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70年代之后,日本的南画走向衰弱。为了打破南画衰败的状况,南画家们尝试各种方式拯救南画于水火,主张重返自然,立足于写生,表达内心,为南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类南画作品被冠以"新南画"的名称。

  • 标签: 新南画 写生 复古
  • 简介:从19末到2040年代,因中东铁路的建设和日俄战争的爆发,大批俄国犹太技术工人和难民开始向中国东北地区的哈尔滨迁移,随着人数日益增多,哈尔滨犹太人逐步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并组建多个锡安主义政治团体.本文主要阐述哈尔滨犹太社区三大锡安主义社团及其所开展的活动,并对社团特点及其影响作出客观评价.

  • 标签: 哈尔滨 犹太人 锡安主义
  • 简介:教师教育模式是教师教育各要素在某种理念指导下,相互作用与协调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教师发展结构。20下半美国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体现了从学术性向学术性、专业性同市场化相融合的过渡。

  • 标签: 20世纪下半叶 美国教师教育模式 改革 质量保障体系
  • 简介:20下半的美国教师教育改革蕴涵着各界对教师与教育内部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复杂争论与融合,这种争论与融合推动了美国乃至世界教师教育专业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当前的教师教育改革应当从教师培养和认证的多元化、一体化以及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方面进行思考和寻求发展。

  • 标签: 20 世纪 美国 教师教育
  • 简介:昆曲唱腔在明清两代始终为研究之重心之一。20以来,昆曲清唱之风日益兴盛,曲社林立.曲家辈出,昆曲演唱的技巧较之明清有了长足的进展,字面功夫愈益讲究,腔格愈益细腻多样。同时,清曲与剧曲也有了进一步的交流与交融。其中,尤以三端最为引人注目:一是吴梅等关于唱腔的“学者化研究”;二是以《天韵杂谈》中的《昆曲唱法》为代表的“实践性”的唱腔研究;三是带有集成意义的“俞派唱腔”。总结过去一个世纪昆曲演唱中重要的观点与实践成就,能为今人研究与发扬昆曲唱腔的传统提供借鉴。

  • 标签: 昆曲 唱腔 吴梅 天韵社 俞派唱腔
  • 简介:教师是知识分子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师作为农民知识分子,是链接城市与农村的文化桥梁,在1920初俄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学历及出身、生存境遇和社会形象等是衡量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1861年改革后入职乡村教师开始规范化,教师素质提高,并积极地塑造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但是乡村教师的生存境遇不佳:工资低、工作和生活环境差、生活负担大,农民不理解教师,神甫视教师为竞争对手,政府不信任教师。这表明乡村教师地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比农民的地位高,另一方面与其他知识分子群体相比其地位较低。

  • 标签: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俄国 乡村教师 社会地位
  • 简介:20中叶,出于冷战格局的需要以及对泰国军人独裁统治的不安,美国积极介入泰国政治生活,极力帮助泰国军人集团组建政党筹备大选,对其进行军事保护和经济援助.与此同时,泰国奉行一边倒的亲美政策,成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桥头堡和马前卒.至此,泰国军人集团的执政地位得以合法化,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亚洲紧张局势持续升级.

  • 标签: 美泰关系 威权政治 政治介入
  • 简介: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可以作为今后防灾减灾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整理统计历史文献资料,对陇南20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灾害序列趋势持续性计算。结果表明:20陇南共发生洪涝灾害33次,平均3.3年1次;中度灾害最多,为11次,特大灾害共发生3次;灾害多发生在1949年到1990年,月份主要集中在6、7月,连年洪涝灾害也有发生;本区内的西和为高发区,礼县、两当、武都次之;徽县、成县最少。R/S分析法计算结果表明陇南市洪涝灾害时间序列具有长期相关的特征,未来有增加的趋势。

  • 标签: 洪涝灾害 变化特征 R/S分析法 陇南
  • 简介:奥地利历史研究所,我在网上搜到这张照片很珍贵的,是1892年,这个历史研究所传统一直在20延续下来,艾特尔贝格尔上任以后,物色到了当时的艺术鉴定家陶辛,西克尔任命为美术史教授,这个在当时,距现在100多年之前,他的做法是非常有远见的,而且非常超前。现在历史研究越来越注重图像研究,以前的艺术学家就关注文字,现在的艺术研究越来越多的关注于图像。

  • 标签: 维也纳学派 西方美术史 历史研究所 鉴定家 克尔 李格尔
  • 简介:【歌剧内容】汤姆·拉克威尔爱上了姑娘安妮,但正在为没有钱而烦恼,这时尼克·萨多(他就像《浮士德》中的魔鬼梅菲斯特)来告诉汤姆,他的伯父已将巨额遗产留给了他,自己愿意充当他的仆人陪他到伦敦去继承遗产,但前提是要在一年零一天后得到工资。尼克·萨多陪汤姆去各种色情场所,并诱使他堕落。在汤姆厌倦的时候,他让汤姆娶了长胡子的土耳其女人巴巴,又教他用机器把石头变成面包的办法。

  • 标签: 斯特拉文斯基 继承遗产 《浮士德》 安妮 威尔 瓦格纳
  • 简介:什么是维也纳学派?这个本身在20-30年前,咱们整个中国没有几个人知道维也纳学派。20-30年前,我也不知道。首先我要提一个作家"滕固",他是上海人,他跟重庆也有一定的关系,他是从上海来的,然后到重庆来。我到重庆来,第—个想到什么呢?滕固先生是在重庆逝世的。在上海出生,在重庆逝世的,他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西洋美术史博士学位的人,1932年的时候,滕固出生在上海,对于中国的古典学术,中国书画都是很精通

  • 标签: 维也纳学派 西方美术史 中国书画 洛塞尔 古典绘画 卡拉瓦乔
  • 简介:钢琴自发明以来,已走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随着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演变,钢琴的演奏技巧也随之发展。然而,音乐史上没有一个时期像20这样拥有众多流派和风格,这使得钢琴演奏技巧飞速发展。20的作曲家们运用许多新的途径来寻求新的音色,扩展乐器的演奏技巧是其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现代钢琴作品中常用的扩展技巧进行分类并分析其演奏方法及音响效果。

  • 标签: 现代钢琴作品 钢琴扩展技法 演奏技巧
  • 简介:粤剧自清咸丰年间传入东南亚、美洲等地之后,经过百余年发展,与国内的粤剧在组班方式、舞台风尚、艺人起居、观众喜好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差异,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演出习俗。

  • 标签: 20世纪初期 海外粤剧 演出习俗
  • 简介:所以,他感受的是一种社会的动荡,是人们随着对经济的追求,包括科技的革新,迫使人们对精神危机感的追求。他理论的表现跟老师不一样。然后他提出了二元论的美术史模式,南方意大利艺术代表了物质性的一极,北方德国艺术代表了精神的一极,将南北方艺术融为一体,他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他对手法主义的研究,是一种开创性的研究,这种研究也影响了贡布里希,他们跟柯克施卡联系很紧密。德沃夏克被认为是表现主义艺术家。最后是施洛塞尔,他是传统的守护者,也是在美术史博物馆,前身是帝国博物馆,一直在里面工作。在1921年的

  • 标签: 洛塞尔 维也纳学派 西方美术史 贡布里希 手法主义 表现主义
  • 简介:2020年代前后的中国声乐艺术通过向西方学习歌唱技术理论,使中国声乐艺术开始经历一个不断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在这一时期,中国声乐艺术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它的发展对后世的影响如何、给我们什么样的反思,这也是文章中涉及的问题。

  • 标签: 20世纪20年代 声乐艺术 发展历史
  • 简介:通过对2020年代唯科学主义思潮的探讨,提出其时自上层知识分子至下层平民百姓的整个中国社会空间,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唯科学主义情结。这表现在思想界的"科玄论战"中科学主义对所谓玄学鬼的征讨,也表现在文学界许多作家对浪漫主义思潮的直接阻击上。认为正是因为唯科学主义的泛滥才彻底阻断了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发展壮大。

  • 标签: 唯科学主义 浪漫主义 思想界 文学界
  • 简介:本文以年代为序,对20我国的语言学界对索绪尔语言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我们以对索绪尔语言理论的介绍、研究的述评为主,也兼及索绪尔语言理论的传播和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

  • 标签: 索绪尔 语言学史 语言理论 20世纪 中国
  • 简介:清末变法让泱泱中华成为法律移植与继受的试验场。法律之实施,离不开种种学说的指导,故法律移植常伴随法律学说的移植。在此进程中,留洋修习法律的学生功不可没。我国法学家在20上半所传播的法国学说,并非对彼国学理原封照搬的产物,而有其主动拣选、理解、重述的贡献。具体而言,我国学者所欲传播的乃是其中注重普价值和社会本位的部分。然此时法国法学所呈现出的,其实是一幅共和派唯法律独尊的思想占据绝对优势的图景,而那些在中国流行的法律思想家却都是法国政治和学院中的边缘人物。此外,我国法学家在阐释法国学说时强调法国思想与社会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并对其进行抽象化。但两国语境的不同,造成了同样话语的不同命运。对两国在19末到20初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分析,可为法国理论在两国的不同命运提供解释。

  • 标签: 法国法律学说 语境 法律学说移植
  • 简介:公元3,萨珊波斯摧毁了安息帝国,他们试图恢复上古西亚和古波斯传统,但其文化却必然受到了希腊化和安息(帕提亚)文化的影响,这在建筑上得到了体现,萨珊建筑艺术统合了两河流域文明、小亚细亚、希腊化、安息和中亚等多方面的文化影响,从其基本样式、平面布局、穹隆处理和装饰细节来看,它们集中了上古西亚建筑的精华,并略有发展。由此看来,在古代艺术史上,并不只有希腊罗马具有伟大的古典建筑,萨珊波斯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 标签: 萨珊波斯 建筑艺术 穹隆
  • 简介:摘要中华文化、科技渊源流长,但是从满清占领开始全面落后,直至后来的鸦片战争到现代的全面屈辱史,从满清占领开始,文化上慢慢被夷化,破坏了很多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科技上更是被西方远远甩开。有办法可以改变这种历史和现状吗?教育就是改变这一切的柱石。但教育现状并不乐观。

  • 标签: 中华文化科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