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者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儿科住院患者中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感染的病例。采用对比法,将60例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以60例单纯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中,多数患者(75%)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咳嗽、呼吸急促和乏力。相比于对照组,在研究组中发生肺炎的比例显著增加(65%vs16.7%,P<0.001)。革兰阳性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药物耐药性普遍存在,其中MRSA感染比例较高(40%)。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小于5岁、既往存在慢性肺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状况以及在季节流感高发期进行的住院治疗。结论:儿科住院患者中,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感染更常见于男性且年龄小的患者,特点为高热、呼吸系统症状和易发生肺炎。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细菌感染病原体。在流感高发季节、有慢性肺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中,应警惕流感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并针对革兰阳性的多重耐药性进行合理抗菌治疗。

  • 标签: 流感病毒 革兰阳性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达托霉素治疗革兰阳性心内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达托霉素/daptomycin”“革兰阳性感染/Gram-posi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心内膜炎/endocarditis”为关键词,系统检索以下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资讯(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22年4月,以获取达托霉素治疗革兰阳性心内膜炎的相关对照及非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查、数据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并对可合并的结局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随机效应模型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含13篇文献)。3项对照研究结果分别显示相比抗葡萄球菌青霉素或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时,医院内死亡风险(RR=0.66,95%CI:0.24~1.84,P=0.427)及6个月内死亡风险(RR=1.27,95%CI:0.75~2.14,P=0.3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肠球菌心内膜炎中,达托霉素对比氨苄西林联合头孢曲松(RR=0.39,95%CI:0.06~2.49)、氨苄西林或万古霉素±庆大霉素(RR=0.42,95%CI:0.05~3.36),死亡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达托霉素对比氨苄西林或万古霉素联合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医院内死亡风险(RR=0.80,95%CI:0.11~5.83)和6个月内死亡风险(RR=0.47,95%CI:0.07~3.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项经济学模型研究显示,随着患者治疗时间的延长,达托霉素作为一线治疗相较于万古霉素可为每例患者节省医疗费用4 037英镑。非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达托霉素治疗左心心内膜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右心心内膜炎、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右心心内膜炎的平均临床成功率分别为77%(95%CI:70%~83%;I2=28%)、87%(95%CI:73%~95%)、78%(95%CI:38%~95%;I2=49%);而同时死亡率或达托霉素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4%)在临床实践可接受范围内,其中左心心内膜炎平均死亡率为13%(95%CI:11%~17%,I2=0);右心心内膜炎死亡率仅2项研究报道,分别为3%与27%。结论达托霉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死亡风险与其他抗菌药物相当,临床成功率较高。当其他治疗效果不佳时,使用达托霉素可获得一定的疗效。

  • 标签: 心内膜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 达托霉素 系统评价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培养阳性病原分布情况,分析耐药性。方法 选择1082份血培养标本,使用全自动培养分析仪鉴定细菌,开展药敏试验。结果 经过分析,有254份阳性标本,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9例(15.4%),大肠埃希32例(12.6%)

  • 标签: 血培养 阳性病原菌 分布和耐药性
  • 简介:【摘要】马尔尼菲篮状病是由PM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它是一种温度依赖性的双相真菌,广泛流行于东南亚地区,TSM通常发生于免疫力低下人群,约90%的患者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亦见于因恶性肿瘤、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器官抑制或结缔组织病所导致的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

  • 标签: 马尔尼菲篮状菌 SWEET综合征 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阳性老年肺结核应用利福平治疗的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22年整年内治疗的阳性老年肺结核中的88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常规药物)和实验组(常规药物+利福平),各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吸收率86.4%高于参照组总吸收率65.9%,小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改善,但实验组各项炎性分子水平均低于参照组,组别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阳性老年肺结核患者使用常规药物加利福平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利福平 菌阳性老年肺结核 疗效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方案在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具备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自2020年1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遵医嘱采用四联疗法,同时依据其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服用疗程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四联疗法+14d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与试验组(四联疗法+7d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HP根除情况、溃疡愈合情况及症状缓解情况三项数据。结果 通过分析与比较后得知,试验组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各项数据的组间比较呈现了显著的差异,并被赋予了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了改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需在常规四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并将其疗程缩短为7d,以提升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 不同疗程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行不同疗程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我院治疗的100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两组均予以14d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在四联疗法治疗7d后加以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7d,研究组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同时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片14d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Hp根除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更高(P<0.05)。结论:对于Hp阳性胃溃疡患者,在四联疗法全程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可促使临床效果、Hp根除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 标签: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不同疗程 四联疗法 临床效果 Hp根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方案在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具备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自2020年1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遵医嘱采用四联疗法,同时依据其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服用疗程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四联疗法+14d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与试验组(四联疗法+7d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HP根除情况、溃疡愈合情况及症状缓解情况三项数据。结果 通过分析与比较后得知,试验组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各项数据的组间比较呈现了显著的差异,并被赋予了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了改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需在常规四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并将其疗程缩短为7d,以提升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 不同疗程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溃疡溃疡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8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43例)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方法治疗。实验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缓解、溃疡愈合,以及s水平、血浆MTL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溃疡愈合、Hp清除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优于对照组(P<0.05)。在ss水平、血浆MTL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炎症因子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片+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提升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力,降低炎症符合临床需求。

  • 标签: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幽门螺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病例筛选为我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病例筛选时间段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之间,将所有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组别共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标准三联疗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用药方案基础上添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详细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最终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症状改善所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缩短,治疗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幅度更加明显,最终患者取得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及时开展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方案治疗,可使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确保患者的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减少并发症发生,且用药安全性也较高,提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幽门螺杆菌阳性型 消化性溃疡 标准三联疗法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培养法、PCR检验法及革兰氏染色法进行阴道细菌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到2022年5月收治的56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细菌培养法、实时荧光pcr检验法与革兰氏染色法进行细菌检测,观察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细菌检测结果。结果:细菌培养法与实时荧光pcr检验法对比(P>0.05);细菌培养法与革兰氏染色法对比(P

  • 标签: 细菌培养法 实时荧光pcr 革兰氏染色法 阴道细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渣是食用栽培后所产生的有机副产物。而食用栽培过程中,不同种类的食用有不同的栽培配方,同一种类的食用又因品种与栽培方式不同,栽培配方也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来源与批次的渣理化性质各不相同,无法对所有种类食用渣的理化性质进行统一、精准归纳。但同一种类食用渣的理化性质大致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本文对食用渣综合再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食用菌菌渣 综合再利用 建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食用生产的副产物——糠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由于其具有养分丰富、质地疏松、腐熟快、易发酵等优点,是食用栽培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糠是指食用栽培过程中产生的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菌丝体、子实体和菌膜等固体废弃物。根据食用糠的营养成分含量,可将其分为“优质”与“劣质”两种。其中,优质糠可以作为肥料进行二次利用,劣质糠可以作为农业种植中的一种有益补充剂。

  • 标签: 种植 再利用 食用菌菌糠 现状 农业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作为目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首选检测项目,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丙肝抗体阳性而HCV-RNA检测阴性的情况,其中一部分患者认为自身并未有过感染史等,对检测结果不认可。可能会到不同医院(不同平台)检测的丙肝抗体,结果不一致时,患者会产生疑虑甚至是投诉。通过总结导致不同平台丙肝抗体差异可能的原因,为检验工作者提供一些线索。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