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管理在PIVAS贴签摆药流程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品管圈管理在PIVAS贴签摆药流程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第一作者:吴茹’邓锐敏’通讯作者:廖定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510080

摘 要 目的 通过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提高我院PIVAS贴签摆药效率,降低职业劳损。方法 成立品管圈,明确贴签摆药流程优化做为主题,计划拟定后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后进行解析,最后对策实施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贴签摆药时间明显缩短,目标达成率为87.14%,摆药空间得到优化,品管圈成员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结论 品管圈管理方法使得我院PIVAS贴签摆药流程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 品管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贴签摆药流程优化;持续改进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简写为PIVAS,简称静配中心)是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专业技术服务的部门。静配中心通过静脉用药处方医嘱审核干预、加药混合调配、参与静脉输液使用评估等药学服务,为临床提供优质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

我院PIVAS医嘱日均量达4000份,服务96个科室。执行的药物种类有普通药、抗生素及激素、TNA、危害药物医嘱类型包括期医时医GCP调配药物。随着工作量持续增长,尤其TPN医嘱数量日均达300 份,危害药物日均量250份,在人力资源紧张下贴签摆药任务日趋繁重,职业劳损增加,摆药流程迫切需要得到持续优化,鉴于此,我院PIVAS开展了品管圈活动,持续改进摆药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保证药物及工作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表 1 工作量及工作人员对比表

2014

2018

2021

增幅%

服务科室

45

90

96

100

总工作

1048829

1193728

1191407

13.8

TNA

25460

77837

98940

289

工作人

42

42

42

不变

如图所示,工作人员变的情况下,工作量增,解决作量日益增长矛盾流程优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方法

1.2.1 品管圈的成立

成员由科室主任、护士长、组长及其他成员共10人组成,其中设圈长一名,副圈长一名,秘书一名,督导员一名,通过头脑5需要解决的投票评价确定优化贴签摆药流程为活动主题。

1.2.2计划拟定

使用制定优化PIVAS摆药流程”计划进度

1.2.3现状把握及数据收集制定统计统计4月11日~24日共14天,摆药流程总耗时,最后得出人均摆药耗时140min.

1.2.3.4 设计调查表,科室全体药师对摆药流程每个环节进行耗时投票,得出每个环节的耗时排序,根据图表制定柏拉图,确定打印汇总及标签、捡汇总及溶媒、贴签摆药为重点优化环节。

图片1

图 2 “改善前摆药流程各环节耗时评价分数”柏拉图

1.2.4 目标值设定

通过圈员的工作年资、学历改善能力、主题改善能力、品管圈经验四个方面综合计算各圈员的改善能力,再计算得出平均值为品管圈的改善能力。

1.2.5 解析

通过“80/20”及改善前柏拉图找出真因为打印标签及汇总时间长、捡汇总及溶媒时间长、贴签摆药时间长。

1.2.6 对策拟定

问题

要因

对策方案

评价

提案人

是否选定

可行性

经济性

效益性

总分

打印汇总及标签时间长

打印设备速度慢

1.更换高速新设备

40

45

45

130

2.设置快速打印

40

50

30

120

信息系统落后

1.引入第三方系统

48

50

45

143

2.与信息科沟通更新系统

30

35

30

95

捡汇总及溶媒时间长

药物上架不及时

1.明确拆包人员岗位职责

42

44

40

126

2.实行奖惩制度,由药师监督评分

35

30

35

100

需捡药物、溶媒过多

1.常用药品、输液按需定置摆放至摆药区

48

50

45

143

2.增加机动班负责捡汇总等工作

25

20

40

85

贴签摆药时间长

药物汇总摆放凌乱

1.提前准备常用药品、输液

42

44

40

126

2.制定捡汇总指引

35

30

35

100

一筐一医嘱

1.实行5份相同医嘱一筐统排模式

48

50

45

143

2.所有相同药物医嘱放一筐

25

20

40

85

打单模式单一

1.按药物品种、病区分类自由组合打印标签

45

50

50

145

2.推迟摆药时间

40

38

36

114

1.2.7 对策实施

对策一

对策名称

引入“智慧园”第三方信息系统斑马打印机

主要因

信息系统落后;打印速度慢、模式单一

改善前: his系统只能按病区、按床号打印标签,手动盖章打印机出单缓慢。

持续改进、完善新系统功能 

实施地点: PIVAS

对策处置:

经效果确认后,该对策为有效对策,

此对策继续实施。

对策效果确认:

1.“智慧园”针对属于PIVSA的数据进行处理,数据量较少,打印速度明显提高

2.打单模式多样化,标签打印顺序可按需更改,预防差错发生,并与摆药模式整改相辅相成

3.可系统一键录入摆药、核对人员工号,减省不必要环节

对策二

对策名称

实行医嘱统排模式

主要因

一筐一医嘱

改善前:

his系统只能按病区、按床号打印标签,药品标签零散,只能一筐一医嘱

对策内容:

1、调整标签打印顺序,按批次、药品、溶媒顺序出单

2.相同药品、相同数量进行统排,最多5份一筐

3、常用药由核对人员负责摆药,不常用药品由排药人员负责摆药

实施地点: PIVAS摆药区

对策处置:

经效果确认后,该对策为有效对策,此对策继续实施。

对策效果确认: 1 .标签药物品种整齐,贴签摆药相对不容易劳累

2.统排模式有效提高摆药、核对、分类效率

3.溶媒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

对策三

对策名称

新规划药物及溶媒基放位置,明确拆包职责

主要因

药物。上架不及时,需捡药物、溶媒过多

改善前:每份汇总必须捡所有药物和溶媒,药架

上经常缺药

对策内容: 1、明确拆包人员岗位职责,实行区域

个人划分管理

2、增设摆药区域药架,摆放常用溶媒

3、增设移动药架,摆放常用药物并提前拆包

实施地点: PIVAS拆包间、摆药区

对策处置:

经效果确认后,该对策为有效对策,

此对策继续实施。

对策效果确认: 1.能满足药品每日所需量

2.捡汇总药品数量大幅下降

3.拆包数量减少,分类难度下降,核对人员更多

时间专注核对步骤

1.2.8 效果确认

效果一:改善后人均摆药耗时为79min,目标达成率为87.14%。

改善前(4.11-4.24)

改善后(10.24-11.6)

缩短时长

下降幅度

摆药流程耗时

140min

79mim

61min

43.57%

效果二:摆药流程得到优化

 

 

 

 

 

 

 

 

 

 

改善前改善后

效果三:摆药空间得到优化

改善前所有药品都在固定货架,汇总量大时捡汇总耗时长,大输液频繁搬运,工作人员劳损严重且效率低下,摆药共8个人,共四组,一摆一核。改善后药架重新布局,用量大的药品准备一辆移动药车,参考昨天的用量提前准备药品,避免每张汇总重复捡同种药物;用量大的大输液在摆药位置准备,根据药物类型重新分配摆药任务,摆药共6个人,共三组,一组摆统排的药物,一组摆非统排药物,最后一组摆非执行时间药物及肠外营养液,药架的升级使得工作人员的职业劳损大大降低,幸福感上升,摆药效率显著提升。

1.2.9 讨论

摆药模式的改变,非常用药物由贴签者摆,而常用药物由核对人摆,之后再由核对人重新核对,在实际工作中会存在核对人摆常用药物后忽略再次核对的风险,因此将继续探讨更好的方式,确保在进入调配仓前做好摆药核对工作。

综上所述,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系统的剖析整个流程,找出流程中存在的根源性问题,能调动圈内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凝聚力,更好的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挑战。通过这次活动,使得摆药人均耗时减少了61min,摆药效率的得到显著提升,摆药准确性也因此大大提升。

品管圈活动效果评价是个可持续过程,时至今日,在药量有一定程度浮动的情况下这种效果能维持,保证在调配前及时按批次进仓,这个一次伟大的改革,望能给同行一些指引。

参考文献

[1] 孙敏.品管圈活动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品输液破损率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 ,2020,29(29):5525-5527.

[2] 贺雪梅,穆殿平.品管圈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贴签差错率的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40(11):1257-1260.

[3]李哲,姜黎,崔兆国,赵森.品管圈管理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