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1,2-氯乙烷(DCE)中毒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方法以2014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0例亚急性1,2-DCE中毒患者作为亚急性1,2-DCE中毒组,同期住院的34例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患者作为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检测亚急性1,2-DCE中毒组和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组患者发病期与好转期的血清NSE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亚急性1,2-DCE中毒组患者脑脊液NSE水平并与其血清NSE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SE对亚急性1,2-DCE中毒和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亚急性1,2-DCE中毒发病期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好转期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1,2-DCE中毒好转期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亚急性1,2-DCE中毒发病期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低于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发病期组(P<0.01)。亚急性1,2-DCE中毒组患者脑脊液NSE与血清NSE间无直线相关关系(r=-0.183,P=0.52);ROC曲线显示,血清NSE诊断亚急性1,2-DCE中毒和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1和0.726。结论亚急性1,2-DCE中毒患者血清NSE水平无明显变化。

  • 标签: 二氯乙烷类 中毒 中毒性脑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 简介:摘要: 乙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毒性较低,但极易燃烧,在农药、染料和石油化工等行业作为产品或原料。乙烷由乙醇和氯化氢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制得,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有部分原料的工艺水,如果工艺水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原料和水资源的浪费,还会使得废水不符合排放标准。因此,必须科学有效地处理乙烷生产中的工艺水。本文简单介绍了乙烷的生产工艺,并深入讨论了乙烷生产中工艺水的处理方法。

  • 标签: 氯乙烷 生产工艺 工艺水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之中,而当前社会中科技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在这样地发展之中就出现了相应的新型溶剂——乙烷,这种溶剂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生产四乙基铝和乙基纤维素的效率,由于是对于乙基化剂来说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了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这种溶剂也越来被广泛地应用,从而帮助社会更好地发展。

  • 标签: 氯乙烷 生产技术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环氧乙烷易燃、易爆、易自聚,依据其与人接触的毒性危害指标被划分为极度危害介质(Ⅰ级),被国家安监总局列入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在生产、储存、运输等方面应予以极大的重视,不仅要严格遵守石油化工的设计标准和操作规程,还要根据其易聚合、易气化、高温分解、有毒、爆炸极限范围宽等特殊危险性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 标签: 环氧乙烷  风险  识别方法  措施 
  • 简介:摘要:化石的氧化剂和乙醇装置以美国科学设计学会(SD)直接基于乙醇(40,000 t/年)的专利技术为基础,运行时间为7200h,乙烯聚乙烯,均质设备中的高度纯氧,以及基于氮或甲烷的纤维级乙醇生产产品。根据新疆市场发展情况和以太网封闭的需要,2002年进行了扩展,将旧乙醇生产能力从4万吨/年提高到5万吨/年,将乙醇生产能力从3000吨/年提高到3万吨/年。

  • 标签: 有机酸 腐蚀减薄 氯离子 应力开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口1,2-丙烷(1,2-DCP)所致BALB/cA-nu小鼠急性肝损伤特点,为进一步亚慢性、慢性毒性及致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18年10月,将清洁级健康BALB/cA-nu小鼠随机分成5个染毒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一次性灌胃1,2-DCP 860、1 150、1 500、1 950、2 535 mg/kg,同时设立空白组和溶剂对照组(玉米油)。染毒后24 h内及时对小鼠眼球采血并取肝胆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LI)、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1,2-DCP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肝细胞内微泡逐渐增多,炎细胞浸润增多,胆囊未见病理改变。与空白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小鼠血清ALT含量增高,860、1 150、1 950、2 350 mg/kg染毒组血清IL-6、TNF-β含量增高,1 950、2 535 mg/kg染毒组血清TNF-α和TBLI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小鼠血清中ALT、TBLI、TNF-β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小鼠血清中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1,2-DCP可能引起BALB/cA-nu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升高,且雄性小鼠活化的炎性因子种类多于雌性小鼠。

  • 标签: 小鼠 1,2-二氯丙烷 肝损伤 谷丙转氨酶 血清总胆红素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类
  • 简介:摘 要:以苯肼作为起始原料,与乙酰乙酸乙酯环合反应得到吡唑醇,再以DMF为溶剂与三氧磷反应得到吡唑醛,然后吡唑醛经高锰酸钾氧化得到吡唑酸,吡唑酸经酰氯化反应得到吡唑酰,最后与5-苯基-2-氨基-1,3,4-噻唑反应得到新化合物N-(5-苯基-1,3,4-噻唑-2-基)-3-甲基-1-苯基-5--4-吡唑甲酰胺,其结构均经IR、1H NMR、MS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抑菌活性。

  • 标签: 吡唑 酰胺 噻二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邻苯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对小鼠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3周龄清洁级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玉米油)组和低、中、高剂量DEHP染毒组(300 mg/kg、600 mg/kg、1200 mg/kg),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5 mL/kg,qd,每周5 d,连续染毒6周。染毒结束后,将各组雌鼠促排卵后与雄鼠合笼,取受精卵,观察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同时用Ca2+荧光探针(Fluo-4 AM)、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卵母细胞Ca2+、ROS水平,比较各组卵母细胞Ca2+及ROS水平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低、中、高剂量DEHP染毒组卵裂率、囊胚形成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和低剂量DEHP染毒组比较,中、高剂量DEHP染毒组卵母细胞Ca2+、ROS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EHP可升高小鼠卵母细胞内Ca2+、ROS水平,降低卵母细胞质量,进而影响早期胚胎发育。

  • 标签: 卵母细胞 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 Ca2+ 活性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尿中1-甲氧基-2-丙醇(1-methoxy-2-propanol,1M2P)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碳分子筛/聚甲基硅氧烷(CAR/PDMS)涂层固相微萃取头对尿样进行顶空萃取;单因素轮换法对萃取温度、盐析量、萃取时间进行优化;以DB-5(30 m×0.32 mm×0.25 μm)毛细管柱为分离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尿中1M2P浓度在0.50~10.0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3,方法检出限为0.14 mg/L,定量下限为0.45 mg/L,回收率为85.8%~104.7%,日内精密度为3.25%~6.65%,日间精密度为0.81%~3.96%。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职业暴露1M2P人群尿中1M2P的测定。

  • 标签: 色谱法,气相 固相微萃取 1-甲氧基-2-丙醇 丙二醇甲醚 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7的趋化作用,以及β2-糖蛋白Ⅰ(β2-GP)对VEGF诱导巨噬细胞迁移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VEGF组、VEGF+β2-GP组、VEGF+SB203580(p38抑制剂)组、β2-GP组。Transwell实验观察β2-GP对VEGF诱导巨噬细胞迁移的影响。ELISA检测β2-GP对VEGF诱导巨噬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IL)-8以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β2-GP对VEGF干预下巨噬细胞VEGF受体1(VEGFR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VEGF组巨噬细胞迁移的数量增加(t=22.089,P<0.05),与VEGF组相比,VEGF+β2-GP组和VEGF+SB203580组巨噬细胞迁移明显降低(t=22.687、63.625,P均<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VEGF组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CP-1、IL-8及MIP-1β的分泌增加(t=3.339、11.140、2.254,P均<0.05),与VEGF组相比,VEGF+β2-GP组和VEGF+SB203580组抑制VEGF诱导的3种趋化因子的分泌减少(t=3.148、2.402、2.798、6.754、4.459、5.528,P均<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VEGF组巨噬细胞VEGFR1的表达及p38MAPK通路的磷酸化程度增加(t=5.161,P<0.05);与VEGF组相比,VEGF+β2-GP组巨噬细胞VEGFR1表达及p38MAPK通路的磷酸化程度降低(t=4.965,P<0.05)。结论VEGF通过促进巨噬细胞VEGFR1表达,活化p38MAPK,促进巨噬细胞的迁移以及趋化因子MCP-1、IL-8、MIP-1β的分泌;β2-GP可抑制VEGFR1的表达,部分抑制p38MAPK磷酸化,从而抑制VEGF诱导的巨噬细胞迁移及趋化因子分泌。

  • 标签: β2-糖蛋白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巨噬细胞 糖尿病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离体及在体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后产生的代谢物2-羟基戊酸(2-hydroxyglutarate,2HG),探索临床3.0 T核磁共振机应用长回波时间(echo time,TE)单体素不对称自旋回波点解析波谱(point-resolved spectroscopy,PRESS)序列检测2HG的效能。材料与方法配制包含不同代谢物的两组体外水模,于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像上对各水模中心位置进行MRS感兴趣定位,采用长TE PRESS序列进行MRS成像。使用相同扫描参数,结合患者T1WI、T1WI增强图像,对拟诊为低级别胶质瘤的4例患者进行脑MRS成像,以术后基因检测获得的IDH基因突变状态作为金标准。水模及在体波谱中代谢物的绝对浓度值均通过LC model软件拟合后获得。结果体外水模扫描结果显示,当2HG配制浓度在2~ 16 mmol/L时,均能有效检测出2HG,相比2HG配制的真实浓度值,通过LC model计算得到的2HG绝对浓度值降低,而水模中2HG/谷氨酸(glutamate,Glu)的浓度比值与实际比值接近。在体扫描结果显示,在符合入组标准的3例患者中,2例IDH突变型胶质瘤患者均有效检测出2HG蓄积,1例IDH野生型胶质瘤未检测出2HG蓄积。结论水模扫描结果表明,临床环境中通过长TE PRESS序列检测2HG浓度水平时,低浓度2HG会被掩盖,从而增加假阴性的结果。而2HG/Glu的比值与实际比值较为接近,提示用比值替代绝对浓度可能更具准确性。结合在体扫描结果表明,临床环境中,在常规胶质瘤影像序列中加入长TE PRESS序列检测2HG蓄积水平,从而间接预测IDH基因突变状态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这对于胶质瘤分子分型的术前无创诊断、指导治疗策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羟基戊二酸 异柠檬酸脱氢酶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波谱
  • 简介:摘要: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合成主要依靠流化床反应器来完成,整个合成过程反应类型复杂,控制难度较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产品产生的影响。 本文 首先介绍了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特征、设备以及制备的流程,其次对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反应机理、综合性能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工艺水平,为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标签: 气固相 氯化聚氯乙烯树脂 工业合成
  • 简介:摘 要:异氰尿酸钠和三异氰尿酸都是代三聚氰酸消毒剂。它们是高效、广谱的消毒剂,性质稳定,毒性低,对有机化合物不敏感,对金属不具腐蚀性。这种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院、宾馆、学校、餐厅、饮水消毒以及水果、蔬菜等消毒。目前市场上的消毒剂主要有复方制剂、粉剂、片剂等。为此,本文进一步了解了不同厂家生产的异氰尿酸钠和三异氰尿酸消毒片的杀菌效果 。

  • 标签: 二氯异氰尿酸钠 有效氯 杀菌效果  三氯异氰尿酸
  • 简介:摘要:椰油酞属于混酞的一种,构成成分包括辛酞、癸酞、月桂酞等,其中的构成成分,会由于市场需求的不同,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变化。该物质在洗发水以及沐浴露当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并且市场需求正在以 8%左右的速度增长。因为需求量的提升,对其工艺开发方式的研究十分关键,可满足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本文针对光气合成椰油酰工艺开发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椰油酰氯 光气法 合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氯化钾是重要的无机盐产品,一般是由正浮选进行生产,这种方法主要存在原料浪费、损失严重、浮选效果差废液不达标等现象,制约了氯化钾工业的发展。正浮选生产氯化钾工艺过程中最常用的浮选药剂为十八胺,十八胺的浓度过大则会影响浮选过程的选择性,进而使得药剂留在溶液中造成浪费,降低氯化钾的回收率。

  • 标签: 浮选法 氯化钾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皮间充质化在2,3,7,8-四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致胎鼠腭突融合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C57BL/6 J孕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妊娠第10.5天(GD10.5),实验组以28 μg/kg的TCDD(玉米油溶解)灌胃,对照组则按照等量玉米油灌胃。在GD15.5分别处死2组孕鼠,在显微镜下行胎鼠腭突的形态学观察。购买原代腭突中嵴上皮细胞进行培养,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细胞分为3个亚组,分别添加浓度为5、10、20 nmol/L的TCDD于培养基,对照组则使用不加TCDD的培养基。72 h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检测荧光强度和蛋白质印迹检测腭突中嵴上皮细胞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K-19)和腭突间充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共获得36只胎鼠,死胎和吸收胎3只,腭裂发生率为100%(33/33),其中完全腭裂为84.8%(28/33),部分腭裂发生率为15.2%(5/33);对照组中获得40只胎鼠,死胎和吸收胎共2只,腭裂发生率为0(0/38)。实验组和对照组腭突中嵴上皮细胞培养72 h后形态均发生变化,由均一的鹅卵石样变为有伪足的星形或不规则形;对照组和实验组中5、10、20 nmol/L 3个亚组的腭突中嵴上皮细胞标志物CK-19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39±0.120、0.483±0.023、1.007±0.109、1.086±0.145,荧光强度分别为53.384±5.785、36.818±8.250、64.575±8.323、76.898±3.711;腭突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7±0.112、0.781±0.095、0.284±0.046、0.216±0.040,荧光强度分别为63.672±6.135、82.632±4.474、52.608±7.525、42.664±7.659。低剂量实验组(5 nmol/L)与对照组相比,CK-19降低而vimentin升高;高剂量实验组(10、20 nmol/L)与对照组相比,CK-19升高而vimentin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突中嵴上皮细胞间充质化(EMT)可能是一自发程序,TCDD致腭突融合障碍可能与腭突中嵴上皮细胞EMT过程受抑制有关,且随着TCDD剂量增加,这种抑制作用保持稳定。

  • 标签: 腭裂 多氯二苯并二恶英 上皮间充质化
  • 简介:摘要:在生产现场为了保证工艺生产安全可靠,根据控制和安全需要,常常对一些检测元件的信号采用“选一”“”逻辑运算,避免仪表假信号或仪表不可靠影响生产过程的可靠安全运行。“选一”“”逻辑运算一般都是通过控制仪表组态或由继电器搭接的逻辑电路实现的,本文通过对现场使用的两个接近开关使用接线的方式,阐述了用接近开关实现“选一”“”逻辑功能的思路,并总结出实现接近开关“选一”“”逻辑功能的方法和接线方式。

  • 标签: 二选一 二选二 接线方式 接近开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对肾炎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在本院收治的肾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相关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β2-MG、BUN、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IL-1β、IL-2、IL-6、IL-10、TNF-α、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肾炎患者的β2-微球蛋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肾炎 肾透析 血液灌注 β2微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