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下端后方接骨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采用小腿下端后外侧入路,胫骨下端后方接骨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对30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时间8-15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延迟愈合2例,发生浅层感染2例,无深层感染。根据Leeds治疗结果标准优12例,良16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胫骨下端后方接骨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效果显著,创伤小,愈合率高且不易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下段 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肛瘘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行瘘管切除术,观察组26例,采用保留括约肌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手术治疗计划总时间均明显短语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肛瘘的临床治疗上,保留括约肌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保留括约肌手术 肛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桡骨下端骨折患者小夹板固定后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06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健康教育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饮食知识、自我管理知识、日常生活管理知识以及功能恢锻炼知识五项相关指标结果分别是98.11%、98.11%、96.23%、96.23%以及100.00%,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明显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此类骨折病症的正确认识,生活中做好相应的健康预防和护理管理工作,提升护理疗效,促进患者的术后骨折早日康复。

  • 标签: 桡骨下端骨折 小夹板固定 健康教育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0例股骨下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0-20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优良率较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端骨折,不仅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股骨下端骨折 交锁髓内钉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拟行股骨下端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下端骨折1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于术时间45-90min,平均60min。术后随诊6-12个月。骨折愈合率100,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应用《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洲动评定疗效,优87例(97.6%>,良3例(2.4%),优良率(91.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0o)(PG0.05)。结论与锁定加压钢板比较,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端骨折具有既保持髓内钉固定不损伤骨折端周围组织,又保留骨折端原始血肿不被破坏,操作熟练,可减少X线透视的次数等优点。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是一种固定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的治疗股骨下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股骨下端骨折
  • 简介:摘要经典肛瘘手术着重于避免括约肌功能损害及手术失败。肛瘘括约肌保留术是在这基础上的延伸,更多的减轻肛门功能及形态的损害,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肌电生理异常的干扰,已逐渐成为肛瘘手术的首选方法之一。资料显示各类型的括约肌保留术式各具优缺点,手术具体操作上仍有多方向发展的特点。

  • 标签: 肛瘘 括约肌 保留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结石检查的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50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术前行腹部超声检查,采用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和改变体位的超声检查手法,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对各种超声检查技巧在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中的应用意义进行评价。结果150例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其中超声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146例,经手术诊断144确诊,误诊3例;超声诊断无胆总管下段结石者8例,经超声造影诊断结石4例,经手术诊断1例为Vater壶腹小结石。超声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灵敏度为99%以上。结论通过应用腹部探头检查胆总管下段结石,可以更加的实用、方便,节省了检查时间,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超声检查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肛肠疾病内括约肌切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肛肠科收治的患者中盲选80例,依据11配对法划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传统术式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分析对比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服用止痛药、肛门水肿发生情况以及愈合时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括约肌切断术用于治疗肛肠疾病,应用安全,效果显著。

  • 标签: 肛肠疾病 内肛肠疾病 疗效
  • 简介:直肠阴道瘘(rectovaginalfistula,RVF)又叫粪瘘[1],患病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对患者的身心伤害却很大,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2]。RVF一旦形成,绝大多数都必须采取手术治疗[3];但多存在治愈率低和复发率高等弊端;同时还经常继发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等并发症[4];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如何争取一次性手术成功,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直肠阴道瘘 肛门括约肌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所收治的98例尿道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9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输尿管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对照组患者应用体外冲击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1次性碎石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1%,明显低于对照组(20.4%),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次性碎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碎石率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尿管 气压弹道碎石术 尿道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原因不明输尿管下段梗阻手术探查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1例原因不明输尿管下段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探查,术中根据病因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法,分析术前无法明确诊断原因,观察其疗效,随访预后。结果本组31例患者中,原发性输尿管下段肿瘤3例,原发性非特异性输尿管炎性狭窄4例,输尿管下段结核2例,巨输尿管症2例,输尿管下段腺性输尿管炎2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发育异常7例,腔外病变致输尿管下段受累7例,双侧输尿管下段梗阻2例。根据不同病因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所有患者诊断明确,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定期复查IVP,肾积水消失或减轻,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原因不明输尿管下段梗阻手术探查需全面考虑病因,充分把握管内、管壁、管外各种疾病特征,及时快速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采用合理手术方式及术后治疗至为重要。

  • 标签: 输尿管梗阻 泌尿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EST的术中配合及观察要点。方法对2010年-2012年57例患者行EST切开术。结果均手术成功,其中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训练有素的助手及医护配合默契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十二指肠镜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留内括约肌治疗术式在女性低位肛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84例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女性低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内括约肌切断瘘管切除缝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保留内括约肌瘘管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女性低位肛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保留内括约肌瘘管剔除术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保留内括约肌 低位肛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痊愈,无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熏洗、外敷等治疗肛裂具有确切的疗效,且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 标签: 肛裂 内括约肌 部分切断术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40例,采用食管支架置入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0例患者置入支架均一次性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支架置入术,使患者进食困难的情况得以改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小,手术方法简便易操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存活时间,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食管支架 晚期食管癌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