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赵莉 谢鹏雁 耿斌 王征 罗庆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22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医院消化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100034,北京大学医学部非编码RNA医学研究中心 100191,北京医院病理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对急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括约肌压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数字抽签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迷走神经背核假毁损(假毁损组)、迷走神经背核毁损(毁损组)、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后迷走神经刺激(毁损后刺激组)。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假毁损两周后,给予大鼠食管胃交界处滴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90 min,分别于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假毁损前、后及滴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结束60 min后行食管括约肌压力测定,对照组直接测定。手术后毁损刺激组大鼠在食管滴酸前15 min和结束后15 min予电流刺激左侧迷走神经干30 min。滴注结束60 min后处死动物。取食管段组织观察食管炎症程度及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毁损组大鼠两周后食管括约肌压力较前下降(34.0±8.9)cmH2O比(25.9±8.8)cmH2O(P<0.05),滴注盐酸胃蛋白酶结束60 min后食管括约肌压力较前下降(18.6±3.6)cmH2O(P<0.01);毁损后刺激组大鼠食管括约肌压力升高(22.3±2.9)cmH2O比(18.6±3.6)cmH2O(P<0.05);两周后假毁损组大鼠食管括约肌压力无明显变化,滴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结束60 min后食管括约肌压力升高(30.0±9.5)cmH2O比(37.8±5.8)cmH2O(P<0.05)。毁损组大鼠食管段炎症较假毁损组大鼠食管段炎症加重(P<0.01),炎症因子肿瘤坏死-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前列腺素E2表达增加(P<0.01);迷走神经刺激后食管段炎症及炎症因子表达下降(P<0.01)。结论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导致食管括约肌压力下降,加重急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炎症与损伤,迷走神经刺激可加强食管括约肌压力,改善食管段炎症。

  • 标签: 迷走神经 食管括约肌,下段 食管炎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显像方法对输尿管下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7例经手术、病理及药物排石证实的输尿管下梗阻患者的超声显像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超声显示177例输尿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159例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最后诊断为输尿管下结石99例,输尿管囊肿30例,输尿管狭窄17例,输尿管肿瘤10例,膀胱肿瘤浸润21例.超声显像诊断符合率为93.2%(165/177).结论输尿管梗阻位置和梗阻病因不同,肾积水和输尿管的扩张程度也各不相同,超声显像对输尿管下梗阻病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输尿管梗阻 超声显像诊断 梗阻 诊断评价 病因 肾积水
  • 简介:胆总管下段结石在我国是常见疾病,在胆道探查取石中,如对局部的解剖结构特点不熟悉,或掌握的方法不正确,用力不当,就可能导致胆总管下、十二指肠、胰腺的损伤。如何早期判断胆总管下段损伤,并进行合理的处理至关重要。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共治疗胆总管远段损伤病人8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胆总管下端损伤 胆道探查 临床分析 胆总管下段结石 胆总管下段损伤 常见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经128层螺旋CT诊断胆管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本院就诊胆管下梗阻性黄疸患者100例,其中病情良性、恶性患者分别50例,均接受128层螺旋CT诊断,纳入本次探究良性组、恶性组,总结分析两组诊断效果。结果恶性病变患者胆管扩张程度重度患者占比4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0%,而恶性组患者胆管梗阻端胆管中断患者比例78.0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00%,在统计学上差异是有意义的(P<0.05);恶性组患者的梗阻距肝门长度显著多于良性组,且肿块数量显著高于良性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64排128层CT诊查胆管下梗阻性黄疸患者效果显著,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黄疸 胆管下端梗阻性 128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钬激光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下囊肿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11例儿童输尿管下囊肿采用钬激光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经膀胱镜或输尿管镜途径下使用钬激光技术烧灼囊肿壁,解除梗阻,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平均时间为约30min,术后无返流、感染。1例男童由于插入膀胱镜困难,改用经软输尿管镜途径,同样能满意操作。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6-12月随访,无返流、感染,经B超、IVP和排尿性膀胱造影检查未有囊肿复发,无输尿管返流,无输尿管下扩张。结论熟炼掌握操作技术,采用钬激光治疗小儿输尿管下囊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钬激光 输尿管囊肿 儿童 疗效
  • 简介:探讨食管段横断吻合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5年7月56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行经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吻合器食道下段横断再吻合术的临床资料。术后患者随访0.5~5年,随访率96.4%(54/56)。术后再出血率3.6%(2/56),术后食道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8.2%(55/56),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1.8%(1/56),术后无吻合狭窄及肝性脑病病例。1例术后3年死于肝癌。食管段横断吻合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安全有效。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吻合术
  • 简介:摘要食管括约肌功能异常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磁性括约肌增强器固定在食管外的食管括约肌功能区,静息状态下磁珠间吸引力可协助关闭食管括约肌,起到抗反流作用。国外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结果均验证了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用于治疗难治性或合并巨大食管裂孔疝的胃食管反流病,也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胃底折叠术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者临床疗效无差异,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术后保留打嗝、呕吐等功能,且操作简便,不改变消化道生理结构。磁性括约肌增强器远期效果不断提升,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已在国内初步开展,有望成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重要选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胸外科手术 磁性括约肌增强器 食管括约肌,下段
  • 简介: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7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机器人辅助下行腹腔镜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总手术时间平均139(83~222)min;机器人手术时间89(50~170)min.平均住院2d,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当日进食清流质,次日配方饮食.1例术后2个月症状复发,其余病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具有放大的三维成像和震抖过滤的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适用于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术这类要求高度精细动作的手术,能有效地预防食管穿孔和括约肌纤维切开不全,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机器人 腹腔镜 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术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类疾病。据报道,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磁性括约肌增强装置是抗反流手术的一种创新替代方法。尽管已在实践中使用,但对其评估方式知之甚少。本文于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出自2001年1月至2020年2月相关研究共51篇,并从机制、手术技术、效果评估、术后并发症及经济效益方面做出归纳总结。旨在系统性地总结和评估磁性括约肌增强装置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标签: 磁性括约肌增强装置 胃食管反流病 抗反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上海市胸科医院-胜杰康公司磁性括约肌增强器(SS-MSA)临床试验的纳入排除标准,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前瞻性入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19例GERD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SS-MSA植入术。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32.2±7.3)岁(范围:22~50岁),身高(170.7±6.2)cm(范围:160~179 cm),体重(65.2±10.3)kg(范围:47.5~90.0 kg)。术后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24 h酸暴露总时间和反流总次数;次要疗效指标为受试者每天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平均剂量,以及手术前后GERD-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表(GERD-Q)的各项评分。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患者GERD病史时间为19(54)个月[M(QR)]。手术时间为63(22)min,住院时间为3(2)d。未发生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发生轻-中度吞咽困难14例,1~3个月逐步缓解;腹泻1例。1例患者术后1个月因严重吞咽困难接受磁环取出术,无腐蚀、穿孔、移位等。5例患者术后1年GERD-Q评分[11.0(4.5)分比6(1.0)分,t=4.274,P=0.013]、24 h酸暴露总时间[6.2(4.8)%比0.1(0.9)%,t=5.814,P=0.004]、DeMeester评分[23.72(16.20)分比0.96(3.10)分,t=6.678,P=0.003]均较术前明显下降。质子泵抑制剂复用率术后1、3、6、12个月时分别为6/18、5/15、3/10、1/5。结论SS-MSA植入术安全简单,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1年随访结果满意,可以作为治疗GERD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胸外科手术 磁性括约肌增强器 食管括约肌,下段
  • 简介:摘要肱骨下端全骨骺分离是一种少见的小儿骨骺损伤,文献上仅有个别报告。事实上这种损伤并非如此稀少,主要由于对它的认识不足和对X线特征不够了解而未引起重视。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常把它误认为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和外髁骨折而未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我院从1977年11月至1979年11月两年中遇到五例,均为陈旧性,其中四例经手术证实,经5个月至2年半疗效追踪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全骨骺分离 骨髓分离 肘关节脱位 骨髓损伤 功能锻炼 克氏钢针 上骨折 手法复位 功能位 外固
  • 简介:加拿大Tesco公司的新产品——套管下入系统结合了顶驱和套管钻井技术的优势,可以在下套管的时候使套管柱同时完成旋转、提放并循环泥浆等工作,在遇到困难井眼时还可以扩眼,与常规下套管的方式相比,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极大提高了下套管的成功率,在油田极具推广价值。

  • 标签: 下套管 顶驱 套管钻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9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保守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开放手术取石等方法治疗。结果本组89例均治愈,12例自行排出结石,26例体外冲击波碎石,48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3例开放手术取石。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应根据结石大小、成分、存留时间、肾积水情况、患者症状及意愿选择治疗方法,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及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均具有安全性高,损伤小,碎石、排石成功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MLIFT)治疗括约肌间型肛瘘(ISAF)及经括约肌型肛瘘(TSAF)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ISAF与TSAF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采用行肛瘘切开挂线术的治疗方案,研究组65例患者应用MLIFT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92%(63/65)显著高于对照组87.69%(57/65)(P<0.05)。结论:改良MLIFT术治疗疗TSAF、ISAF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 标签: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括约肌间型肛瘘 经括约肌型肛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当前国家严格管控金融风险,PPP政策调整会使项目操作及融资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必须以项目为本做好前期工作、强调运营、合理分配风险,规范操作、合作共赢地推进PPP的投融资改革之路。

  • 标签: 金融监管 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