系统。邓小平从“体系”的逻辑问题域、逻辑起点、逻辑立场、逻辑核心、逻辑主题和逻辑内容等方面,比较系统地阐释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实践。邓小平的实践思维方式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本体论思维方式,主张从“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的活动”出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问题进行探讨,体现了合规律和合目的的辩证统一以及真理性和价值的辩证统一。首创表现其概念,系统表现其内容,实践表现其思维方式,“三”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共同彰显了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独特贡献。

  • 标签: 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开创性 首创性 系统性 实践性
  • 简介:踏进新世纪之门,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并正向中等收入国家靠近,同时,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双重目标的矛盾也更趋尖锐,发达地区(东部)与欠发达地区(中西部)的经济差距更趋扩大。对此,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曾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1999年,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和十五大精神.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揭开了西部大开发的序幕。

  • 标签: 西部大开发 经济效率 科学技术 资源开发 基础设施 开发资金
  • 简介:与马克思区分直接现实、抽象的本质现实、具体的本质现实不同,卢卡奇强调直接现实与真正本质现实的截然二分。主客对立论,主体屈从于物化体系,是卢卡奇物化论的基本框架。通过辩证方法构筑一个超越的意识主体,是克服物化现实的关键所在。卢卡奇物化论的亮点在于物化现实是失去崇高的存在物组成的物体系;是被分割的、失去总体性的存在,在思想方法上对应着实证思维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对物化现实的激进批判和深重忧虑反映了卢卡奇深受俄国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

  • 标签: 物化 现实 直接现实 本质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