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对青光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激光和手术将眼压控制在视神经损害不进一步发展的水平。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青光手术不断兴起,为青光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新兴的几种手术装置的原理、适应证和临床效果,以期对青光手术治疗的选择有所裨益。

  • 标签: 青光眼 手术,微创 眼压 房水循环途径 超声乳化术,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应用玻切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是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32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为患者应用玻切联合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比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前房角深度、眼压等指标。结果 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前房角深度、眼压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在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的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玻切联合手术治疗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出现恶性青光的概率,提升患者的视力,维护患者的正常生活,适合应用在临床治疗之中。

  • 标签: 微创玻切 手术治疗 青光眼术后 治疗效果 恶性青光眼 最佳矫正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玻切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2019年5月-2020年5月院内收治的43例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全部进行玻切联合手术,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情况。结果 治疗后的相关情况比治疗前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玻切联合手术是提高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疗效的有效方式,眼部术后情况良好。

  • 标签: 恶性青光眼 微创玻切 前房出血
  • 简介:摘要:青光是一组以特征性的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为特点的疾病,居全球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首位,目前已知且可控的危险因素为病理性眼压升高,故对于青光的治疗原则为降低眼内压,从而延缓患者视功能的丢失,维持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眼内压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常规首选药物治疗,但对于药物治疗眼压控制欠佳者则需行手术治疗。传统抗青光手术手术切口较大,周围组织损伤较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存在,随着对青光的深入研究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切口小,损伤少,并发症少的青光手术逐渐兴起,从而提供了更多手术方式的选择。

  • 标签: 青光眼 青光眼微创手术 传统抗青光眼手术 小梁切除术 个性化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青光是世界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中国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发病率最高国家,重视和改进其治疗方法是降低致盲率的有效途径。随着青光手术(MIGS)技术的发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的治疗方法更新迭代。本文汇总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MIGS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联合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提示MIGS可能成为未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的优选联合方法,为临床提高青光治疗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青光眼,闭角型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体植入,眼内 小梁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临床涌现出大量以、非滤过泡依赖性等为特点的新型抗青光手术,在引进和开展这些新型手术的过程中出现了盲目追求新技术和而忽视手术适应证的现象。本文在阐述新型青光手术具有更为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强调临床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必要性,指出应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并规范手术操作,才能发挥新型青光手术的作用,促进青光临床治疗水平提高。(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41-643)

  • 标签: 青光眼 眼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青光是一组以眼压异常升高,视功能减退和组织的损害,引起视神经凹陷性萎缩、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科疾病。如不及时治疗致盲率很高,严重者会导致失明,临床常常表现为患胀痛、同侧头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常下降至眼前指数等.目的通过对青光患者进行多方面的精心护理,来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进而减轻或是消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方法对于来本科住院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逐项落实护理措施,以便更好的实施。结果自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21例患者,均未出现因为护理方面的问题而发生意外和相关并发症。结论通过对本组患者进行手术期的全面护理和及时治疗及相应的健康指导,是提高该手术成功率和促进患者康复进程的主要措施之一。

  • 标签: 青光眼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青光,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激光治疗。我科对青光手术患者的护理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青光眼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青光是全球公认的不可逆的致盲眼科疾病,随着其病情进展,患者出现眼压升高、视神经节细胞及轴突丢失、视野缺损逐渐扩大等症状.为控制眼内压,保护视功能,目前临床上对药物不能控制的眼压升高或药物不耐受的青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手术治疗方案来控制青光进一步恶化,更先进的手术技术也正在开发过程中.本文就目前国内外青光手术治疗最新进展进行概述,为进一步提高青光手术治疗技术提供依据和参考.关键词青光;手术治疗;个体化;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7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93-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性高眼压青光青光手术的疗效。方法筛选出104例持续性高眼压青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各52例,观察组A应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观察组B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总有效率是94.2%,观察组B的总有效率是96.2%,观察组B略高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并发症发生率是9.6%,观察组B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7.3%,观察组B明显低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的治疗上均可发挥良好疗效,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复合式青光滤过手术治疗青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青光病人,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予单纯小梁切除手术治疗)、B(n=30,予复合式青光滤过手术治疗)两组,并进行手术疗效对比,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4月-2022年4月。结果 B组治疗后眼内压降低情况及裸视力水平改善情况较A组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青光滤过手术治疗青光更具临床优势,可在确保手术疗效的同时提升治疗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复合式青光眼滤过手术 青光眼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青光患者(90),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组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结果治疗三个月和半年后,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治疗一年后,治疗组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为92.50%,对照组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为65.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患者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方式后,可以实现对患者眼压的有效控制,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微创小梁切除手术 生物羊膜移植术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应用抗青光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持续性高眼压青光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定为研究组,同时再选取同期没有高眼压的青光患者30例,将其设定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应用抗青光手术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抗青光手术方法应用于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的临床治疗中,有利于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但是也容易诱发不同并发症,这种手术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持续性 高眼压 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手术舒适护理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0月,纳入青光手术有47例,依照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有2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有25例,实施舒适护理。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观察组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手术舒适护理效果佳,临床需重视。

  • 标签: 青光眼手术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手术治疗是青光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目前已经和未来即将应用于临床的主要青光手术方式,根据不同降眼压机制分为增加房水引流和减少房水生成两大类。根据房水引流途径,将增加房水引流类分为外引流和内引流两个手术亚类,并将内引流进一步分为Schlemm管途径引流和脉络膜上腔途径引流。减少房水生成类手术分为睫状体光凝术、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睫状体冷凝术三个亚类。目前,在外引流手术方面,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仍是主流手术方式,多种类型青光引流装置也已广泛临床应用。内引流手术方面,以Schlemm管为引流途径的手术方式中,内外路导管辅助360°小梁切开术、各式内路小梁切开刀、支架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以脉络膜上腔为引流途径植入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验证。新型以减少房水生成为目的手术方式变得更加安全、可控,已不再局限于治疗无视力的晚期青光患者。(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273-279)

  • 标签: 青光眼/外科学 青光眼滤过手术 青光眼引流装置 微创青光眼手术