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采用量子力学中CBS-QB3的组合方法对2-甲基呋喃OH自由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标题反应存在三类反应,分别是加成反应SN2取代反应反应,共有10条通道。在加成反应中,主要发生在C1、C2、C3和C4上,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均小于零,分别为-114.68,-36.54,-41.73,-116.81 kJmol-1,表明该类反应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均可进行;四条加成反应活化能分别为0.00,24.40,15.62,0.00 kJmol-1,产物稳定性为P4(C4)>P1(C1)>P3(C3)>P2(C2),表明四条加成反应无论从动力学还是热力学均可容易进行,其中OH极易加成在C1,C4位置上,是加成反应的优势通道。在SN2取代反应中,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为93.34 kJmol-1 ,反应活化能为201.58 kJmol-1,可见SN2取代反应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均不易进行。反应有5条反应通道,分别抽取2-甲基呋喃环上和甲基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分别为16.52,17.48,18.28,-122.89,-122.26 kJmol-1,表明OH自由抽取H2、H3、H4反应通道从热力学角度不易进行。OH自由抽取H6和H7反应活化能分别17.74,17.75 kJmol-1,且产物P9和P10产物也极为稳定。因此OH自由抽取甲基上H原子形成的类似卞结构的产物P9,P10的反应反应的优势通道。

  • 标签: 2-甲基呋喃 OH自由基 抽氢反应 SN2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分别在B3LYP/6-311++g(d,p)和B3LYP/aug-cc-PVTZ理论水平下,系统研究了无水和水催化的OH自由与HBrO反应,即HBrO+OH和HBrO+OH+H_2O2反应的微观反应机理,给出了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路径,并指出能量最低的反应通道.对于没有水参与的反应,由于OH自由进攻HBrO方式不同,存在顺式方向和反式方向2种进攻方式的反应路径;当有一分子水参与反应时,考虑HBrOH_2O复合物与OH自由反应和HBrO与H_2OOH复合物2反应情况,共发现4条不同的反应路径.这2反应的所有路径均是在OH自由提取之前以氢键复合物形式存在,反应过程均为无势垒加合过程,总反应为放热反应.水对目标反应起催化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反应的势垒,可以加快OH自由和HBrO的消耗速度.

  • 标签: HBrO 自由基 反应机理 DFT
  • 简介: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高中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实验内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曾经出现过溴水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两种试剂,[1-2]目前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用的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3]乙烯与溴水反应、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将溴水改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本文结合乙烯与溴加成反应的机理作一个说明。实验表明,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生成1,2-二溴乙烷:

  • 标签: 高中化学 二溴乙烷 溶液反应 水反应 中学化学教学 人教版
  • 简介:上世纪初发现自由反应,其特点有三:引发、传递和终止;分为单分子和双分子反应,共振杂化体越多的自由越稳定,对自由稳定有利的空间构型其反应易进行,溶剂化作用,氢键的形成,过渡态活化能等对自由反应都有影响。

  • 标签: 自由基反应 特点 类型 影响因素 共轭作用 空间效应
  • 简介:应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HO2+C2H2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和CCSD(T)/6-311G**水平上计算了HO2+C2H2反应的二重态反应势能面.计算结果表明,主要反应方式为自由HO2的H原子和C2H2分子中的C原子结合,经过一系列异构化,最后分解得到主要产物P1(CH2O+HCO).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反应热为-321.99kJ.mol-1.次要产物为P2(CO2+CH3),也是放热反应.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HO2+C2H2 势能面 反应机理
  • 简介:烯烃和炔烃在结构上的共同点都表现在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不饱和性上.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卤素等试剂发生一系列的加成反应.但是两者又有较明显的区别,炔烃比烯烃难发生亲电加成,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本文从烯烃和炔烃的结构上进行比较来寻找性质差别的原因.

  • 标签: 烯烃 炔烃 亲电 亲核 加成反应
  • 简介:烯烃和炔烃均具有不饱和性,而且炔烃的不饱和程度要比烯烃的大,但是,乙烯比乙炔都更易与溴反应。笔者从物质结构理论方面入手,应用原子轨道杂化理论,从物质结构等方面定性地以乙烯和乙炔为例,论述了炔烃比烯烃更难于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的原因。

  • 标签: 原子轨道 物质结构 炔烃 烯烃 乙炔 杂化
  • 简介:有机反应中的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双键、三键或大“键等)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其反应原理在高考有机综合题的考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加成反应通常包括:烯烃或炔烃或苯及其同系物或醛、酮的加氢、加卤素、加卤代烃、加水、加氢氰酸,烯烃或炔烃或醛的自身加聚等等.其典型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 标签: 反应原理 应用 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 有机综合题 有机反应
  • 简介:加成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里的不饱和碳原子,直接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乙烯和乙炔均为不饱和烃(分别含有一个和二个π键),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那么谁更容易发生呢?

  • 标签: 加成反应 乙烯 乙炔 有机物分子 原子 化合物
  • 简介:马来酰亚胺树脂是一类理想的耐热高分子材料,作为马来酰亚胺的前体原料马来酸酐,双键的存在往往会降低高分子材料的稳定性,利用Diels-Alder反应保护马来酸酐中的碳碳双键成为发展性能更优越的马来酰亚胺耐热高分子材料的可行方法。文章运用Wolff-Kishner-Huang反应还原糠醛制备2-甲基呋喃,并对反应溶剂及相转移催化剂进行TLC跟踪优化;同时成功合成出2-甲基呋喃与马来酸酐的Diels-Alder反应产物,保护了马来酸酐中的双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标签: 糠醛 马来酸酐 Wolff-Kishner-Huang反应 DIELS-ALDER反应
  • 简介:为提高TDI-TMP加成物的性能水平,着重探讨了影响加成反应的几个重要因素,如温度、溶剂、加料方式、[NCO]/[OH]比值以及二元醇的变化等,以及对提高TDI-TMP加成物的内在品质而进行的催化聚合后处理工艺作了简要介绍。

  • 标签: 甲苯二异氰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 加成反应 催化聚合 后处理 温度
  • 简介:采用含漆酶/介体体系(LMS)漂段的TCF漂序,在H2O2用量为2%的情况下,将蔗渣硫酸盐浆漂到80.7%ISO的白度.利用电子自旋共振谱(ESR)研究了蔗渣硫酸盐浆在漆酶/介体体系中产生自由的情况,并与蔗渣硫酸盐浆在漆酶中产生自由的情况以及仅有漆酶和介体而没有纸浆时产生自由的情况对比,从而了解漆酶/介体体系漂白纸浆的自由反应机理.

  • 标签: 漆酶/介体体系 漂白 纸浆 自由基 反应机理
  • 简介:研究了新显色剂2-2-咪唑偶氮)-5-二乙氨基酚(简称IZAPN)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5.0的HAc-NaAc介质中,试剂与铜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络合物的λmax为547nm,试剂的λmax为477nm,对比度△λ为70nm,络合比Cu2+:R为1:2,摩尔吸光系数为2.22×104L·mol-1·cm)-1,Cu2+在0~0.8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直接测定铸造镁合金和铝合金中微量的铜,结果满意.

  • 标签: 2-(2-咪唑偶氮)-5-二乙氨基酚 分光光度法
  • 简介:在B3LYP/6-311+G(3df,2p)水平上对HS和HOO反应中的所有物种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和频率计算,采用QCISD(T)/6-311+G(3df,2p)方法获得了各物种的单点能,构建了HS和HOO反应在单、三重态势能剖面.结果表明,HS与HOO反应体系中存在2种不同的通道,在单、三重态势能面上生成的产物分别为[1P1(H2O2+1S),1P2(H2S+1O2)]和[3P1(H2O2+3S),3P2(H2S+3O2)].标题反应主要发生在三重态势能面上,优势通道[R→3TS2→3P2(H2S+3O2)]的活化能为9.99kJ·mol-1.此结果对认识大气硫迁移转变规律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HOO HS 抽氢反应机理 势能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针对甲酸乙酯(H(CO)OCH2CH3)与羟基自由(OH)的反应动力学展开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在理论方面,首先通过量化计算得到了在M06-2x/ma-TZVP水平下准确的反应势能面,随后利用多结构-扭转(multi-stucturetorsionMS-T)方法对转动非谐效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非谐校正系数,最后基于传统过渡态理论并考虑Eckart隧穿效应获得了200~2000K温度范围的反应速率常数.在实验方面,开展了激波管实验来测定H(CO)OCH2CH3与OH反应速率常数,基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探测OH自由306.7nm的吸收线,并对反射激波后高温反应过程的OH浓度变化进行测量,从而获得了900~1321K温度范围的反应速率常数,并论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 标签: 甲酸乙酯 羟基自由基 激波管 激光吸收光谱 反应速率常数
  • 简介:将95%Mg+3%Ni+2%MnO2混合粉末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中充反应球磨100h,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球磨后的粉体进行表征,并研究其与水反应的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充球磨能对Mg-3Ni-2MnO2进行充分的氢化,Mg全部形成MgH2。制备的氢化态Mg-3Ni-2MnO2复合粉末的颗粒尺寸为0.1~5gm,晶粒尺寸在1~40nm之间。复合物在二次去离子水中水解时,随温度升高,放量增加,当温度为343K时,在20min内放出的氢气达到理论放量的91-3%,有望成为1种新的安全高效源技术。Avrami指数的数值变化表明,氢化态Mg-3Ni-2MnO2复合粉体的水解过程中,不同阶段其水解机理有所不同。

  • 标签: 储氢材料 反应球磨 水反应 动力学性能
  • 简介:在高一化学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里有一个这样的演示实验:将约20g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约10g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入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块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气味,用手触摸杯壁下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观察现象。一、实验存在的问题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小烧杯与下面的玻璃片要粘结在一起,否则会被认为不成功。

  • 标签: 反应实验 化学教材 玻璃片 Ba NH4CL 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