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64例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術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换药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创伤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负压封闭吸引技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6 月本院接诊的 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病患 72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划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 n=36 )。当中,研究组实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分析 2 组创面面积的改善情况,比较换药次数等指标。 结果:研究组的创口感染率为 0.0% ,比对照组的 11.11% 低, P < 0.05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 16.18±1.37 ) d ,比对照组的(

  • 标签:
  • 作者: 方翀1魏炜2(通讯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9;2.安徽泾县医院骨科  安徽宣城 242500)  【摘  要】目的:研究损伤控制技术在骨创伤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116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的87.9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创伤的急诊中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与关节损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5%(30/4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72.5%(29/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与关节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创口愈合,最大程度恢复骨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与关节损伤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于美学区口腔种植中应用劈开联合挤压及引导组织再生技术,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起—2018年12月毕,对到我院选取60例上颌前牙单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以均匀分组作为原则将选取的患者分为1组、2组以及3组,各20例,1组患者应用劈开联合挤压实施治疗,2组患者应用劈开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实施治疗,3组患者应用劈开联合挤压及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实施治疗。结果相较于3组,牙槽嵴宽度增加值1、2组显著较差,且1差于2组(P<0.05);相较于3组,PES变化百分率1、2组显著较差(P<0.05)。结论于美学区口腔种植中应用劈开联合挤压及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效果显著,有效增加了牙槽嵴宽度,同时提升了软组织美学效果。

  • 标签: 骨劈开 骨挤压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美学区口腔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2019年4月诊治的多发与关节损伤患者82例进行护理研究,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9.26%,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多发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发骨与关节损伤 针对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2019年4月诊治的多发与关节损伤患者82例进行护理研究,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9.26%,数据对比有意义(P

  • 标签: 多发骨与关节损伤 针对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去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标准外伤大瓣减压术,观察组给予改良去瓣减压术,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占48%;轻度残疾占36%;重度残疾占8%;植物状态占4%;死亡占4%。对照组恢复良好占24%;轻度残疾占20%;重度残疾占32%;植物状态占12%;死亡占12%。观察组效果更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出现3例切口疝,2例脑水肿,3例癫痫,并发症发生率为32%;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去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改良 去骨瓣减压术 颅脑损伤
  • 简介:  O2~O3浸润治疗运动系统软组织炎症性疼痛,人体软组织注射臭氧未见并发其它病变及死亡报道,最大限度地发挥臭氧注射疗效

  • 标签: 常见运动 性疼痛 治疗常见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简称 SCI )去瓣减压术(简称 DC )中的应用。 方法:研究主体的入院时间是 2016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共计 SCI 行 DC 治疗患者 88 例,参照随机法分 A 组(例数是 44 )和 B 组(例数是 44 )。前者选用优质护理,后者选用常规。对比内容是护理效果。 结果: 以上组别经 并发症率 对比后差异极为显著,示为 P < 0.05 。经护理满意度对比后同为 P < 0.05 。 结论: 为 SCI 行 DC 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减少其并发症,且能获得较满意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大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大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瓣开颅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颅内高压,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治愈率,本文主要针对关于标准外伤大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10年到2018年间进行治疗的76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研究对象。在进行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以不同治疗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影响进行统计,因此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我们均进行分组讨论,分为对照组与常规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标准外伤大瓣开颅术进行治疗,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使用标准外伤大瓣开颅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治疗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都具有明显效果,其中相对比较明显的指标主要有患者的治疗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使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疾病进行治疗之后,我们对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与常规瓣开颅术相比标准外伤大瓣开颅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银质针来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对患者加强疼痛护理支持,提升治疗满意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158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均采用银质针为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疼痛度改善情况。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 患者中有 12 例出现了不适感,其主要原因为疼痛难忍, VAS 评分为( 33.2±3.7 )分。其次,也有 7 例患者有晕针反馈,从而终止了治疗。最后,有 4 例因为加热温度高而出现了轻微的银针烫伤问题,但得到了及时的纠正治疗。患者对本次实验的满意度为 94.3% ( 149/158 )。 结论: 采用银质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 具有不错的成效,但是要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优化护理策略,以患者感受为主要认知方面,提升护理满意率。

  • 标签: 银质针 慢性软组织损伤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银质针来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对患者加强疼痛护理支持,提升治疗满意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158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均采用银质针为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疼痛度改善情况。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 患者中有 12 例出现了不适感,其主要原因为疼痛难忍, VAS 评分为( 33.2±3.7 )分。其次,也有 7 例患者有晕针反馈,从而终止了治疗。最后,有 4 例因为加热温度高而出现了轻微的银针烫伤问题,但得到了及时的纠正治疗。患者对本次实验的满意度为 94.3% ( 149/158 )。 结论: 采用银质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 具有不错的成效,但是要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优化护理策略,以患者感受为主要认知方面,提升护理满意率。

  • 标签: 银质针 慢性软组织损伤 疼痛护理
  • 简介:外周神经、关节囊、皮下组织等均属于人体软组织,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劳损、创伤等因素,导致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等,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功能[1]。目前,物理检查在判断损伤深度、病变范围方面的准确性相对较差,而影像学检查以及相关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可有效显示、分辨正常组织结构与病理改变等[2,3]。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采用肌超声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资料,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浅表软组织 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 创伤性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主要观察的方式是对标准外伤大瓣减压术的临床结果进行应用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本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的对象,从人数上看,符合实验要求的有68例,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进行不同手术形式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瓣开颅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了标准外伤大瓣减压术,分析手术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以及颅内压的变化。结果在手术后的一周观察期内,观察组的平均颅内压情况是低于对照组的,其手术效果良好,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上,观察组仅有3例,对照组则有10例,其比例结果分别为8.8%和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在进行GOS评分的过程之中,两组患者的病情程度也显示出不一样的结果,且以观察组的病情改善成效更好。结论采用标准外伤大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情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有效地清除血肿,脑坏死组织,有利于降低颅内压,控制并发症情况,因此,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 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X线检查、肌骨超声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X线、肌骨超声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结果,并分析X线、肌骨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结果肌骨超声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X线(P<0.05),肌骨超声对肌肉损伤、肌腱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P<0.05)。经一致性分析,肌骨超声的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良好,X线与手术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中等。结论肌骨超声用于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价值,可对浅表软组织损伤予以灵敏检出,对其软组织损伤类型予以鉴别区分。

  • 标签: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 诊断 肌骨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 方法: 选取 201 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的 70 例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给予患者肌骨超声、 X 线片检查,将手术结果当作金标准,评估肌骨超声、 X 线片检查的应用效果。 结果: 肌骨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 X 线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 的临床诊断工作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肌骨超声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局灶性距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局灶性距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清理组、微骨折组,分别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结果微骨折组治疗后活动功能及疼痛程度均优于清理组,差异显著(P<0.05)。微骨折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水平优于清理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用于局灶性距软骨损伤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活动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恢复。

  • 标签: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 局灶性距骨软骨损伤
  • 简介:目的总结标准外伤大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手术治疗的10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标准外伤大瓣减压术治疗50例(观察组),常规瓣减压术治疗53例(对照组)。结果两组术前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3、7d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8.0%)显著低于对照组(35.8%;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52.0%)明显高于对照组(32.1%;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增加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优于常规瓣减压术。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减压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