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FLT-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应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同体正常甲状腺组织中VEGF、KDRFLT-1的表达。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mRNA、KDRmRNA、FLT-1mRNA电泳条带亮度较强;正常对照组几乎无条带出现,或仅有微量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及其受体KDRFLT-1的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KDR FLT-1
  • 简介:目的:观察肺岩宁方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VEGF及其受体Flt-1KD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肺岩宁组和综合组,在接种后5天肿瘤直径约为5min时,开始给予0.9%NaCl溶液、DDP、肺岩宁、DDP+肺岩宁治疗。用药21d,第22天处死小鼠。观察各组肺转移灶抑制率,免疫组化测定肿瘤VEGF及其受体Flt-1KDR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岩宁组及综合组能显著降低肺转移灶发生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肺岩宁方能够显著降低肿瘤VEGF及其受体KDR水平。肺岩宁方能够减少肿瘤Flt-1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精、解毒散结的肺岩宁方具有明显的抗肺癌侵袭转移作用。肺岩宁方可以干扰VEGF与其受体(主要是KDR)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VEGF的生物活性,这可能是肺岩宁方抗肺癌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

  • 标签: 肺岩宁方 肺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侵袭转移
  • 简介:摘要患儿 男,11月龄,以频繁成簇抽搐发作起病,予地西泮、苯巴比妥及丙戊酸钠联合治疗无效,每天抽搐发作数十次,起病第4天因癫痫持续状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并出现嗜睡、意识模糊、不能认人、不自主动作、偶兴奋尖叫、夜间睡眠时间减少,脑电图背景活动慢化,监测到频繁后头部起源的临床发作及电发作,脑脊液抗AMPA2受体IgG抗体阳性,诊断抗AMPA2受体脑炎。予人免疫球蛋白及激素冲击免疫治疗,加用拉考沙胺并减停丙戊酸后抽搐缓解,意识转清。临床上以频繁局灶抽搐发作伴有意识水平下降为主要表现的婴儿,应注意鉴别抗AMPA2受体脑炎,尽早启用免疫治疗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acidreceptor,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分析1例女性抗NMDA受体脑炎患儿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儿以癫痫起病,逐渐出现发热、精神症状、运动认知障碍,病程初期诊断为癫痫,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阳性确诊,给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好转出院。结论临床医生应掌握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对于以癫痫或精神症状起病,伴有运动认知障碍或自主神经症状者,应尽早检测抗NMDA受体抗体,以免漏诊、误诊。

  • 标签: 抗N&mdash 甲基一D一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误诊 癫痫 脑炎 病毒性
  • 简介:目的探讨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drenergicReceptor,ADRB1)Arg389Gly基因多态性与ADRB1阻滞剂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4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DRB1Arg389Gly基因多态性,将患者分成Arg389Arg组,Arg389Gly组和Gly389Gly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8周后血压变化的组间差异。结果比索洛尔治疗8周后,Arg389Arg组,Arg389Gly组和Gly389Gly组收缩压(SBP)分别下降了12.1%±4.5%,3.4%±4.1%和1.3%±1.0%,舒张压(DBP)分别下降了6.9%±4.4%,2.5%±4.1%和0.8%±4.0%,修改为收缩压(SBP)分别下降了(12.1±4.5)mmHg,(3.4±4.1)mmHg和(1.3±1.0)mmHg,舒张压(DBP)分别下降了(6.9±4.4)mmHg,(2.5±4.1)mmHg和(0.8±4.0)mmHg。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ADRB1的Gly389Arg基因多态性与比索洛尔降压疗效相关。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比索洛尔 受体阻滞剂 Β-肾上腺素能 降压疗效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的NPMI(核仁磷酸蛋白)和FLT3(FMS样的酪氨酸激酶3)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20年6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80例成人白血病(AML)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初次治疗时收集骨髓单个核细胞并采用DNA-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将其各自扩增为FLT3和NPMI基因,并用毛细管电池方法扩增NPM1基因第12外显子,FLT3基因突变:在5 ul 聚合酶链反应产物于20 g/L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观察患者基因突变特征。结果:80例患者中,其中初诊白血病患者中FLT3+共检测出56例(70.0%),中正常核型白血病患者有41例(82.0%)高于异常核型白血病患者15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但是pSilencer3.1KDR3能够抑制PC3细胞中KD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针对3号KDR基因位点的pSilencer3.1KDR3载体有效地抑制了PC3细胞中KD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Silencer3.1KDR3组转染的PC3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变慢

  • 标签: 中基因 基因表达 沉默细胞
  • 简介:摘要抗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脑炎患儿1例,男,2岁,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快速进展的难治性癫痫、癫痫持续状态、不自主运动及认知功能障碍,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弥漫性脑萎缩样改变,血清及脑脊液抗GABAAR抗体阳性,不伴肿瘤,抗癫痫药物对癫痫发作控制效果不佳,免疫治疗有效,但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提示对不明原因急性起病的儿童难治性癫痫、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需重视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筛查。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Flt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表达程度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后行石蜡包埋的乳腺癌标本60例,制作成4um厚的连续切片,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乳腺癌组织中VEGF—C、Flt4的表达情况。结果(1)乳腺癌细胞VEGF—C与其受体Flt4表达呈正相关(P〈0.01);(2)VEGF—C与PCNA表达显著相关(P〈0.01);(3)Flt4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显著相关(P〈0.01);(4)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细胞VEGF—C/Flt4阳性指数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5)VEGF—C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ER、PR及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关系(均P〉0.05);(6)VEGF—C与预后无统计学关系。结论VEGF—C/Flt4调控系统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VEGF—C/Flt4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促进淋巴结转移;VEGF—C不能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FLT4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5%,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迅速、极具侵袭性,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尽管SCLC对一线化疗敏感,但容易短时间内复发。在过去的5年间,免疫治疗在SCLC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方面,SCLC治疗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文章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SCLC中的探索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5%,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迅速、极具侵袭性,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尽管SCLC对一线化疗敏感,但容易短时间内复发。在过去的5年间,免疫治疗在SCLC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方面,SCLC治疗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文章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SCLC中的探索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化合物WD59作为AT1受体拮抗剂的降压活性。方法利用放射性受体结合实验,评价化合物对AT1受体亲和力大小;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模型,测定化合物的体内降压活性。结果与阳性对照洛沙坦相比,WD59号化合物有更好的AT1受体亲和力。结论化合物WD59作为一种新的抗高血压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主要是由肠道L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肠促胰素,其作用功能逐渐被揭晓。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Peptide-1ReceptorAgonist,GLP-1RA)不但具有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还具有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保护心血管系统等多种作用。本文就GLP-1RA对糖尿病、心血管系统、肥胖、骨骼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影响做一综述。

  • 标签: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临床应用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复发性、间歇性头痛。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有人认为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一种强效的血管收缩因子)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主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偏头痛患者血浆中5-HT的水平在两次头痛发作之间降低,在发作过程中则升高;在头痛开始发作的时候血小板中的5-HT水平持续下降;

  • 标签: 偏头痛 药物治疗 舒马曲坦 利扎曲坦 阿莫曲坦 5-羟色胺
  • 作者: 刘培清赵雪芸(包头市中心医院血内科内蒙古包头01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FLT3基因即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tyrosinekinase3)也称为胎肝激酶2(fetalliverkinase-2)或人干细胞激酶1(humanstemcellkinase-1,STK-1),与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或FMS)、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R)、干细胞因子受体(KIT)等同属于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classⅢreceptortyrosinekinase,RTKⅢ)家族。近年研究发现,FLT3基因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生、预后有关,本文就FLT3基因及其与白血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报道1例在临床上罕见的抗GABA_B受体脑炎男性飞行员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并探讨其临床特点和诊治,并对该疾病的预见性给予前瞻性展望。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MRI、脑电图、肿瘤病理检查等方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相关文献分析。结果该患者呈亚急性起病,病前无感染史,因眩晕入院,后以抽搐起病,病情进行性加重,脑电图提示轻-中度异常。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蛋白及葡萄糖正常,白细胞39×10~6/L,以单核细胞为主。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抗GABA_B受体-IgG强阳性。头颅MRI示双侧颞叶海马区异常信号。肺部CT及全身PET-CT扫描未见典型恶性肿瘤样高代谢病灶。结论抗GABA_B受体脑炎在飞行员中发病极为罕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行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encephalofluctuographytechnology,ET)检测及血清学自身抗体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

  • 标签: 抗GABAB受体脑炎 飞行员 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
  • 简介:摘要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triggeringreceptorexpressedonmyeloidcell-1,sTREM-1)是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receptorexpressedonmyeloidcells-1,TREM-1)的可溶形式。TRE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中的成员,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噬细胞与成熟单核细胞的表面。

  • 标签: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炎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