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动脉瘤术后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纳入2015年至2020年利津县中医院行动脉瘤手术患者198例,其中男98例、女100例,年龄(46.68±1.06)岁。将出现感染的患者作为发生组,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未发生组,将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并筛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8例动脉瘤手术患者中39例出现感染,发生率为19.70%。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4 h、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出血≥100 ml、术中脑脊液漏、引流管留置时间≥7 d、气管切开、糖皮质激素应用及意识障碍均是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4 h(OR=2.048,95%CI:1.008~4.164,P=0.019)、术中脑脊液漏(OR=2.328,95%CI:1.000~5.418,P=0.032)及引流管留置时间≥7 d(OR=2.365,95%CI:1.227~4.561,P=0.006)均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病原菌共178株,革兰阴性菌89株(50.00%)、革兰阳性菌68株(38.20%)、真菌21株(11.80%),其中主要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8株(21.35%)]、金黄葡萄球菌[36株(20.22%)]、大肠埃希菌[31株(17.42%)]。结论本次研究手术时间≥4 h、术中脑脊液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7 d均为动脉瘤术后合并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临床应提高对上述因素的重视,提高护理质量,采取相应预防干预措施,减少治疗中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手术 颅内感染 病原菌分布 预防干预
  • 简介:摘要自从发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Graves病与烟雾病可能存在免疫机制介导的因果致病关系后,甲状腺自身抗体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甲状腺抗体异常可影响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文章对甲状腺自身抗体与动脉狭窄的关系及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颅内动脉硬化 脑动脉疾病 缩窄,病理性 自身抗体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增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压增高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A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B组(50例)予以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压、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压低于A组,B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对压增高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压,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理想,可推广。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镜的广泛应用,底外科,特别是底外科越来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亚专科。在这一领域,鼻科医生与神经外科医生可以形成理想的底外科团队,协同处理底疾病。本文从底手术等适应证、手术设备的准备、手术技术的完善、出血的处理、底修补的方法以及镜下底手术的优势与不足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动脉瘤在人群中破裂率较低,手术治疗可能无法使患者从中获益。近年来研究表明,药物可延缓未破裂动脉瘤发展,减少动脉瘤破裂。本文针对动脉瘤的药物治疗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方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低压(SIH)并发脑静脉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4例SIH并发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文献检索(数据库为PubMed及中国知网、万方,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纳入35例同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4例患者的首发表现均为直立性头痛,其中例1头痛缓解后再发直立性头痛,余3例加重为持续性头痛并癫痫发作;例1为上矢状窦及皮质静脉血栓形成,例3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例2和例4为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形成。26例文献病例描述了头痛特征改变,其中加重为持续性头痛和仍保持直立性头痛者均为12例(46.15%),头痛消失2例(7.69%);最常见的新发症状为癫痫(17例,48.57%)和肢体无力(10例,28.57%)。31例患者(4例收治病例+27例文献病例)记录了治疗后出血变化情况,其中17例行单纯抗凝治疗患者中出血变化发生比例较14例行其他治疗患者明显增高(7/17 vs. 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硬膜外血贴联合抗凝治疗的5例患者均没有出血变化。结论SIH并发CVT的头痛特征多样,头痛性质的改变并非可靠的症状标志。SIH病程中若出现痫性发作、肢体无力等新发症状,需警惕CVT的发生。对于SIH并发CVT,应重视SIH的病因治疗和关注抗凝治疗后的出血风险。

  • 标签: 自发性颅内低压 脑静脉血栓形成 直立性头痛 硬膜外血贴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底骨折致脑脊液漏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遴选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时段创伤性底骨折致脑脊液漏并发感染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式差异性设置分组,采纳常规护理30例(记作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30例(记作研究组),对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治疗内外动脉狭窄合并动脉瘤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同期血管内治疗的15例内外动脉狭窄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63.9±9.1)岁(范围:43~79岁);动脉狭窄部位共15处,狭窄程度为75%~95%,其中前循环8处,后循环7处;动脉瘤共17个,最大径(5.3±1.2)mm(范围:3~7 mm),其中前循环动脉瘤11个、后循环动脉瘤6个。患者均行同期动脉狭窄支架成形及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5处动脉狭窄均成功置入支架(残余狭窄<30%);17个动脉瘤中,10个行单纯弹簧圈栓塞,7个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均完全栓塞。围手术期1例患者出现轻微脑梗死症状,其余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43.8±8.2)个月(范围:24~85个月),患者术后6~12个月均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其中2例出现无症状性支架再狭窄,所有动脉瘤未见复发。截至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未出现内出血、缺血性卒中等相关症状。结论内外动脉狭窄合并动脉瘤应根据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数量及两者的位置关系等因素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给予同期血管内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脉硬化 颅内外动脉狭窄 血管内治疗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支架CT血管造影(CTA)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6年7月—2019年10月动脉置入支架、均行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7例,年龄37~83(60.6±7.9)岁,共留置支架35枚。以DSA为金标准,将CTA对支架情况的评估(成像质量)进行分级,并将分级结果与支架部位相关解剖特征(置入部位动脉的直径及其是否紧贴颅骨走行、邻近弹簧圈存在与否)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DSA为金标准,CTA的成像质量分级结果的Cohen's Kappa系数为0.826 (95%可信区间为0.638~1.014),一致性好。CTA的成像质量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直径Youden指数为2.505 mm,曲线下面积为0.933;支架所在动脉的解剖部位是否紧贴颅骨走行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2, P>0.05);邻近支架部位是否存在弹簧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20, P<0.01)。结论对于留置支架的患者,当支架所在动脉直径>2.5 mm时,CTA的成像质量较好;颅骨骨质存在对CTA成像无明显影响;弹簧圈的存在会导致CTA成像质量的下降。

  • 标签: 血管成形 血管支架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CT血管造影 弹簧圈 伪影 成像质量 直径
  • 简介:摘要动脉瘤是动脉管壁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异常膨出。自从2002年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 ISAT)试验证实了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来,介入材料及治疗理念不断创新,血管内治疗已成为动脉瘤的一线治疗方法。文章对用于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介入材料及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手术 栓塞,治疗性 支架 气囊阻塞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肿瘤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和观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肿瘤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n=50),参照组(n=50)。参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总有效率为98%明显优于参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内肿瘤 围手术期 护理与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在肿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为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0例,比较每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颅内肿瘤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效果 研究 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此文中主要对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术后护理进行的详细分析。方法 选取50例来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动静脉畸形患者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期间对此次选取的50例患者治疗后开展优质的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的恢复效果及不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在治疗后通过给予其护理干预后有46例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另外4例患者恢复效果一般。不良症状共发生3例,其中穿刺点血肿、术中出血、一侧肢体肌力下降各1例,共占总人数的6.00%。结论 对动静脉畸形患者实施血管内栓塞术后并结合优质、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出现,而且对患者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在临床开展护理干预。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栓塞术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