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β2-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的确诊糖尿病患者5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选取50例健康体检,联合检测β2-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实验组β2-MG及尿MALB的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β2-MG、尿MALB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现诊断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 标签: &beta 2-微球蛋白 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与尿β2-球蛋白(β2-MG)检测联合诊断高尿酸肾病(HUAN)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192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PHUA组)、162例HUAN患者(HUAN组)和3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尿β2-MG水平、二维超声检测结果及ARFI技术检测的肾皮质、髓质和肾窦SWV值,分析HUAN患者的SWV值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其肾实质、肾窦SWV值与尿β2-MG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62例HUAN患者中,肾实质回声增强76例(46.91%),肾窦增宽89例(54.94%),肾皮质髓质结石49例(30.25%);192例PHUA患者和360例健康体检者肾皮质和髓质回声均无明显异常,肾窦结石分别为3例(0.83%)和5例(2.60%)。HUAN组肾皮质、髓质和肾窦SWV值分别为3.32±0.45m/s、3.02±0.51m/s和1.58±0.45m/s;PHUA组分别为2.92±0.64m/s、2.51±0.51m/s和1.41±0.35m/s;对照组分别为2.73±0.58m/s、2.26±0.43m/s和1.21±0.21m/s;三组SWV值均为肾皮质〉肾髓质〉肾窦(P〈0.05)。HUAN组尿β2-MG水平明显高于PHUA组和对照组(P〈0.05)。HUAN

  • 标签: 尿微 微球蛋白 成像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球蛋白对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设成观察组,选择同期来该院健康体检的60例人员设成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球蛋白,比较检测含量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对照组人员的β2球蛋白、尿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检测含量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β2球蛋白、尿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15.0%、10.0%,低于观察组患者的73.3%、61.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球蛋白、尿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检测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老年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体内血β2球蛋白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5年5~9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试验组,以4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儿血β2球蛋白、肌酐、尿素氮以及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两组新生儿的肌酐、尿素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胆红素、血β2球蛋白差异均显著(P<0.05);重度高胆血红素新生儿的血β2球蛋白显著高于中度、轻度高胆血红素新生儿的血β2球蛋白(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血红素症患儿的血β2球蛋白随着胆红素水平的增高而增高,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应避免给予高胆血红素症新生儿使用肾毒性药物,以免加重肾脏损害。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血&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β2球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91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1,另选取9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对三组患者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β2球蛋白的联合检测,对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上述两项指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β2球蛋白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三组患者上述两项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β2球蛋白能够有效的检测出患者是否患有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效果显著,具有非高的临床诊断参考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超敏C蛋白 尿&beta 2微球蛋白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β2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浓度与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96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血浆β2-MG浓度检测,以四分位法分为第1组(n=120)、第2组(n=154)、第3组(n=132)、第4组(n=90)。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包括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支数及3支冠脉病变比例,分析β2-MG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4组的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支数及3支冠脉病变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四组最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β2-MG浓度与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支数及3支冠脉病变比例呈正相关(r=0.602、0.612、0.683,均P〈0.05)。在校正各项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2-MG是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支数及3支冠脉病变比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β2-MG浓度是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血浆β2-MG浓度的升高,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逐渐加重。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Β2微球蛋白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 简介:为了快速获得具有高效杀菌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利用组合化学与传统合成方法相结合的方案,研究了N-取代-2-氧代-2-苯基乙磺酰胺类化合物对灰霉病菌的杀菌活性。首先以苯乙酮为原料,经过磺化、氯化反应,制备得到2-氧代-2-苯基乙磺酰氯,再分别与苯胺、苄胺和烷基胺组合库反应,制备了33个组合库,其中包含105个化合物,收率在60%~90%之间,纯度在70%~95%之间。筛选其中的10个活性库进行平行合成,得到29个化合物,又对其中10个活性化合物进行了纯化与结构鉴定。最后用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对所有组合库与化合物进行离体与活体双重筛选,快速确定了高活性先导化合物,为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乙磺酰胺 组合化学 灰霉病菌 杀菌活性 构效关系
  • 简介:以金刚烷甲酮为原料、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采用两步氧化方法,合成治疗糖尿病药物沙格列汀中间体2-(3-羟基-1-金刚烷)-2-乙醛酸。结果表明:以溴化四丁铵为相转移催化剂,产品收率为44.96%。第一步反应投料量比例为:氢氧化钠与金刚烷甲酮的物质的量比为0.78:1、高锰酸钾与金刚烷甲酮的物质的量比为2.0:1、溴化四丁基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温度55℃;第二步反应投料量比例为:氢氧化钠与2-金刚烷基乙醛酸的物质的量比为4.0:1、高锰酸钾与2-金刚烷基乙醛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2:1、反应温度80℃。

  • 标签: 2-(3-羟基-1-金刚烷)-2-乙醛酸 沙格列汀 正交试验 合成
  • 简介:摘要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是从大量健康人混合血浆分离提出的免疫球蛋白G(IgG),近年来,由于提炼生产和血浆内感染因子监测与杀灭技术的提高,国产IVIG已达到国家血的制品监查质量标准,可供静脉注射,目前临床已应用IVIG治疗儿科多种疾病,疗效疗效良好,副作用少,在危重症的抢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细胞因子 抗体
  • 简介:西弗碱结构是重要的功能性片段,含有这类结构片段的化合物显示出有价值的实际应用。以便宜易得的4-溴-1,8-萘酐为起始原料,与水合肼反应生成萘酰亚胺,再与水杨醛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2-2-羟基苯亚胺基)-6-哌嗪基-1H-苯并异喹啉-1,3-二酮。其结构经核磁氢谱证实。

  • 标签: 西弗碱 萘酰亚胺 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儿童乙型脑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乙型脑炎儿童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退热时间及抽搐症状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儿童乙型脑炎,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治愈率,利于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纳洛酮 乙型脑炎 儿童 疗效
  • 简介:本文研究了旗传递点数不大于20的2-(v,k,λ)设计的分类,证明了当(r,λ)=1时,在同构意义下只存在18个这样的设计.

  • 标签: 非对称2-设计 自同构群 旗传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以供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中选取49例作为对照组,探究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4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lgG、lgA、lgM)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lgG、lgA、lgM)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临床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促进治疗效果,可应用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