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早期下颅骨修补术医治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30例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5例)与研究组(15例),分别开展不同颅骨修补方案。结果 经过规范化颅骨修补术医治后,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颅骨缺损 颞肌外 颞肌下 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下与两种颅骨修补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颅骨缺损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颅骨修补术式的不同将32例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其中16例患者接受下颅骨修补术治疗,作为参照组,另外16例患者接受颅骨修补术治疗,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得等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 根据效果效果评定标准,实验组修补效果为差的患者仅有1例,优良率为93.75%,高于参照组优良率75.00%(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和下颅骨修补术相比,颅骨需修补术优势更明显,可提高颅骨修补效果,且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其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颞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翼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ors,TMD)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MRI是诊断TMD的金标准,本文阐述了翼常见病变(炎症、肥大、萎缩、挛缩)、功能和结构改变的MRI评估,为增加临床医师对TMD诊疗及评估的认识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定远县总医院2013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颅骨缺损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钛网修补术治疗,对临床疗效、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临床一期愈合44例,癫痫发作2例,硬膜外血肿1例,钛网外露1例。结论钛网修补颅骨缺损,颅骨塑形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术前充分准备,严格无菌、规范操作,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颞肌 钛网 仿生材料 手术后并发症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RI直方图纹理分析技术评估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患者的翼功能变化。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20年4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28例TMD患者,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6.2±12.1)岁(15~62岁);同时门诊招募13名下颌关节正常志愿者,男性6名,女性7名,年龄(23.5±3.3)岁(20~30)岁。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双侧下颌关节MRI扫描,根据关节盘移位情况分为TMD关节盘位置正常侧(disc without displacement,TMD-DwoD)组(38侧)、TMD关节盘不可复性向前移位侧(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TMD-DDwoR)组(18侧)、正常对照关节盘位置正常侧(normal control-Disc without displacement,NC-DwoD)组(26侧)。采用感兴趣区法测量闭口位时下颌关节翼腹与下腹面积、平均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变异系数、偏度及峰度等直方图纹理参数。结果翼上腹TMD-DwoD组的面积[(67.36±30.23) mm2]显著小于NC-DwoD组[(91.42±45.01) mm2](P<0.05),与TMD-DDwoR组[(72.27±37.53) mm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的平均信号强度(分别为304.20±29.90和315.06±40.20)均显著大于NC-DwoD组(269.79±25.54)(P<0.05);TMD-DwoD组变异系数(8.89±2.60)显著大于NC-DwoD组及TMD-DDwoR组(分别为6.76±1.82和7.63±1.62)(P<0.05);组间峰度、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的翼下腹平均信号强度(分别为286.69±23.48和275.98±30.55)显著大于NC-DwoD组(243.56±17.04)(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变异系数(分别为9.96±2.24和10.25±1.96)均显著大于NC-DwoD组(8.49±1.94)(P<0.05);TMD-DwoD组及TMD-DDwoR组的偏度(分别为0.90±0.94和0.73±0.97)显著小于NC-DwoD组(1.40±1.03)(P<0.05);3组组间的翼下腹面积、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直方图纹理分析技术可初步作为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翼功能的评价工具。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翼外肌 磁共振检查 直方图分析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对眼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60只眼)后天性眼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复方樟柳碱治疗组30例(30只眼)和对照组30例(30只眼)。治疗组(1)予患侧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2ml,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2~4个疗程,痊愈者可中止治疗。(2)口服血府逐瘀胶囊4粒(2.0)每天2次。(3)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起始量10mg,每天1次,连用5天后减量至5mg,根据病情使用3~5天后改口服强的松10mg每天1次,逐渐减少激素用量至停药。对照组予维生素B12注射液500ug和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并口服血府逐瘀胶囊4粒,每天2次,14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2~4个疗程。激素使用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30例中治愈19例(63.3%),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中治愈11例(36.7%),好转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眼麻痹,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

  • 标签: 颞浅动脉旁 复方樟柳碱 眼外肌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剥离术在治疗颌关节复发性脱位的效果。方法通过手术治疗,采用硬化剂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效果不佳,后下颌关节常规复位后,行翼剥离术。结果患者均好转,随访9个月未再复发。

  • 标签: 翼外肌剥离术颞颌关节复发性脱位
  • 简介:摘要对2例以脑缺血为首发表现的儿童烟雾病患者行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后行浅动脉、及贴敷术,结果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予以详细的出院指导等,对确保和巩固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烟雾病 护理
  • 简介:半侧面部凹陷畸形可由多种原因所致。近年来,我科应用筋膜、岛状瓣修复,均获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手术方法1.切口设计:以浅动、静脉主干的走向为中轴设计"T"形切口。切口的垂直臂沿浅动、静脉的走向,为筋膜、瓣的中轴。"T"形的横臂接近顶部头颅矢状缝。2.手术步骤:沿"T"形切口切开皮肤,掀起头皮皮瓣仔细分离以显露浅动、静脉血管蒂。将筋膜、掀起形成筋膜,或筋膜、岛状瓣。然后转移充填面部凹陷,

  • 标签: 岛状瓣 颞肌 颞筋膜 面部凹陷畸形 血管蒂 静脉主干
  • 简介:目的探讨成形在颅骨成形术治疗颅骨缺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11例因颅骨缺损行颅骨成形术的临床资料,术中行的充分游离,并成形、固定。结果术后1个月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6月;病人双侧部对称,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前区塌陷及下坠畸形,无明显肌萎缩,功能保留。结论颅骨成形术中进行成形,可以有效恢复颅骨缺损处部的外形和功能,进一步完善颅骨成形术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骨缺损 颅骨成形术 颞肌成形 效果
  • 简介:患者男,58岁,2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头皮肿块,质软,无压痛,无红肿化脓,大小0.5cm×1.0cm×2.0cm,一直未予重视,后肿块逐渐增大,1年前大小4cm×3cm×2cm,超声检查示右头皮肿块,未予治疗;肿块继续有所增大,3d前再行超声复查示“右部占位性病变:神经鞘瘤?”。查体:右头皮肿块,大小5cm×4cm×2cm,质韧,无压痛,边界不清楚,表面未见回流血管;

  • 标签: 异位脑膜瘤 文献复习 头皮肿块 颞肌 超声检查 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分切除对重型额顶部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重型额顶部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其中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47例为对照组,行部分切除术的另外47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通过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通过部分切除术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优良率分别为66%(31/47)、85.1%(40/47),即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较优(P<0.05);此外术前两组厚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额顶部颅脑损患者通过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部分切除共同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 标签: 颞肌部分 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倾斜后徙术(S-LR)与后徙术(LR)对集合不足型斜视[CIX(T)]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由同一术者施行的斜视矫正术的CIX(T)患者101例,根据术式分为双眼倾斜后徙术(S-BLR)组44例和双眼后徙术(BLR)组57例,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行不同术式的患者术后视近斜视角、视远斜视角及远近斜视角度差(NDD)。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NDD较术前的改善量在S-BLR组和BLR组分别为(8.0±3.3)棱镜度(PD)和(6.1±4.0)PD,S-BLR组较BLR组对NDD的改善更明显(Z=-1.995,P=0.046)。术后3个月,视近斜视角S-BLR组为(-5.1±5.5)PD,较BLR组的(-8.3±5.8)PD明显减小(Z=-2.882,P=0.004)。视远斜视角在S-BLR组与BLR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正位率在S-BLR组为82%,高于BLR组的53%(χ2=9.34,P=0.002)。S-LR前后,S-BLR组患者上视及下视斜视角度差及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R对CIX(T)的视近斜视角及NDD疗效优于L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标签: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 远近斜视角度差 外直肌倾斜后徙术
  • 简介:摘要伴有听觉先兆的家族型癫痫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通常是由富含亮氨酸的胶质瘤失活1(LGI1)基因突变所致,而RELN突变所致家族型癫痫较少见,且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一般较好。本文报道1例家族型癫痫患者,全基因组测序显示RELN和NOTCH3突变,且来源于其母,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通过颅内电极植入术明确致痫灶,同时采用手术切除,术后疗效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位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与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6例部位数字化成形钛网(观察组)修补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与之前30例部位传统钛网(对照组)修补颅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做比较,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修补材料费用、手术所用钛钉枚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所用钛钉上有显著性的减少,且术后并发症少。结论数字化成形钛网在部位下修补颅骨缺损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能够使患者的头颅外形达到解剖重建、塑性好,并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其满意度高。

  • 标签: 数字化成形 钛网 颞肌 颅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肽网修补的手术方法和技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筋膜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84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腮腺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筋膜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中应用筋膜瓣,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不影响手术效果。

  • 标签: 颞肌筋膜瓣 腮腺良性肿瘤 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利用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减压加浅动脉、硬脑膜贴敷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5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减压加浅动脉、硬脑膜贴敷(手术组)21例,内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33例.以生存率和恢复良好率评定2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组生存19例(90.47%),按GOS预后评分其中1级2例(9.52%),2级3例(14.28%),3级9例(42.8%),4级5例(23.8%),5级2例(9.52%l内科保守治疗组生存26例(78.79%),按GOS预后评分其中1级7例(21.21%),2级19例(57.5%),3级4例(12.1%),4级3例(9.09%),5级0例,2组不同治疗方法相比较,生存率和恢复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减压加浅动脉、硬脑膜贴敷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减压 颞肌 颞浅动脉 硬脑膜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