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 总结PIVA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对PIVA防护措施,很大程度上能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结论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正确处理职业暴露危害,能最大限度减少危害药品对人员造成职业危害。

  • 标签: PIVAS 危害药品 职业风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 总结PIVA配制危害药品的职业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对PIVA防护措施,很大程度上能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结论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正确处理职业暴露危害,能最大限度减少危害药品对人员造成职业危害。

  • 标签: PIVAS 危害药品 职业风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执行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我院静脉药用药调配中心对2021年2月—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98例病人执行高警示管理模式的药物治疗,依据警示标识管理与常规管理分为高警示组99例、对照组99例,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配药出错情况、用药满意情况。结果 高警示组执行应用警示标识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配药出错情况、用药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执行高警示药物管理模式能控制配药出错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用药满意度,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高警示药品 警示标识管理 医院药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加强静脉配置中心(PIVAS)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使静脉药物配置更安全,确保成品输液的质量安全。方法:运用PDCA十大步骤,七大管理手法分析PIVAS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找出真因并制定对策方案,进行持续探讨与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PIVAS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改善前55.0%提高至87.5%,目标达成率92.11%。结论:本次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PIVAS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药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配置中心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 要: 目的 通过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提高我院PIVAS贴签摆药效率,降低职业劳损。方法 成立品管圈,明确贴签摆药流程优化做为主题,计划拟定后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后进行解析,最后对策实施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贴签摆药时间明显缩短,目标达成率为87.14%,摆药空间得到优化,品管圈成员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结论 品管圈管理方法使得我院PIVAS贴签摆药流程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更好的保障。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贴签摆药 流程优化 持续改进
  • 简介:摘 要: 目的 通过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提高我院PIVAS贴签摆药效率,降低职业劳损。方法 成立品管圈,明确贴签摆药流程优化做为主题,计划拟定后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后进行解析,最后对策实施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贴签摆药时间明显缩短,目标达成率为87.14%,摆药空间得到优化,品管圈成员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结论 品管圈管理方法使得我院PIVAS贴签摆药流程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更好的保障。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贴签摆药 流程优化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细胞毒性药物进行质量控制并进行安全防护。方法:本文选取60例患者,随后将患者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控制,人数共计30例。对于观察组患者来说采用细胞毒性药物控制和安全防护,做好不良反应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评定,观察组不良反应人数为1例,整体发生率在3.33%,观察组整体发生率情况相对来说较低(p<0.05)。结论:通过采用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采用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其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整体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 标签: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细胞毒性 质量控制 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对临床用药工作的作用,以为后续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静脉给药的患者110例,展开调查,按照区组随机化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A组(55例)与实验B组(55例),由护理人员对实验A组患者进行配药,由静脉配置中心对实验B组患者配药,观察两组患者在给药后的结果,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结果可知,实验B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实验A组均更占有一定的临床优势,P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临床用药 合理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肠外营养液的规范化配置与稳定性。方法: 随机选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1]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2020年1月~2021年1月全肠外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处方198份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肠外营养液配置不规范情况,根据处方是否规范分为两组(规范组、非规范组),对规范组全肠外营养液多元回归分析探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1)198份肠外营养液处方中不规范处方8份(纳入非规范组),分析非规范组处方原因原因包括TPN处方的溶媒与溶剂选择不当、配伍禁忌、成分比例不适宜。(2)规范组190份全肠外营养液符合稳定标准的182份,发现因配置操作不规范、运输不当、存储不当造成不符合标准8份,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外营养液稳定性受脂肪乳种类、pH值、阳离子浓度、溶液总体积以及包装材料的影响和贮存的温度和时间因素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外营养不规范的原因包括不合理医嘱处方、配置操作不规范、存储不当、运输不当,针对此种情况,加强TPN处方合理审核,规范配置、运输、存储等流程,推动肠外营养液的规范化配置。为确保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需要注重脂肪乳氨基酸种类、pH 值、阳离子浓度以及溶液总体积的管理。

  • 标签: 肠外营养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益管理用于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内抗肿瘤药物调配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调配抗肿瘤药物1000份作为参照对象(对照组),并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调配抗肿瘤药物1000份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精益管理管理。比较两组药物调配质量、用药不合理率。结果:观察组药物医嘱审核耗时、调配耗时、用药周期均短于对照组,药物可溯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益管理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 抗肿瘤药物 调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