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Bcr-Abl融合基因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发病发展密切相关。直接作用于Bcr-Abl蛋白的小分子药物是目前治疗CML的重要方法,受到广泛的关注。伊马替尼作为首个上市的Bcr-Abl蛋白激酶抑制剂,在靶向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但Bcr-Abl基因的突变导致其出现耐药性,尤其以Abl-T315I突变的耐药程度最高。本文综述了近年正在开发中的针对Abl-T315I突变的Bcr-Abl蛋白激酶抑制剂。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蛋白激酶抑制剂 伊马替尼耐受 Abl-T315I突变
  • 简介:目的应用硫化磷酸修饰的碱基特异性引物和高保真DNA聚合酶所构成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快速检测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中DBC2基因7776C〉T突变频率。方法设计2对分别与DBC2基因7776位点突变碱基(C)和野生碱基(T)配对的硫化磷酸修饰的引物,硫化磷酸修饰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与组织DNA样本完全配对时,能被高保真聚合酶延伸,而硫化磷酸修饰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与组织DNA样本不完全配对时,不能被高保真聚合酶延伸。用此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对85例乳腺癌组织DNA样本及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DNA样本进行PCR检测,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对PCR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利用分子开关技术在85例乳腺癌组织DNA样本中检测出DBC2基因7776C〉T突变率为2.4%(2/85),10例乳腺纤维腺瘤未发现该突变。结论该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快速检测乳腺癌DBC2基因7776C〉T突变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可在单碱基水平对相关基因突变进行特异性检测,提示其在乳腺癌等基因突变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DBC2基因 乳腺肿瘤 分子开关 基因突变 7776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9月11日,巴基斯坦两座工厂发生火灾,已造成至少315人死亡,另有至少275人受伤。巴基斯坦南部卡拉奇市西部一栋4层楼高的服装厂11日傍晚6时左右发生火灾,目前已导致至少289人死亡,另有249人受伤。卡拉奇市市长谢赫当天说,由于该工厂所有者关闭了紧急逃生通道,大量人员在火灾中遇难。医院消息人士说,

  • 标签: 巴基斯坦 火灾 死亡 工厂 逃生通道 服装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那天我参加了一场考试。生物老师拿出一大堆动物尾巴照片,让我根据尾巴说出它们都是什么动物。我哪有那么大本事!没办法,我只好灰溜溜地退出教室。老师拿着记分册在我身后喊:“喂,那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 标签: 小学 科学知识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哥们儿,想什么哪?在地底下闷了2000多年,是不是觉得特不适应如今的社会?在里面的时候,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出来以后,又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 标签: 小学生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知识
  • 简介:1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电气控制系统(简称ECS)纳入集散控制系统以下简称DCS实现炉、机、电一体化监控,已是各工厂所必须选择的控制系统方案。由于国内对电气系统监控的有关规定、规范还在不断地修订完善中,对电气系统的控制方式没有作统一的规定,国内各企业对电气系统接入DCS的方式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 标签: 接口方式I/O 集散控制系统 远程 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系统 自动化水平
  • 简介:我们知道物理状态的变化总是从量的渐变到质的突变,即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一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其突变点(时刻或位置)往往具有很深的隐蔽性,稍不留心容易出错.因此,对于物理习题中的突变问题在复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应仔细分析物体的状态变化的过程与细节,在突变中寻求突破.下面就这类问题举例分析如下:

  • 标签: 突变 物理状态 运动状态 物理习题 举例分析 物理量
  • 简介:形势与政策课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作为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的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面临的困境、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性研究,提出了建立"T+P+I"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以期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 标签: 高职院校 形势与政策课 教学模式 实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降低外在因素引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31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5例ADR中大于60岁老年患者132例(占42%);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有282例(占89.5%);涉及用药品种以抗菌药物最多,有104例(占33.0%);其次是中药制剂,有92例(占29.2%).累及气管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02例(占32.3%)。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的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坚持能口服尽量避免静脉给药的原则,降低ADR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