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证监会推出该政策的动机、以及政策的落实情况,金融市场分拆上市的改革是否真的有利于公司业绩的增长、公司治理完善和股东价值的提升,该政策能否实现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预期。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在分拆上市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综述,以期从理论层面进一步为注册制下我国分拆上市的实践提供研究支撑,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 标签: A股上市公司 分拆上市 资本市场 政策动因
  • 简介:摘 要:当前有些物流企业对于成本核算的理论理解不够深入,知识体系相对不完整,致使其缺乏完备的物流成本计算的基础,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A上市物流企业进行精确有效的成本核算。本文通过分析我国A上市物流公司成本管理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通过实现规模效应和供应链管理,实行目标成本和作业成本管理,增强相关人员的素质,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措施优化成本管理,提升A上市物流公司核心竞争力。

  • 标签: 上市物流公司 成本管理现状 成本管理问题 建议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 2015-2019 年 247 家我国家族企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家族企业国际化对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研发投入资金调节变量对国际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与企业绩效呈“U”形关系;通过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研发投入资金对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有 U 型调节作用;使研发投入资金越高的企业需要更好的国际化程度条件下才能实现家 族企业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增值作用。

  • 标签: 家族企业 企业国际化 研发投入资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中应用经静脉至动脉转流实施腹腔脏器灌注保护的经验。方法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50例患者接受静脉至动脉转流体外循环辅助下全胸腹主动脉替换。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1~69岁,平均(40.5±12.4)岁。早期25例患者单纯应用部分体外循环技术,2019年11月起开始使用体外循环联合选择性腹腔脏器灌注技术,应用球囊导管经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灌注温血,经肾动脉灌注4℃ HTK液,25例患者接受了脏器灌注。结果体外循环(116.9±35.4)min,转流中最低中心温度(34.7±0.7)℃。术后早期死亡3例(6%,3/50),灌注组无死亡。术后截瘫并发症4例(8%,4/50),术后新发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6例(12%,6/50),其中腹腔灌注组2例(8%,2/25),无灌注组4例(16%,4/25)。结论经静脉至动脉浅低温部分体外循环结合选择性腹腔脏器灌注是有效的脊髓和腹腔脏器保护措施,可提高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安全性。

  • 标签: 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 部分体外循环 脊髓保护 器官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超声引导0.5%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时,按神经横截面积用药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拟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20~30 kg/m2,年龄18~64岁,性别不限。超声引导下定位神经,测量神经横截面积,根据面积注射0.5%罗哌卡因,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起始剂量为0.22 ml/mm2,相邻剂量差值0.02 ml/mm2。阻滞有效标准:神经阻滞30 min内膝关节前面皮肤、小腿内侧面和足背内侧缘皮肤均无痛觉和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为1~3级。若以上神经分布区有1处存在痛觉即认为神经阻滞无效。出现7个有效和无效交替波终止研究。采用Probit法计算ED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27例患者纳入研究,神经横截面积(75±5) mm2。超声引导下0.5%罗哌卡因神经阻滞ED50为0.106 ml/mm2,95%可信区间为0.069~0.125 ml/mm2。结论超声引导0.5%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时,按神经横截面积用药的ED50为0.106 ml/mm2。

  • 标签: 酰胺类 股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异位妊娠患者应用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样本选取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异位妊娠患者132例,并分为参照组(采纳腹部B超检查)和观察组(采纳阴道B超检查)各66例,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就胚芽、附件包块、心血管搏动、宫内假孕囊等相关指标检出率而言,观察组分别为30.30%、93.94%、33.33%以及18.18%,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06%、63.64%、6.06%、3.03%,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8

  • 标签:
  • 作者: 聂瑜涓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05-12
  • 出处:《教学与研究》杂志 2021年第4期
  • 机构:山西工商学院
  • 简介:摘 要:内审是上市公司的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审模式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了国外的上市公司内审模式选择现状,提出上市公司对内审模式选择的建议。

  • 标签: 上市公司 内审模式 对策建议
  • 简介:摘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一切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推动和维持,资金就是企业的血液。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作,融资成为其经营决策的重要内容,在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及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环境下,融资模式的选择不仅是企业内部决策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国家维持金融市场稳定考虑的问题之一。相比于其他企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模式更加灵活。上市公司融资模式选择的合理性不仅决定了融资的有效性,更具有广泛的影响。

  • 标签: 上市公司 融资偏好 股权融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股骨干骨折手术中应用经超声引导下神经-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洛阳正骨医院接受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的患儿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分别于入室时(T0)、切皮时(T1)、骨折端复位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记录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苏醒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在T1时点均较T0时点升高,但在T2时点较T1时点回降,T3时点较T2时点回升,且观察组T1、T2、T3时点心率、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中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161.35±48.98)μg比(256.79±58.46)μg],P<0.05;拔管时间[(7.13±2.31)min]、留置恢复室总时间[(42.31±3.52)min]短于对照组[(22.64±4.32)min、(73.01±10.34)min],P<0.05。观察组苏醒期间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0.00%(0/31)、3.23%(1/31)]低于对照组[19.35%(6/31)、25.81%(8/31)],P<0.05。结论儿童股骨干骨折术中应用经超声引导下神经-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 标签: 骨折 超声引导 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收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实施腹部B超与阴道B超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择取5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腹部B超检查、阴道B超检查、腹部B超与阴道B超联合检查,对照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病理检查,50例患者均确诊,其中30例异位妊娠、1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6例黄体囊肿破裂、2例急性盆腔炎;在腹部B超检查中,38例患者确诊,其中23例异位妊娠、1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4例黄体囊肿破裂、1例急性盆腔炎;在阴道B超检查中,42例患者确诊,其中26例异位妊娠、1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黄体囊肿破裂、2例急性盆腔炎;在腹部B超与阴道B超联合检查中,49例患者确诊,其中30例异位妊娠、1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5例黄体囊肿破裂、2例急性盆腔炎;腹部B超与阴道B超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独腹部B超检查、阴道B超检查,误诊及漏诊率低于单独腹部B超检查、阴道B超检查,P

  • 标签: 腹部B超 阴道B超 妇产科急腹症
  • 简介:摘要:企业上市有许多方式,比如最常见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但是这种方式并不适用所有的企业,非上市企业还可以通过“借壳”达到上市目的。近些年来,我国的证券市场有许多企业采用这种方式达到上市目的。通过对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的案例研究,分析公司借壳上市的过程及动因,比较借壳上市这种上市方式的优劣,最后从中得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的启示。

  • 标签: 顺丰控股 借壳上市 资本市场
  • 简介:摘要血管内筋膜炎是结节性筋膜炎的一种罕见亚型。该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病变主要累及中小静脉或动脉。本文报道的病例为发生于43岁中年女性静脉的血管内筋膜炎,镜下表现类似于结节性筋膜炎,免疫组织化学平滑肌肌动蛋白、CD10阳性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USP6基因易位,本例为发生于大血管内的筋膜炎。该病罕见,因此需要加强对此疾病的认识,避免过度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时接地线主要是指在线路或者设备停电检修前需要挂接的一种安全短路装置。防断临时接地线紧固装置包含金属套筒,能够有效的解决铜鼻子与软铜线连接处的受力问题,同时防止软铜线和金属套筒直接接触,其中设置有可观察视角,装置设置符合安全规程的规定,可以使临时接地线的使用时限得以延长。

  • 标签: 紧固装置 临时接地线 防断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旋外侧动脉斜支为源动脉的前外侧双叶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2月至2020年5月,采用以旋外侧动脉斜支为源动脉的前外侧双叶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36例,其中6例为同一肢体上相邻但不连续的2处创面,面积4.0 cm×5.0 cm~11.0 cm×9.0 cm;30例为单个创面,面积10.0 cm×10.0 cm~23.0 cm×17.0 cm。常规行术前CDU穿支定位78条穿支,实际切取67条穿支。根据术中实际穿支情况进行分叶设计,完全型双叶皮瓣19例,采用皮肤分叶深筋膜相连的筋膜型双叶皮瓣17例。皮瓣的血液循环重建均采用旋外侧动脉斜支与受区血管吻合,采用血流桥接型吻合方式8例。所有大腿供区均Ⅰ期缝合。术后定期复查。结果本组35例双叶皮瓣顺利成活,1例修复2处创面者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皮瓣表面切口放血7 d后成活。大腿供区均Ⅰ期愈合,伤口愈合时间为11~83 d。术后随访6~39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感觉恢复为S2~S3。供区除1例瘢痕面积较大外均为线形瘢痕存留,未出现瘢痕挛缩及疼痛等不适,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以旋外侧动脉斜支为源动脉的前外侧双叶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在体现双叶皮瓣优势的同时,供区更加隐蔽,可以成为旋外侧动脉降支不能切取双叶皮瓣时的有益补充。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斜支 旋股外侧动脉 双叶皮瓣 修复 四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AbstractBackground:Hepatitis B core-related antigen (HBcrAg) is a promising disease-monitoring marker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We investigated correlations between HBcrAg with antiviral efficacy and vir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variables.Methods:One hundred and forty-five CHB patients from the mainland of China between August 2013 and September 2016 who underwent liver biopsy received entecavir therapy and had paired liver biopsy at 78 weeks. We analyzed correlations between HBcrAg and vir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variables in 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positive and HBeAg-negative patients. We also explored the predictors of HBeAg loss after 78 weeks of antiviral therapy.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logistic forward stepwise regression were the main statistic methods.Results:HBeAg-positive patients (n = 93) had higher baseline HBcrAg (median 7.4 vs. 5.3 log10 U/mL P < 0.001) and greater HBcrAg declines (median 1.6 vs. 0.9 log10 U/mL P= 0.007) than HBeAg-negative patients after 78 weeks of therapy. At baseline, HBcrAg correla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in both HBeAg-positive (r = 0.641, P < 0.001) and -negative patients (r = 0.616, P < 0.001), with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in HBeAg-positive patients (r = 0.495, P < 0.001), but not with anti-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body (anti-HBc). Weak correlations existed between HBcrAg, histology activity index (HAI; r = 0.232, P= 0.025), and Ishak fibrosis score (r= -0.292, P= 0.005) in HBeAg-positive patients. At 78 week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existed only between HBcrAg and anti-HBc in HBeAg-positive (r = -0.263, P = 0.014) and HBeAg-negative patients (r= -0.291, P= 0.045). Decreased HBcrAg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reduced HBV DNA (r= 0.366, P= 0.001; r= 0.626, P < 0.001) and HBsAg (r = 0.526, P = 0.001; r = 0.289, P = 0.044) in HBeAg-positive and -negative patients, respectively, and with reduced HAI in HBeAg-positive patients (r = 0.329, P = 0.001). Patients with HBeAg loss (n = 29) showed a larger reduction in HBcrAg than those without (median 2.3 vs. 1.3 log10 U/mL, P = 0.001).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decreased HBcrAg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HBeAg loss (P = 0.005).Conclusions:HBcrAg reflects viral replication and protein production. Decreased HBcrAg could predict HBeAg loss after antiviral therapy.Trial registration:Clinical Trials.gov: NCT01962155; 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1962155?term=NCT01962155&draw=2&rank=1

  • 标签: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itis B core-related antigen Hepatitis B e antigen Antiviral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