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总结了基于云计算的心理测评方式与传统心理测量方式,对两种测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果,深度探讨创新心理测评该方式应用的准确性以及实用价值。方法:我院专门收治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专门基于云计算电子心理测评方式与传统纸质心理测评方式进行测评对比。结果:为20例患者实施电子版说谎、社会内向、校正测评,其测评分值结果明显高于传统纸质版心理测评方式。结论:结果说明基于云计算的电子版心理测评方式相比于传统纸质版心理测评方式优势更大,例如其用时更短、准确率更高等等,两种测评方法在量表因子表现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 标签: 云计算 心理测评方式 传统纸质版 电子版 对比差异性
  • 简介:摘要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第一大资源,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会出现能力、兴趣、价值观等考评符合要求但员工的绩效不理想的困境,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但又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道德素质测评工具来识别。本研究综合管理学、心理学、测量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运用文献综述、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制定了全新的职业道德测评方案。

  • 标签: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心理 测评 探析
  • 简介:目的:探讨金融专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91名金融专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金融专科学生中强迫症、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青年组。男生阳性均分高于女性阳性均分。三年级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人数高于一、二年级。结论:专科生的心理卫生方面有一定的独特性。

  • 标签: 金融专科 学生 心理健康 测评 症状自评量表 强迫症
  • 简介:介绍了心理弹性的概念、心理弹性常用测评工具,包括儿童、青少年心理弹性常用测评量表及成人应用量表。对心理弹性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及为本土化测评工具的研制提供借鉴。

  • 标签: 心理弹性 测评工具 综述
  • 简介:摘要:干部的角色对一个组织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干部对这个职位没有发挥作用,他会直接影响整个组织的工作。没有对干部进行心理测评,一些干部岗位就处于错误的位置,影响了组织的整体效率。目前,我国心理测评的选择是由缺乏社会认识、制度不足、心理测评干部选拔以及心理测评领域专门知识不足。因此,有提高社会认识,促进制度的完善,为心理测评制度的设计选择科学体系,不断改进心理测评和职业培训领域的技术。

  • 标签: 心理测评 干部选拔 应用
  • 简介:摘要:心理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为了节省时间方便检测心理健康问题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所以开发一个页面简洁清晰的心理测评系统对社会有更大的意义。本文将对心理测评系统进行研究,将系统分成了两大角色,分别是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经过分析又将系统大致分为用户管理模块、登录模块、新闻管理模块、心理知识模块、测试管理模块、评论留言管理模块、论坛管理模块、投诉建议管理模块。

  • 标签: 心理测评  管理 Java  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解放军某部225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评,建立新兵心理档案。方法使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的DXC-6多项群体心理测评仪,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评。结果225名新兵中性格外向稳定型177人,占总测评人数78.66%,性格内向稳定型型48人,占总测评人数21.33%。Tp均值43.47,Tn均值40.32。筛选出情绪不稳定Tp、Tn双项均高的有5人,占总测评人数的2.22%。

  • 标签: 新兵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人格 心理档案
  • 简介:心理测评及其在学员管理中的应用解放军农牧大学吕文华,陈新军队是特殊的武装集团,把来自不同的家庭和教育环境,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入学动机的学员培养成政治合格、专业过硬、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的人才,是军队院校教育的基本目标,而学员队的管理教育...

  • 标签: 心理测评 学员管理 学员队 心理素质 管理教育 军校学员
  • 简介:警察招录中使用心理测评是一种针对高风险人群的心理测试,美国在这个领域有近百年的实践,近年来,针对这一领域出台了一些应用指南和标准。这篇文章围绕美国在警察招录中使用心理测评的意义、历史、心理测评工具及相关问题、行业标准、研究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对国内相关实践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美国 警察招录 心理测评 职前心理筛查
  • 简介:近几十年来,随着测评工作更加专业化,素质测评技术被应用到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各个领域。将心理测评运用于领导干部的培训、考核和选拔任用中,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从2006年中组部正式提出在干部考核中要组织心理素质测评的要求以来,不少地方的组织人事部门、人才测评机构组织了较多的探索性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对心理素质测评应用性价值的认识,促进了该项研究在领导人才选拔测评工作的逐步推广和应用,其学术研究和应用价值也匝在逐步地体现出来。

  • 标签: 心理素质 测评 综述
  • 简介:心理咨询工作核心能力的探讨有助于促进我国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发展和咨询行业规范化。研究者和相关专业机构提出了心理咨询工作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包括房状模型、三维立方体模型、派克峰模型、伞状模型、四因素模型等。研究者开发了大量测量工具,主要包括专家评估和来访者评估两种测评方式。未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咨询师的共性与特性,开发全面测量咨询师工作核心能力的工具,采取多种咨询能力测评方式综合测评咨询工作核心能力。

  • 标签: 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能力 测评
  • 简介: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心理测评,却有着丰富的心理测评思想,这些思想体现在选拔人才、因材施教、慎重交友等方面。中国古代心理测评的方法主要有多维度综合考察法、设置情境测试法、生活环境考察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测评思想的特点是以定性化的感性评价为主要测评标准,且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中国传统心理测评思想是我们开展心理测评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思想渊源,是心理测评本土化的前提和基础。

  • 标签: 传统文化 心理测评 情境 感性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与建立大众健身操参与者心理健康测评量表及常模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常模群体;确定了大众健身操心理健康测评的内容及工具。运用《心理健康测量综合量表》对357名符合常模群体特征的人进行测试,获得数据,依据2000年我国十城市女性成年人的参考常模,对大众健身操锻炼者《心理健康测量综合量表》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由专家或经过培训者作出评价报告,既能了解和普通人群比较的结果,又能知道与大众健身操锻炼者群体中的比较结果,以确定自己心理健康状况在常模群体中所处的相对水平。

  • 标签: 大众健身操 心理健康 测评方法 全民健身运动计划 测评指标 测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心理测评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防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本院40名医护人员,所有医护人员均接受心理测评,分析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 40名医护人员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8例,占比为20.00%,其中抑郁、焦虑、人际交往敏感占比分别是5.00%、10.00%、5.00%。结论 根据医护人员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能够帮助其保持良好心态开展工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测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咨询中应用儿童气质测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儿童心理门诊咨询儿童10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儿童气质测评前相比,气质测评后儿童的各个气质维度均改善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儿童气质测评运用在心理咨询中,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儿童行为。

  • 标签: 心理咨询 儿童气质测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咨询中应用儿童气质测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儿童心理门诊咨询儿童10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儿童气质测评前相比,气质测评后儿童的各个气质维度均改善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咨询 儿童气质测评 临床价值
  • 简介:心理测评,就是运用某种可以将心理现象量化或划分范畴的测评或量表对测试对象的心理特征或行为进行描述,对人的行为表现及心理特征做出数量化的解释。近十余年来,心理测评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在应用心理测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将这一技术运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其效能,就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心理测评 测评工作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特征 行为表现
  • 作者: 魏海燕,王庆淼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2-03-13
  • 出处:《学术研究》 2012年第3期
  • 机构:摘要:开展心理测评工作,能够极大地提升民警的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在当前工作实践中,存在对心理测评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对心理测评的研究分析有所滞后、心理测评结果的使用缺乏规范化、心理测评的施测专家相对缺乏等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心理测评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对当前民警心理测评工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建立公安民警心理测评数据库、培训专业人员从事实证研究、完善施测程序、开展心理素质测评不能流于形式。
  • 简介:高校教师测评中存在着过度紧张、否定心理、疑虑心理、交易心理、偏见效应、时间差效应、消极应付、亲疏程度、趋中效应、报复心理等导致教师测评效度和性度不高的心理弊障。给出了明确教师测评的目的,培育优秀的测评理念,加大教师测评参与度,严格挑选测评人员并加以技术指导,谨慎处理和利用测评结果。完善测评制度等提高教师测评有效性的措施。

  • 标签: 高校教师 测评 心理弊障 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