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ümmell病经皮椎体成形术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6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09例(351节椎体)Kümmell病患者资料,男80例,女229例;年龄(75.1±7.5)岁(范围60~94岁)。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症状时间、Kümmell病分期、骨折位置(胸椎、腰椎)、有无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骨折形态(楔形、双凹、压缩)、骨折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椎体后壁皮质是否突入椎管、是否发现椎基底静脉孔、穿刺方式(单侧、双侧)、水泥形态(团块样、海绵样)、水泥量、渗漏(是、否)、水泥渗漏类型。水泥渗漏类型分为:经椎基底静脉型、经皮质型、经椎体节段静脉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临床因素与水泥渗漏的关系。结果351节椎体,总渗漏发生率65.8%(231/351)。经椎基底静脉型渗漏率21.4%(75/351),经皮质型渗漏率37.6%(132/351),经椎体节段静脉型渗漏率22.8%(80/3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渗漏相关的因素包括: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存在椎基底静脉孔、水泥形态;与椎基底静脉型渗漏相关的因素包括:存在椎基底静脉孔、水泥形态;与皮质型渗漏相关的因素包括: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水泥形态;与椎体节段静脉型渗漏相关的因素包括:存在椎基底静脉孔、水泥形态、水泥量、骨折位置。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时发生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包括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存在椎基底静脉孔、水泥形态等。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黏合剂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水泥柄后水泥综合征发生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2月~2020年1月在我院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7例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并汇总术后水泥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患者Harris评分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显著(P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水泥柄 髋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骨水泥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水泥型与非水泥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行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水泥组、非水泥组,每组各56例。水泥组患者给予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手术治疗,男26例,女30例,年龄(72±4)岁。非水泥组给予非水泥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男31例,女25例,年龄(73±4)岁。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对患者在随访期间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112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6±5)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水泥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3)d]、开始负重时间[(41±9)d]均低于非水泥组[(17±3)d、(46±10)d](t=4.353,2.856,P<0.05)。水泥组手术优良率为87.50%(49/56),高于非水泥组71.43%(40/56)(χ2=4.432,P<0.05)。水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4/56),低于非水泥组的21.43%(12/56)(χ2=4.667,P<0.05)。水泥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在术后6个月[(82±14)分]、12个月[(86±8)分]、24个月[(91±7)分]、36个月[(95±4)分]均优于非水泥组[(76±11、81±9、87±8、91±6)分]。水泥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3%(5/56),低于非水泥组的23.21%(13/56)(χ2=4.236,P<0.05)。结论相较于非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更好,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术 骨水泥型 人工半髋关节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最适配比的新型依诺肝素钠水泥与普通水泥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2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购自望都县彤辉养殖有限公司),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A组左后肢记为A1组,植入最适配比的新型依诺肝素钠水泥长方体试件,右后肢记为A2组,植入普通水泥长方体试件,B组左后肢记为B1组,植入最适配比的新型依诺肝素钠水泥圆柱体试件,右后肢记为B2组,植入普通水泥圆柱体试件,1 d后A、B两组各随机选出5只家兔,将体内试件取出,A组试件行四点弯曲实验,计算各标本的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B组试件行轴向压缩实验,计算各标本的压缩强度,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4周后将A、B两组剩余家兔体内试件取出,重复上述实验。结果1 d时,A1组弯曲模量为(2.28±0.05) GPa(1 GPa=7.5×108 mmHg),A2组弯曲模量为(2.49±0.13) GPa,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1,F=0.982,P>0.05),A1组弯曲强度为(97.95±0.32) MPa(1 MPa=7.5×103 mmHg),A2组弯曲强度为(99.86±0.47) MPa,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0,F=2.212,P>0.05),B1组压缩强度为(88.75±0.42) MPa,B2组压缩强度为(90.17±0.39) MPa,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3,F=0.791,P>0.05;4周时,A1组弯曲模量为(2.05±0.10) GPa,A2组弯曲模量为(2.44±0.23) GPa,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2,F=0.803,P>0.05),A1组弯曲强度为(94.24±0.29) MPa,A2组弯曲强度为(98.58±0.35) MPa,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2,F=3.241,P>0.05),B1组压缩强度为(86.21±0.22) MPa,B2组压缩强度为(91.67±0.54) MPa,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2,F=2.470,P>0.05)。结论最适配比新型依诺肝素钠水泥植入家兔体内后其机械性能未发生明显改变,符合临床应用的生物力学要求。

  • 标签: 依诺肝素钠骨水泥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使用明胶海绵填塞减少水泥渗漏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 2018年1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171例(171椎)采用PKP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105例;年龄60~87岁[(67.9±6.7)岁]。骨折节段:T10 22例,T11 28例,T12 37例,L1 34例,L2 32例,L3 18例。80例在注射水泥前应用明胶海绵的碎屑预先填塞(A组),91例注射水泥前不使用明胶海绵碎屑填塞(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水泥注射量、水泥渗漏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 d,3,6和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12个月[(12.8±0.6)个月]。A组手术时间为(48.3±1.2)min,B组为(42.3±1.3)min(P<0.05)。A组水泥注射量为(5.4±0.8)ml,B组为(5.6±0.7)ml(P>0.05)。A组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1%(9/80),B组为26%(24/91)(P<0.05)。两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ODI在术前及术后各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胶海绵填塞可减少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PKP术中水泥渗漏率,在矫正后凸、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可取得与PKP相似的疗效。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明胶海绵,吸收性 骨水泥渗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塑性剂的类型及浓度对可注射性硫酸钙水泥(injectable calcium sulfate cement,ICSC)的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甲基纤维素(methylcellulose,MC)、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硬脂酸(stearic acid,SA)与半水硫酸钙机械混合;与生理盐水反应后,观察复合物的抗压强度;并记录ICSC自身性能的改变:如凝固时间、可注射性能。按塑性类型分为CMC组、MC组、HA组、SA组及单纯硫酸钙组;每组再按塑性剂的浓度分亚组:如1%、3%、5%MC组。结果单纯硫酸钙的抗压强度为(21±4.58) mPa,终凝时间为(3.86±0.09) min。不同浓度的SA对硫酸钙抗压强度的影响均不明显(F=1.593,P=0.266),但可明显延长凝固时间(F=29.868,P=0.000)。不同浓度CMC均明显降低硫酸钙的抗压强度(F=23.943,P=0.000),且凝固时间均延长至120 min以上。MC均能改善硫酸钙的抗压强度(F=4.808,P=0.034),并延长凝固时间(F=191.192,P=0.000);其中,1%、3%的MC明显改善抗压强度(P=0.007,0.027),而5%改善不明显(P=0.193)。不同浓度HA均能改善其抗压强度(F=3.818,P=0.058),并延长凝固时间(F=262.515,P=0.000);其中3%和5%明显改善(P=0.026,0.015),1%组不明显(P=0.062)。单纯硫酸钙的可注射量仅为20%;1%~5%HA组、3%和5%MC组高达90%以上;而CMC组无可注射性能。结论SA和CMC不能用于改善硫酸钙的抗压强度;而合适浓度的HA与MC不仅能改善ICSC的抗压强度,并能够提高可注射性能,但MC更能满足凝固时间的需求。

  • 标签: 硫酸钙 抗压强度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如何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头颈块进行有效固定,进而稳定并支撑骨质疏松的骨折端,已成为当今创伤骨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减少固定失败率,临床上除了提高内固定的设计,应用增强材料提高固定的效果是另一个富有前景的研究领域。因此,本文围绕水泥增强材料的研究历史、材料特点、目前其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对生物增强材料进行内固定的原理、手术技术和应用范围的认识,进而为其临床应用的选择提供帮助。

  • 标签: 髋骨折 骨质疏松 骨折固定术,内 骨水泥 骨增强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抗生素水泥应用于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 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12 月时间段至我院治疗的 76 例 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 作 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以抽取双色标签的方式 将其 分为参照组(共 37 例,给予抗生素局部灌注)和治疗组(共 39 例,给予 抗生素水泥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指标以及临床疗效 。 结果: 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细菌培养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 P < 0.05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 92.31% 明显高于参照组 70.27% ( x2=6.136 , P=0.013 )。 结论: 抗生素水泥应用于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优势明显,可有效缩短疾病康复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

  • 标签: 抗生素骨水泥 创伤性胫骨骨髓炎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磷酸钙水泥(CPC) 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水泥复合形成的水泥作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填充材料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骨科因OVCF而接受PKP手术的患者,根据填充材料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填充材料为CPC与PMMA复合水泥,对照组23例填充材料为PMMA;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伤锥前后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伤锥前后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 0.05)。结论:CPC与PMMA复合水泥PKP治疗OVCF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可达到与传统水泥PMMA相似的临床效果,但尚不能证明该复合水泥在降低邻椎骨折及生物活性上的优势。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磷酸钙骨水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抗生素水泥治疗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住院部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方法治疗)和实验组(50例,抗生素水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中位数值为(10.55±2.12)周,住院时间中位数值为(21.44±2.4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7±2.55)周和(43.55±4.52)d,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抗生素骨水泥 创伤性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配比的依诺肝素钠水泥在家兔髋关节置换模型中血液释放的浓度及其时间变化。方法购买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15只[望都县彤辉养殖,动物合格证编号为191106,体重(2.5±0.5) kg],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分别将4 000、8 000、12 000 AXaIU的依诺肝素钠分别加入到40 g Palaco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水泥中,制作出上述3种配比的新型依诺肝素钠水泥。在家兔股骨粗隆下及股骨远端开口,清理髓腔,分别注入上述依诺肝素钠水泥2 ml,定期在家兔耳缘静脉采血检测家兔血浆中依诺肝素钠的有效浓度。按照生物学检定统计法中的标准曲线法进行实验设计,采用F检验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在本家兔髋关节置换模型中,依诺肝素钠体内释放的效应与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术后1 d血药释放效价达到高峰(4 000、8 000、12 000 AXaIU组的效价均值分别为0.023 9、0.050 6、0.071 3),之后7 d内药物血浆释放效价开始下降,部分药物释放效价低于本实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本实验中各组依诺肝素钠水泥在血液中释放的药物量均未达到有效作用浓度。结论依诺肝素钠水泥在家兔髋关节置换模型中血药浓度在术后1 d达高峰,在1周内持续下降。其释放量较小,远低于依诺肝素钠对血栓的有效预防血药浓度,不会对全身凝血系统产生明显影响。

  • 标签: 新型依诺肝素钠骨水泥 关节置换 血液释放 依诺肝素钠 新西兰白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踝双平面截加自体软骨移植治疗内侧距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行双平面截加自体软骨移植治疗的25例内侧距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36.5岁(范围:21~47岁)。所有患者于关节镜下评估软骨损伤范围及深度,Outerbridge分级为Ⅱ~Ⅳ度。手术经内踝前内侧切口,行内踝双平面截,下翻截块显露软骨损伤部位,完整切除异常软骨,使用刮勺彻底切除硬化囊壁,将来自同侧膝关节健康软骨移植至距软骨损伤区。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记录并发症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6个月(范围:12~36个月)。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明显改善,VAS由术前的(6.5±1.3)分降至术后的(1.9±1.3)分(t=8.13,P=0.00);AOFAS-AH评分由术前的(62.4±3.3)分升至术后的(88.0±2.4)分(t=-31.51,P=0.00);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9.8±2.7)分升至术后的(85.2±3.5)分(t=-25.50,P=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为(92.5±1.3)分,术后为(92.0±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0.065)。随访中无感染、移植软骨坏死、囊肿残留、截端不愈合、供区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平面截加同侧膝关节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

  • 标签: 移植,自体 距骨 骨囊肿 骨软骨损伤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即刻种植后组织引导再生(GBR)术对缺损再生的成能力。方法选取山西煤炭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单颗上前牙拔除后即刻种植合并唇侧缺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使用Bio-Oss骨粉和海奥生物膜进行GBR术,对照组34例,自然愈合。使用锥形束CT于种植即刻、种植后6个月、种植后12个月测量种植体颈部肩台上方1、4、7、10 mm点处唇侧壁的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种植即刻至种植后6个月,两组种植体颈部肩台上方1、4、7、10 mm点处唇侧壁的厚度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6~12个月,观察组种植体颈部肩台上方1、4、7、10 mm点处唇侧壁的厚度变化量分别为(0.12±0.08)mm、(0.11±0.06)mm、(0.10±0.08)mm、(0.08±0.06)mm,对照组分别为(0.51±0.15)mm、(0.40±0.10)mm、(0.39±0.07)mm、(0.25±0.07)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18、4.647、4.007、3.507,均P<0.05)。两组种植后6个月种植体唇侧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12个月,观察组种植体唇侧厚度为(2.87±0.49)mm,对照组为(1.51±0.41)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9,P<0.05)。结论GBR术能够保证成性细胞的优先迁移生长空间,以良好的成能力提供足够量完成缺损的结构性重建。

  • 标签: 牙种植,骨内 骨重建 骨再生 骨生成 生长面 牙骨质 骨代用品 外科,口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水泥注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针对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选择的入院时间为2017年10月~2020年7月期间,且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参照组样本15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15例样本予以经皮水泥注入术治疗,对比相关数据。结果:与参照组对比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且该组患者的疼痛感不明显,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经皮水泥注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长期效果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上升,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骨水泥注入术 骨质疏松 椎体 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引流技术与抗生素水泥对于慢性感染性创面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对象均源于本院2019年02月至2020年02月收诊的慢性感染性创面患者,对总14例展开研究。随机性分组后,其中7例作为对照组,施以抗生素水泥治疗;另外7例作为观察组,施以负压引流技术与抗生素水泥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创面感染、住院时间两方面评测值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感染性创面 负压引流 抗生素骨水泥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泥强化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23例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14例;年龄为80~91岁,平均85.3岁。骨折AO/OTA-2018版分型:31-A1.3型2例,31-A2.2型5例,31-A2.3型13例,31-A3.3型3例。骨质疏松按Singh标准分级:1级4例,2级16例,3级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水泥强化型PFNA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56.3 min(47~91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97 mL(110~450 mL)。23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7个月(5~27个月)随访。1例患者于术后5个月因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而死亡,该患者死亡前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为良。23例患者术后骨折均获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1.3周(8~18周)。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1.3%。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髓内钉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水泥强化型PFNA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提高螺钉把持力,降低内固定物失效风险,近期疗效良好。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骨质疏松 骨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治疗隐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两种水泥分布特点和两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隐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病例资料。根据椎体内水泥的形状分为海绵状分布组和团块状分布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状态、术后1天Macnab疗效评价、以及术前和术后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椎体成形术治疗隐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计130例,其中海绵状分布组62例,团块状分布组6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①海绵状分布组的水泥注射量少于团块状分布组(P<0.01)。②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VAS评分与ODI评分均降低(P<0.01),并且海绵状分布组的VAS评分与ODI评分低于团块状分布组(P<0.01)。③在Macnab疗效评价方面,海绵状分布组的优秀率95.16%,团块状分布组的优秀率83.82%,海绵状分布组优于团块状分布组(P<0.05)。结论在椎体成形术治疗隐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与团块状的水泥推注方式相比,海绵状的水泥推注方式能够减少水泥的用量,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隐性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诺肝素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ES-PMMA)水泥在动物体内释放特性和术后持续释放依诺肝素钠药物浓度。方法将20只家兔[望都县彤辉养殖,动物合格证编号为191106,体重(2.5±0.5) kg,兔龄3~6个月]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制作标准ES-PMMA水泥圆柱体试件,实验组每40 g水泥加入依诺肝素钠(ES)的量分别为4 000、8 000、12 000 AXaIU,对照组不添加依诺肝素钠。手术方式将试件分别置于新西兰雄兔右侧股骨髓腔内,以不可吸收缝线捆绑,内置负压引流管收取引流液,实验组连续10 d测定引流液中的依诺肝素钠药物浓度。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所有兔均存活饲养至实验结束,ES加入为4 000、8 000、12 000 AXaIU的实验组24 h后释放量分别为0.713、1.157、1.662 IU/ml,各实验组均在体内放置24 h后达到ES释放浓度的最高峰,此后浓度释放逐渐衰减,在第4~10天释放趋于稳定。结论ES-PMMA水泥试件植入新西兰兔体内后能够从局部释放出来,发挥局部抗凝作用。

  • 标签: 依诺肝素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水泥 体内释放 局部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